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態建設論文
黑龍江森工國有林區是國家劃定的限制開發的森林生態功能區,區域主體功能是保障國家的生態安全,因此林區的現代化發展具有特殊性,其評價內容也具有特殊性。結合林區現代化發展的特殊性,建立一套完整的、動態的、可操作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用以對林區的現代化水平進行測度,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旨在為林區的現代化發展、管理調控和前景預測提供依據。
1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評價的特殊性
黑龍江森工林區是指黑龍江森工集團所轄的林區,包括伊春、牡丹江、松花江、合江林業管理局及其所屬的40個森工企業局。由小興安嶺、完達山、張廣才嶺三大山系組成。施業區面積1100萬hm2約占全省面積的1/4(馬阿濱,2006)。黑龍江森工林區是我國面積最大、國有林最集中、生態地位最重要的林區,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支撐地區和木材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將黑龍江森工林區劃定為國家限制開發的森林生態功能區,確定了該林區的主體功能是保障國家的生態環境安全。
我國要實現現代化,必然同步推進國家現代化和各地區現代化,林區現代化建設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地區的現代化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先導,帶動其他社會變革。但黑龍江森工林區是國家劃定的限制開發的森林生態功能區,主體功能是保障國家的生態環境安全。因此,林區今后的現代化發展路徑與一般地區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黑龍江森工林區現代化發展的特殊路徑應該是:以發展林區生態主導型經濟為基礎,以保護、修復和提升林區生態功能為重點,建立和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謀求林區合理物質需求和生態需求“雙贏”(何傳啟,2007)。林區的現代化發展必須不斷提升林區的生態功能,同時,林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置于林區生態環境條件的約束之下,林區因提升生態功能而限制經濟發展機會造成的經濟損失,可以通過建立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來補償。針對國有林區特殊的現代化發展路徑,評價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的指標體系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突出生態環境狀況、生態約束和生態補償方面的內容。
2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框架國有林區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力求遵循科學性、可操作性、動態性、穩定性、系統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則來構建。本文在參照區域現代化指標體系、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和林業現代化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目前我國國有林區的生態功能定位及發展現狀,構建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評價標體系。根據評價的基本內容,將評價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的指標分為3個層次:一是綜合指標層。是對國有林區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復合系統的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評價。不妨將林區現代化發展水平確定為評價的目標,即評價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高低,它可由大類指標層計算得來。二是大類指標層。該指標層按功能集中反映國有林區復合系統的狀態,它包括物質需求、人的素質狀況、經濟條件、科技狀況、森林及資源和環境等因素,具體分為林區生態資源狀況、林區環境承載能力狀況、林區經濟發展狀況、林區社會文化發展狀況和林區生活質量狀況五類,指標層可由相關的項目具體指標計算得來(裴久真,2010)。三是具體指標層。要使反映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水平的指標層具有直接的可測性,就必須進一步確定并給出反映每類指標層的具體指標變量。具體指標的選取標準要考慮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有效性。指標變量的選取應符合以下標準:指標變量不反映特殊的價值觀;指標變量應是現代化的最終輸出;指標變量計算方便,數據資料容易得到;指標變量參照值應是有效的;指標變量應有預見變化趨勢的能力(崔大樹等,2003)。
針對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的特殊性,國有林區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中突出了反應林區生態資源狀況和環境承載力方面的指標,經濟發展狀況指標中設計了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補償指標。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3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發展評價方法
建立國有林區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是用于評價林區現代化發展水平。因該指標體系涉及到多方面的指標,且各指標的量綱不同,因而我們用多指標綜合評價法來進行評價。其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對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將這些指標轉化成無量綱的相對評價值。即確定每個指標的評價標準值,然后用實際指標值與之進行對比,得出相對指標值。標準值可采用國際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平均水平值,也可采用根據林區特點確定的目標值。設各個指標評價標準值為Xio,指標的實際值為Xi,評價值為Yi,則:當Xi為正指標時:Yi=Xi/Xio;當Xi為逆指標時:Yi=Xio/Xi正指標是指在數量上隨著國有林區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而不斷增長的指標;逆指標指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而不斷降低的指標。
其次,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權重的確定有許多方法,最常用的賦權方法是實踐經驗與專家咨詢相結合的方法,即根據實踐經驗和咨詢有關專家,先確定各子系統權重,再將子系統權重分配給每一指標。整個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數相加為100。用公式表示為:∑Wi=100,Wi為第i項指標的權重。
最后,計算整個指標體系的綜合指數。設Y為國有林區現代化的綜合指數,則:Y=∑Wi•Yi/100,其值越趨于1,則表明國有林區現代化程度越高;反之,則表明國有林區現代化程度越低。
鑒于國有林區森林生態功能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設置評價指標權重時,應對體現森林生態功能方面的指標有所側重。參照區域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和林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并結合國有林區的特殊性,本研究對國有林區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相關權重設置如下:林區生態資源狀況為13、林區環境承載能力狀況為17、林區經濟發展狀況為33、林區社會文化發展狀況為19、林區生活質量狀況為18。
4黑龍江森工林區現代化發展評價
根據前文提出的國有林區現代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參考國內部分專家和學者對區域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和林業現代化的研究成果,結合黑龍江森工林區實際情況,對2009年黑龍江森工林區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了實現程度綜合分析。
(1)指標體系評分權重及指標標準值的確定。在評價過程中,某一指標的權重是對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對各評價因子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別對待。某一指標的標準值,是目前分析預測的現代化水平的參考標準。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廣泛征求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以及龍江、吉林和大興安嶺森工集團共5個單位11位專家的意見,參考國內區域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和林業現代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確定了前述指標體系23項綜合評價指標的目標值和權重,詳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