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語教學
目前,在許多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的英語課堂上大班授課、課時量少、與專業無關等問題使得英語課程很難引起大多數學生的重視。在英語課堂上,學生發言少,與教師的教學配合少,課后用在復習和寫作業上的時間少,這些問題給英語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也不符合現代英語教學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理念。
高職會計專業英語課堂現狀及分析
英語學習受專業特色的影響工學結合的教學內容應基于工作過程去選取,但會計工作的流程中不需要財會人員使用雙語記賬,因此,實際工作中用到英語的地方并不多。加之中西方會計準則的差異,原版教材中有許多案例是基于西方經濟環境背景下編寫的,這就意味著很多案例并不適合中國經濟現狀。沿用這些案例就脫離了中國實際情況,不利于學生理解基于中國實際的專業知識,也無益于今后學生的工作需要。此外,財會人員的工作大都是個人獨立完成的,因此,分組教學難以設計;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習考核基本都是筆試的形式,內容也基本為做賬、核算等書面任務。因此,學習成果難以展示等問題均成為課堂教學安排的困擾,導致學生對行業英語學習缺乏實踐觀念、應用難以實現的現狀。
英語學習受學生能力的影響我國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有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專、技校、職高的學生。前者通過了高考,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報考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大多英語成績不甚理想,甚至有人報考非英語專業就是為了降低對英語的要求。后者英語基礎較差,大多對學習英語不感興趣。這些學生在用英語來表達時,總會遇到詞匯量小,語法混亂,表述不流利等問題。這些負面的影響往往使學生的自信心嚴重受挫,打消學習的興趣,形成既學不好英語,也不愿意學英語的心理暗示。表現為課堂上往往過度沉默,對教師的課堂組織不予合作,課后更沒有復習和自學的動力。
英語學習受教師水平的影響多數高職院校教師的學歷要求基本是研究生以上,即使是本科畢業的英語教師,其本人所受的高等教育也是學術類研究型的。大部分青年教師都是從普通高校畢業之后直接從事職教教學工作的。這樣,以學科型人才培養模式造就的師資隊伍中,大多數教師實踐動手能力相對較弱,與用人單位聯系較少,在實訓教學、情境教學、案例教學等方面的駕馭能力不強。理論型、教學型教師偏多,技能型、實踐型、創新型教師較少。加之學校往往比較重視專業課教師的赴企業培訓與實踐,因此,高職英語教師面臨著從自身做學生時所熟悉的教學方法,向適合英語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高的高職學生英語教學方法的轉型,在教育教學經驗和行業職業實踐經驗方面都有待加強。
在這個轉型的階段,由于缺乏對會計行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指導,很多師還局限于講解詞匯、搭配、句型和各種語法知識,嚴重忽視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教學前提。
生態式藝術教育對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的作用
(一)生態式藝術教育的概念
生態式藝術教育是一種在現代生態觀指導下的課程教育。這種課程將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影視等多門藝術綜合為一體,強調不同門類藝術之間以及藝術與其他學科的鏈接,強調在多種學科鏈接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多元視角和整體思維能力的培養①。具體來說,就是采用多媒體將各種與之相關的材料運用于教學的方法,是一種多學科綜合的教學方法。行業英語雖有一定的專業特色,但高職英語教學注重的是在某行業中的語言交流能力和運用能力,因此,會涉及行業生活、跨文化交際的方方面面。作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國人,學習英語時是有一定難度的。傳統的閱讀式英語教學在行業英語的教學實踐中是有局限性的。而生態式藝術教育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選取與實踐任務相關的圖片、歌曲、廣告宣傳片、影視對白等,通過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將異域的風土人情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充分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年輕人好奇心強、喜歡探索新奇事物的特點使這種教學形式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生態式藝術教育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效果的論證
首先,生態式藝術教育符合多數學習者的學習形態。美國教育家大衛•庫伯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關于學習形態的概念②,并制定了學習形態量表,提出四種具體的學習形態,主要是適應式實驗學習、分離式獨立學習、聚斂式集中學習及理解式配合學習(見圖1)。對高職學生的抽樣測試顯示,121個測試樣本中③,以適應式實驗學習形態為最多,達77人,占總體樣本的63.6%;分離式獨立學習者29人,占24%;聚斂式集中學習者10人,占8.3%;理解式融合學習5人,占4%。這表明職業教育的學生更加傾向于技能動手操作,高職學生中有些人想象力豐富,知識獲取更多是依靠具體經驗的感受得到(參見表1)。研究表明,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形象思維長于邏輯思維,動手能力大于動腦能力。而生態式藝術教育可以還原行業的生活情境,最大限度地保證經驗的體會與獲得,結合高職學生感性的特點,讓學生更生動地理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所承載的情感內涵。一個學生偏好于一種學習形態,特別是非常強烈的學習形態,會使得他在這種學習形態中充滿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致。而生態式藝術教育又往往能創造性地保證開設適應多種學習形態的教學情境。因此,這不僅能適應多數高職學生的學習形態,而且能因人而異地保護不同形態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生態式藝術教育使學習任務生動、鮮活。生態式教育可以突破傳統會計專業課教學中的記賬核算等教學任務,引入情境教學、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使學習任務生動鮮活。
1.穿插游戲的情境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會計專業術語和會計英語的專業表達方式以后,充分利用會計專業英語的單一性、相反性和簡約性,以猜詞游戲(如學習英語時常用的crosswords,hangman)、數字游戲(如24點)等形式讓學生易于掌握,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詞匯和表達形式進行鞏固記憶。比如猜詞游戲,可以將英文會計專業術語以幻燈片顯示給全班學生。請兩個學生參與游戲,其中,一個學生面向大屏幕,另一名學生背對大屏幕。面對屏幕的學生用英語對看到的會計術語進行解釋,對面的那名學生根據其描述猜出該術語。如遇到有些學生在作游戲時出現緊張、詞不達意的情況,可以讓其他人參與幫助,指出描述術語解釋過程中的不明確之處,或提出更容易理解、更簡單的表達方式。做完游戲,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總結游戲中出現的相關術語及英語表達方式,以鞏固記憶。再如crosswords或hangman這種小游戲很容易在網絡上下載游戲軟件,上課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如何利用軟件設計與所學會計知識相關的詞庫,進行游戲。課后學生可以將軟件的手機版下載安裝到自己的移動設備自行游戲。這種教學方式可調節課堂氣氛,豐富作業形式,為學生創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