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企業管理
一個企業管理工作好壞,不僅關系到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還直接關系到企業生存和發展。
然而,仍有少數企業和企業管理者,在實施管理過程中,投入精力不少,出臺制度不少,在日常管理上費勁不小,但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
管理瓶頸三成因
筆者經過調查分析發現,出現以上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成因:一是管理思維不適應。目前,仍有少數企業管理者把傳統管理思想用于現代管理工作中,在設計、出臺管理制度和具體操作時,管理者機械地把管理工作當做一種工具或手段,更多強調被管理者怎么去執行。此種管理模式注重外在的、硬性的調節,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二是管理制度不適應。規范、完善、切實可行的制度,是實現管理目標最有效且最根本的途徑,而有的企業在這方面存在兩個問題:管理制度沒有隨客觀因素變化而變化,落后的制度與時代節奏、人的素質以及客觀要求不匹配;層層照搬或盲目引進,使制度不切合企業客觀實際。三是管理氛圍不適應。不少企業管理者忽略人在管理中的關鍵作用。每個人在企業工作都有精神和物質雙重需求,如果企業不能滿足員工這些基本需求,那么這個企業也將失去吸引力。
因此,企業一方面要注意打造員工成長、發展的良好環境和空間,另一方面也要用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引導員工忠誠企業、獻身企業。
企業管理系統論視角
企業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馬克思主義系統論告訴人們:系統是客觀世界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是事物存在方式,它具有整體性、相關性、結構性等基本特征。
用系統論視角分析,企業管理工作也是一個完整系統,在這個系統內具備整體性、相關性和客觀性等基本特征。具體表現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思維、管理目標內容和方式方法、管理客觀環境和文化氛圍等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間又存在密切聯系,并相互作用。所以運用系統論觀點,結合管理工作特征,便可實現各要素之間有機結合、相互作用,以達到管理工作優化目的。
在建立和諧社會的新時期,企業管理應該具體化為以人為本的系統工程,需以先進文化融入管理之中。堅持以人為本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靈魂。先進文化管理的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人的主動性、自覺性和一致性。
新時期企業管理三要素
如何優化企業管理,為企業注入先進文化管理要素,筆者提出以下觀點。
一是用先進管理思維去設計管理。應按照以人為本理念,通過深入細致的宣傳教育,使其認識到,企業管理工作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利益共同體。
二是企業管理者在實踐中應堅持以人為本。作為新時期的管理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單純依靠規章制度和強制、硬性的手段不足以使每一名員工執行好規章制度,只有當制度符合實際,員工認同企業、熱愛企業,把自己作為企業環節中的主體時,才會有強烈的自覺意識。
三是用人性化管理方式替代傳統管理方法。一些企業管理人員到下級單位檢查工作時,把挑毛病、找問題、訓斥、處罰作為管理主要方式。這種方式往往帶有片面性和強制性,在具體管理實踐中收效甚微或者非常短暫,在企業單元形成“抓一抓、動一動”或應付檢查的“怪圈”。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范管理制度是實施管理的重要條件之一。針對目前企業在制度建設上存在的問題,筆者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優化企業制度建設。
首先要把握完善性原則,解決企業制度不健全問題,使企業從經營環節到用人、用工和分配等制度相互制約、相互呼應。其次要把握嚴密性原則,解決制度內容、條款不嚴密問題。再次要把握可操作性原則,解決制度內容中條款表述籠統、含糊、不易理解、不易把握問題。此外還要把握準確性原則,解決制度寬、嚴尺度不好掌握的問題。最后要把握客觀性原則,解決管理制度不切合實際、不符合發展變化問題。
用先進管理文化促進管理要實現管理升級,必須把先進管理文化融匯于企業管理之中,這是因為制度再周到、細致,也不可能涵蓋企業管理的全部內容,而先進的文化管理卻可以時時處處對人的行為起到約束作用。筆者認為,先進管理文化主要應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管理方式上創新。科學管理和文化管理的實質就是將人的積極因素充分挖掘出來,使員工在接受企業管理的同時,自覺約束自己行為,實現自主管理。
二是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體現企業核心價值觀念,它規定人的基本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用先進的文化促進管理,就是以文化為引導,通過對員工精神信仰的引領,強調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是建立有效的、對員工具有吸引力的精神、物質激勵機制,為員工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
一旦企業建立起這樣一種有效平臺,使員工有用武之地,他們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完成或超額完成工作任務,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