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音樂
在新一輪的課堂教育改革中,要求我們的學生要快樂地學習。也許你會說,音樂課你還不快樂啊?天天唱唱跳跳,多開心!開心不就是快樂嗎?我說:“不!”錢鐘書先生說過:“發現了快樂由精神來決定,人類的文化又進了一步。”開心只是一種心情,而快樂是一種精神。精神才是人類最高的追求境界。那么,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們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思考、快樂地表演、快樂地創造呢?
一、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快樂
(一)物質環境
1.我們可以讓學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一邊享受著大自然的清新和美麗,一邊圍坐在嫩綠的草地上歌唱、欣賞,讓音樂與美景相互映襯;或者我們可以把大自然“搬”到教室里來,一幅圖畫、一張投影片、一根柳枝、一把樹葉、一個雪球都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甚至一身裝束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授《郊游》這課時,用課件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接著我又穿起運動鞋、戴上太陽帽、背上旅游包,儼然一副外出郊游的模樣,學生見了,個個興趣盎然,這對理解、表現歌曲起了很大的作用。
2.音樂教室的布置應充滿藝術的韻味,它與普通教室不同,要讓學生走進來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產生新鮮的感覺,感受到藝術的氛圍。
如:低年級我側重一些可愛的小動物圖片,用以營造童話的意境;中高年級側重用各種音樂符號、樂器、音樂家畫像等等裝飾教室,讓學生感受獨特的音樂氛圍,同時又自然巧妙地輸出了一些音樂常識。
3.座位的排列應有利于學生的活動。座位的排列可根據教學內容,活動的需要靈活別致一些。
例如:在表演《母雞叫咯咯》時,我讓學生圍成圓圈面對面表演,再交換朋友表演,即讓學生感到新鮮、輕松,又增進了友誼。
(二)心理環境
1.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堂音樂課里如果充斥著批評、挖苦之語,學生的情緒低落,師生情感難融,學生將毫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只有對教師產生認同感、親切感,才能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
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生的不同情況加強交流,增進師生的感情。
2.生動、優美的教學語言。音樂教師優美的語言會像音樂作品一樣,給學生以藝術的享受和美的啟迪,這是一種無形的藝術教育。
音樂教師要做一個美的使者,離不開富于表現力和感染力的語言,再輔之以飽含著情感的適應的表情和動作,才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真正融于音樂,接受藝術的感染和熏陶,達到美育的目的。
二、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快樂
快樂總是和自由聯系在一起的。音樂活動中,給學生一個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能使每一個人的思維都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從而使人人都根據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長及能力進行自由的思維,愉快的活動。
(一)自由選擇活動的空間
藝術活動是審美活動,藝術活動進程本身就是審美愉悅的體驗,學生在藝術上的個性差異決定他們在藝術審美活動中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在活動形式的選擇上不要規定的太多,限制的太死。例如:在欣賞《牧童短笛》一課中,我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在初步感受音樂情緒和結構后,要求各組根據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你所想象體會到的情景或情緒。同學們熱烈地討論,有的小組拿起畫筆;有的小組分角色演起“音樂情景劇”;有的小組在B段加上打擊樂器,并隨樂而舞;有的用語言描述心中所想,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們所閃現出的智慧火花和藝術的靈氣常常使我感到驚訝和激動。
(二)自由想象創造的空間
想象力的培養對于學生很重要,它是發明創造的前提,并且任何一個孩子都是喜愛幻想和樂于想象的。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在培養樂感的同時,豐富學生的表象,充分發展學生再造想象的能力。如:A.討論法,讓學生根據論題圍繞音樂,自由組合展開討論。
這樣即能活躍氣氛,又能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里充分展開想象,發揮主觀能動性,互相補充,形成更清晰的形象。
例如:在教《小雨沙沙》這課時,為了引出歌詞中種子的話,我提問:小雨沙沙地下起來了,泥土里的種子嘗到了甜甜的雨水,漸漸露出了笑臉,你猜他們會說什么?討論中,學生非?;钴S,歌詞里的話全都表達出來了。
有的同學還加上動作,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
這樣歌詞記住了,音樂形象也清楚了,還為再度創造歌詞做了準備。B繪畫法,讓學生自由選擇用線條、顏色、圖案等表達各自對音樂的不同情感體驗。C故事法,根據音樂情節編說小故事。
例如:《貓瞇別淘氣》可讓學生編一個故事,小貓咪做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做?可在每次演唱這首歌曲之前講故事,這既是他們發揮語言的過程,又是給他們展現自我想象天地的過程。
(三)自由施展個性的空間
藝術是十分有趣的,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
但是常用教材配套的音樂素材具有局限性,甚至有些地方性太強了,學生較難把握的,我會作些添加。
例如:一年級的《螃蟹歌》,地方特色太濃,一年級的小學生很難接受,我干脆讓學生按歌曲節奏念熟歌詞,讓學生自己找首合適的童謠套用進去,進行了無意識的二度創作。
有位學生就硬生生地把《學做解放軍》套進去,變成螃蟹軍歌,把《學做解放軍》里的“噠噠噠噠噠嘀—/嘀嘀嘀嘀嘀噠—”換成了螃蟹打斗時的聲和動作,同學們一下子喜歡上了,表演得非常非常生動,一節課快活而難忘。第二課時我才給他們聽原味的《螃蟹歌》。雖然他們沒學到湘味濃郁的《螃蟹歌》的旋律,但他們卻無意中學到了更多。所幸音樂課教學相比其它科目有很多自身的優勢,我們甚至還可以利用語文課本里的詩,數學里的數字,大自然中的風、雨等等,總之一切為我所用,達到快樂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