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管理相關
根據安全事故的致因理論,我們可以知道,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是產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與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才可以預防98%的事故。筆者認為,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的具體對策方面應遵循“3E”原則:Engineering——對工程技術層層把關,確保技術安全可靠性,運用工程技術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實現生產工藝、機械設備等生產條件的安全。
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種形式的教育和訓練,使職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產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
Enforcement——強制:借助于規(guī)章制度、法規(guī)等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約束人們的行為。
該原則也可以說是我們加強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以此為基礎,筆者提出以下幾項具體措施。
安全生產費用的合理使用交通部2007年第1號令《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施工單位在工程報價中應當包含安全生產費用,一般不得低于投標價的1%,且不得作為競爭性報價。安全生產費用,應當用于施工安全防護用具及設施的采購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實、安全生產條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該條規(guī)定對安全生產費用的落實有了切實保障,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如何使用這筆費用,仍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
為此,首先可以在編制招標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時,增加“安全防護用具及設施”一章,根據工程內容,強制性規(guī)定用于安全生產所必需的安全防護用具及設施的最低配置;其次,在進行安全生產費用的計量和支付時,應對“施工安全防護用具及設施的采購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實、安全生產條件的”改善”“制定具體考核辦法,明確達到既定標準方可以計量和支付。這樣,可使安全生產的設施配備有章可循,可使安全生產費用的使用具體化、透明化、標準化。
工程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和落實所有安全措施中,應首先考慮的是實現安全生產過程、生產條件的安全。通過改進施工工藝,設置有效安全防護裝置,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根除施工過程中的危險條件,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要針對路基路面、橋涵、隧道、交通工程、機電工程等不同的施工內容,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落實。由施工單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和監(jiān)理單位監(jiān)理人員通過每天對每一施工點的檢查、督促、落實及建設單位、政府監(jiān)督管理部門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整頓,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營造“人人管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氛圍,最終使安全技術措施深入人心,變“被動執(zhí)行”為“自覺執(zhí)行”。
另外,通過實踐檢驗這些措施,進一步提煉、總結,提升到作業(yè)標準、技術規(guī)范的層面,甚至法規(guī)、法律的層面,有效約束人們的行為。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強化人的行為受各自思想的支配,有較大的行為自由性。這種行為自由性一方面使人具有安全生產的能動性;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人的行為偏離預定的目標,發(fā)生不安全行為。
廣泛和專業(yè)的教育、培訓可提供給施工人員安全操作技能與安全意識,對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安全教育培訓在管理層開展尚可,而在施工一線、對具體操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卻差強人意,往往流于形式。通常的方式是由安全員召集某個工班成員,照本宣科,念上幾條,然后簽字,就算完成教育、培訓,完成了技術交底。工人的文化水平不一,接受能力也不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必須采取多種方式、方法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和專業(yè)性培訓。例如掛圖、黑板報、宣傳欄、標語、錄像等,盡量以簡潔、直觀的方式傳達正確、安全的作業(yè)方法,以血的教訓警示每一位參建人員。這就要求監(jiān)督管理部門要開發(fā)更多的產品、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以使操作人員不安全行為的減少和受控,使人的“可靠性”逐步提高。
公路建設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一時疏忽往往可以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要從細節(jié)入手,在建設過程中逐步減少直至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以創(chuàng)造和諧、安全的建設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