2021-4-10 | 農業
摘要:以紫背浮萍和青萍為材料,研究了氨氮、硝酸氮濃度對其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紫背浮萍和青萍的生長都會隨非離子態氨濃度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漸增加,浮萍可以利用硝酸根離子作為氮源。利用凱氏定氮法及索氏抽提等方法測定了其體內粗蛋白質、粗脂肪等營養物質含量。數據顯示野生紫背浮萍和野生青萍中粗蛋白含量分別為24.4%和22.1%,粗脂肪含量分別為1.92%和1.42%,粗纖維含量分別為0.71%和0.52%。
關鍵詞:浮萍;生長速度;營養物質
近年來,水體營養化加劇了水草的生長,水草的種群密度若達到有害程度勢必會影響天然水體的有效利用,造成水體中的生態破壞[1] 。因此,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來限制某些水草的生長。其中,機械或人工采集清除這些植物是非常有效的方法[2],這就產生了一大批可收割的水草物質,若自然拋棄這些水草物質,它們會在適當環境下再扎根生長,從而使水草生長過盛問題更加復雜,所以,對這些收割的水草物質加以利用既保護了生態平衡,又可實現廢棄物的經濟效益。
1.引言
廢水中攜帶的無機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大量排入可導致天然水域的富營養化污染,因此要對廢水進行脫氮除磷的深度處理,同時氮磷也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應回收利用。利用大型水生植物如鳳眼蓮、浮萍等處理污水不僅投資費用低,管理維護簡單,而且具有污水氮磷資源化的潛力[3-5]。其中浮萍生長速度快,組織氮磷[6]含量高,營養豐富,生物體易于加工處理且用途廣泛,近年來利用其吸收轉化廢水中的無機氮磷成為水處理領域的研究熱點[7-9]。
2.實驗材料及方法
2.1實驗藥品及儀器
1)以完全培養液[10]為培養基
2)儀器及實驗材料:池塘采集的長勢良好的青萍和紫萍若干;固定地點挖集的土壤若干克;150mL大桶2個;容量2.5L,直徑25cm,高約12cm小盆24個;人工氣候箱;烘干箱;863納米生物助長器兩個。
2.2實驗方法
2.2.1培養方法
培養基以完全培養液為基礎,pH值約為3~4,在人工氣候培養箱內連續培養6~10天。根據氣象資料設置培養箱內條件:光照12000lux(每日光照16h),溫度28℃(白天),23℃(晚上),濕度80%(白天),70%(晚上),試驗過程每天對容器中蒸發掉的水分用蒸餾水補充,使水樣體積維持在2000mL左右。每天用酸堿度調整到預設起始值,并加入蒸餾水以保證充足的水分。
2.2.2測定方法
利用灼燒法測定灰分含量,凱氏定氮法測定N含量,同時用索氏抽提法測定其中粗脂肪含量及粗纖維含量。
3.實驗結果分析
對紫背浮萍和青萍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等進行了測定,結果如下表:
表1 各實驗組實驗材料不同營養成分含量
紫萍 青萍
各營養成分含量(%) I I` II II` 野生 I I` II II` 野生
灰分 3.43 2.92 2.54 2.01 2.50 3.63 3.31 3.10 2.82 3.04
粗蛋白質 23.4 25.8 28.1 30.7 24.4 21.0 23.5 24.0 26.3 22.1
粗脂肪 1.32 1.71 2.34 2.93 1.92 1.00 1.31 2.03 2.20 1.42
粗纖維 0.52 0.61 0.93 1.22 0.71 0.23 0.42 0.61 1.22 0.53
表2 浮萍營養物質含量
營養成分各實驗組平均含量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纖維(%) 灰分(%)
野生紫萍 24.4 1.92 0.71 3.61
培養紫萍 27.0 1.07 0.32 3.20
野生青萍 22.1 1.42 0.53 3.12
培養青萍 23.7 1.64 0.62 3.10
由表2可以看出,野生青萍粗蛋白低于培養的青萍的蛋白含量,而培養后的青萍粗脂肪含量和粗纖維含量均略高于野生青萍的含量,灰分卻于野生的青萍相差不多。同時統計學數據參見表3-1以及表3-2。
表3-1 青萍營養成分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數據及項目 平方和 Df值 平均值平方 F值 P
灰分
組間線性對比 0.081 1 0.810 5.989 0.134
組內線性對比 0.271 2 0.135
總和 1.081 3 0.945 5.989 0.134
粗蛋白質
組間線性對比 23.040 1 23.040 7.361 0.113
組內線性對比 6.260 2 3.130
總和 29.300 3 26.170 7.361 0.113
粗脂肪
組間線性對比 1.254 1 1.254 10.031 0.087
組內線性對比 0.125 2 0.125
總和 1.379 3 1.379 10.031 0.087
粗纖維
組間線性對比 0.260 1 0.260 11.284 0.078
組內線性對比 0.046 2 0.023
總和 0.306 3 0.283 11.284 0.078
表3-2 紫萍營養成分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數據及項目 平方和 Df值 平均值平方 F值 P
灰分
組間線性對比 0.189 1 0.189 2.299 0.269
組內線性對比 0.165 2 0.082
總和 0.354 3 0.271 2.299 0.269
粗蛋白質
組間線性對比 8.410 1 8.410 2.915 0.290
組內線性對比 5.770 2 2.885
總和 14.180 3 11.295 2.915 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