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術
在學生正確審美觀念的構建,健康審美情趣的培養,藝術知識修養的提升,心智及創造潛能的開發挖掘等方面,美術欣賞課有著極其有重要作用。蘇教版初中美術教材內容豐富多彩,其凸顯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美術欣賞課所占的比例達到了30%,而70%的份額則屬于造型表現課和綜合探索課,由此足見美術欣賞課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當前初中美術教學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教師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都用于傳授基本技能,而對于欣賞課教學則淺嘗輒止或一講而過,甚至干脆讓學生“自主學習”,按程序讓學生討論、交流、評論,雖然課堂熱鬧,學生暢所欲言,但學生幾乎是看圖說話,沒有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進行評說,未能體現美術欣賞課的高度與深度。這樣的欣賞課堂,教師無論怎樣侃侃而談,學生無論如何熱烈發言,學生所收獲的都是表面的、空洞的、膚淺的感性認識,而沒有品味和體驗到作品的深刻含義以及在此過程中作品所帶給欣賞者的愉悅之情。這樣的美術欣賞教學,既不能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目的,更無法實現美術素質教育的宗旨。
美術欣賞課其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在欣賞中得到美的感染、美的陶冶,從而提高自身的精神情操。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重點從三個方面進行美術欣賞課教學,努力為學生展示作品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融入古詩詞,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內涵的理解
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作為文明古國,我國還有一個雅稱———詩的國度。我國古典詩歌最突出、最集中的特點是詩情畫意。以我國就水墨山水畫而言,對后世能產生重大影響的當屬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作品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與畫的完全融合是王維山水畫最顯著的特色,作者在作品中展現給人們的是一個個充滿詩情畫意、美輪美奐的境界。充分地感受與領悟山水畫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是初中學生感到難度較大的問題。山水畫的意境隨著時代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欣賞山水畫時,以品味和體會古詩的意境為切入點,這樣才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山水畫的深邃內涵。古詩詞與古代山水畫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及《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首詩所蘊涵的意境在很大程度上與北宋山水畫所表達的意境相吻合。一首好詩其實就是一幅佳畫,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有機融入詩詞,學生不但可以有效地加深理解詩詞的內涵,更可以以此提高審美情趣和欣賞能力。
二、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融入音樂,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欣賞能力
最悠久,最具有廣泛性、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藝術形式是音樂。學生學習激情的調動對于美術欣賞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充滿情感地欣賞就會提高欣賞的效果和質量。因此,美術欣賞課上恰當地播放一些“陽春白雪”、“鳳簫鸞管”、“玉潤珠圓”、“高山流水”的音樂,可以起到“推波助瀾”作用,使學生在心曠神怡的藝術氛圍中很自然地陶冶情操,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教學《中國古代畫作欣賞》過程中,筆者遴選了《雪景寒林圖》、《雪山蕭寺圖》、《溪山行旅圖》、《秋林飛瀑圖》、《早春圖》等一些優秀作品,配上古典音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陽春白雪》、《漁舟唱晚》、《牧羊曲》、《平沙落雁》等,并播放相關的風景錄像,使學生有見其景、聞其聲、臨其境的真切感受。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比對與思考自然風景攝影與繪畫藝術作品的聯系與區別何在,重點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三、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及網絡,融入“現實生活作品”
將多媒體用于美術欣賞課,既可以直觀動態地充分展示作品,還可以提高欣賞的效果功能。學生可以遨游在網上浩瀚的美術資料海洋中,自由地學習欣賞自己喜歡的作品,而且還可以查閱作品的相關信息,加深對作品的認識、把握與理解。作為信息時代的美術教師,要熟練地將網絡技術用于美術教學中。如果條件許可,技術成熟的,可以根據教材的要求有重點地建立自己的美術欣賞圖片庫,并為每幅圖片撰寫欣賞性文字,最后鏈接相關美術網站,要求學生在欣賞作品之后,在留言板上寫下自己的感言。這就將美術欣賞課置于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中,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美術欣賞的空間,大大豐富了學生欣賞的視野。
把美術欣賞融入到現實生活中不失為美術欣賞教學的好方法。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發展,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讓學生多融入社會生活,以美術欣賞的視角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如我們學校所在的海門市有聞名的“一人(清末狀元張謇)、一品(疊石橋繡品)、一山(南黃海蠣蚜山)、一港(天然漁港東灶港)”,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獨一無二的“美術作品”,是美術欣賞中難得的好教材。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筆者組織學生進行“清末狀元張謇故居欣賞”、“疊石橋繡品欣賞”和“蠣蚜山及東灶港自然風光欣賞”等活動,引導學生零距離接觸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提高美術欣賞課的內在品質和含金量。這樣的美術欣賞課,不但激發了學生美術欣賞的欲望,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洗禮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