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摘 要: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提高大學生養成教育水平,對促進大學生文明習慣和良好品質的養成,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人文精神、培養高素質人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鑒于此,本文在界定高校公寓文化和養成教育的內涵的基礎上,探討了公寓文化建設與養成教育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了加強公寓文化建設、提高養成教育品質的實施路徑。
關鍵字:高校,公寓文化建設,養成教育
一、前言
在當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大學生力求向上進取是大學生活中積極的一面,但同時大學生們還未定型的思想心理素質、道德品質、行為習慣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等基本素質可能會在強烈的外來沖擊下扭曲變形,甚至偏離正確的軌道。因此,對大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強調做人的基本素質,讓學生學會做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做人,這在當今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變得尤為重要。
高校學生公寓作為大學校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交往的重要場所,是培養他們成才必不可少的環境氛圍之一,在大學生成功養成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力加強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品質,對于促進大學生文明習慣和良好品質的養成,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人文精神、培養高素質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公寓文化和養成教育的義涵
2.1公寓文化的內涵界定
高校公寓文化的研究在我國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最早是由上海交通大學在1986年提出的“寢室文化”概念,之后逐漸被人們接受并重視。到1991年張文凱發表《寢室文化初探》一文,對寢室文化這一概念進行了初步的界定,然而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表述。譚謹在《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淺論》中指出“宿舍文化是以宿舍為主要空間,以學生為主體,以宿舍成員的言談舉止、所作所為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群體性文化”。王萍、時寶國《高校學生宿舍文化的功能》認為“宿舍文化是指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雷湘竹的《略論高校宿舍文化建設》提出“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指高校學生宿舍區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的總和”等等,都從不同的視角對大學生公寓文化進行了界定。
梳理以上觀點,所謂大學生公寓文化,是以大學生為主體,以公寓硬件設施為載體,通過相互交往形成的一種共同的制度規范、行為準則以及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公寓文化是在高等學校的校園環境中,在長期的公寓活動中形成的,以大學生為主體的一種大學生共創共享的群體文化。其涵蓋公寓的室內設施、整體布局、衛生狀況、規章制度、公寓成員的人際關系、道德水準、學識智能、審美情趣、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
2.2 養成教育的內涵界定
養成教育則是要通過教育者的教育、啟迪和引導,把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轉化為人們的道德感情和道德信念,形成鮮明的榮辱觀念,把行為從未開化培養為開化,從不文明培養為文明,從非道德性培養為道德性。簡單的講,大學生養成教育是一種使自然人成為社會人,使大學生具備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素質和基礎技能,形成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或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以高校為主體,在家庭、社會的配合下,根據大學生的身心形成和發展規律,通過教育者長期培養、反復訓練,受教育者自我約束、自我控制,使大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主要培養大學生三個方面素質:大學生道德品質, 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道德品質教育;良好行為習慣,即通過加強對大學生行為規范、作風紀律教育和日常管理,培養大學生的文明行為和優良作風;創新思維和能力,即通過開展學術科技和創新創業等活動,培養大學生勇于挑戰未知世界的求知精神和創新意識。
三、公寓文化建設與養成教育之間的關系
建設健康的大學生公寓文化,是形成良好的校園環境、培養大學生高尚情操、提高大學生文化修養、豐富大學生業余生活的有效途徑。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一方面,養成教育是全面建設優良公寓文化的必備基礎。由于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學生基本生存能力嚴重缺失;此外,當代80后、90后大學生多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養成教育的缺失亦不容忽視。中國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英國斯賓塞說過“記住你管教自己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要讓別人來管理的人。”養成教育是大學生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公寓文化建設的抓手。養成教育是做人的基本規范的教育,包括衛生習慣、文明禮儀、學習習慣、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這幾個方面本身也是相輔相成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當人們為一些能使自己擺脫日常習慣值得一做的項目共同努力時,人與人之間的分歧甚至沖突就會逐漸減弱,有時就消失了。”
另一方面,公寓文化建設是養成教育全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大學生公寓是高校文明建設的窗口和養成教育的重要基地,其管理范疇是一個綜合性的目標體系,涉及到學生教育管理的諸多問題,對學生的成才有著極為深刻的重要影響; 其管理任務是以把公寓建設成教育人、培養人的重要陣地為指導思想,以實現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化服務、提高學生文明素養為目標,以對學生實施生活、學習、安全、衛生秩序管理、服務和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主要內容,通過組織手段,實行嚴格的綜合管理, 把公寓辦成“團結和諧、文明高雅、整潔美觀、安全有序”的學生之家。
公寓狀況能反映學生和班級的文明程度。我們如果放棄這個對學生從事文明素質養成教育的前沿主陣地,任其放任自流,將會嚴重影響學校文明建設和育人質量,從而制約學校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公寓文明是校園文明的縮影,大學生公寓是展現大學生精神風貌的窗口和實施養成教育的重要基地。認同此理,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看一座城市的文明進公廁,看一所學校的文明進公寓,看一個家庭的文明進廚房”這一淺顯道理中蘊含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