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經濟相關
1阿巴嘎旗自然與經濟概況
阿巴嘎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中北部,東鄰東烏珠穆沁旗和錫林浩特市,西鄰蘇尼特左旗,南與正藍旗相連,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75km.全旗總面積2.75萬km2,占錫林郭勒盟總面積的13.6%.全旗轄有3個蘇木、3個鎮,旗所在地別力古臺鎮是一個新興的草原邊城.阿巴嘎旗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13°27′-116°11′,北緯43°04′-45°26′,處于典型草原地帶.草原生態環境脆弱加上人類活動頻繁,阿巴嘎旗的草原生態面臨著諸多威脅,其中草場退化問題尤為突出,生態環境的惡化直接影響到人民的生活和全旗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改革開放之初,畜牧業一直是阿巴嘎旗的主體經濟[1].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依托德力格爾能源化工基地,阿巴嘎旗的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2008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達到21∶53∶26,工業總產值6.3億元,逐步形成了以工業為主體,三大產業趨向協調發展的多元化經濟格局.近年來,阿巴嘎旗的生態環境逐步好轉,畜牧業綜合效益不斷提高,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成效顯著,總體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止.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招商引資取得了新突破.旅游和交通運輸等三產重點行業取得實質性進展,洪格爾草原旅游區已初具規模,被列入全盟重點旅游項目區,愛德基金會援助的成吉思寶格都山旅游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2阿巴嘎旗產業結構演進分析
2.1GDP與人均GDP演變過程
“十五”期間是阿巴嘎旗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較為迅速的時期,GDP和人均GDP在這一期間發生了巨大變化,為“十一五”期間經濟的發展進入快車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阿巴嘎旗的GDP與人均GDP演變示意圖如圖1所示.
2.2產業結構偏離-份額分析
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中各產業部門之間的相互組合關系,從廣義上看,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國民經濟各產業之間在生產規模上的相互比例和各產業之間的相互聯系方式.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不僅是單純的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產業結構的優化配置和結構演進能力[2].阿巴嘎旗產業結構演變示意圖如圖2所示.
偏離-份額分析方法(shift-shareanalysis)是國際學術界通用的用于分析區域經濟發展差距變動決定因素的基本方法[3],它把區域經濟增長總量分解為區域份額偏離分量、產業結構偏離分量和區位偏離分量.其中,區域份額分量表示假定該區域以標準區域總增長率增長而得到的增長量,當得到的增長量大于實際增長量時,區域總偏離為正值,反之,為負值;產業結構偏離分量表示該區域經濟與全國經濟間的產業結構差異所造成的影響,它排除了區域增長速度與全國的平均速度的差異,數值越大則部門結構對經濟總量增長的貢獻程度越大;區位偏離分量反映該區域內各部門以不同于全國相應各部門的增長而引起的經濟活動水平的變化,它代表一個區域的區位優勢或地區競爭優勢的程度[4-5].
本文對阿巴嘎旗的產業結構進行偏離-差額分析,阿巴嘎旗可用b表示,錫林郭勒盟用B表示,各時期的基期設為0,末期為t,即阿巴嘎旗的基期經濟規模為b0,末期為bt,錫林郭勒盟的基期經濟規模為B0,末期為Bt.同時,將產業結構劃分為3個產業部門,用bi,0和bi,t(i=1,2,3)表示阿巴嘎旗第i個部門在基期和末期的規模,用Bi,0和Bi,t(i=1,2,3)表示錫林郭勒盟第i個部門在基期和末期的規模.計算公式為
ri=(bi,t-bi,0/bi,0(i=1,2,3),(1)
Ri=(Bi,t-Bi,0/Bi,0(i=1,2,3),(2)
b′i=bi,0×Bi,0/B0,(3)
其中:ri表示阿巴嘎旗第i個產業部門在計劃期內的變化率;Ri表示錫林郭勒盟第i個產業部門在基期至末期間的變化率;b′i表示阿巴嘎旗各產業部門所占份額.將錫林郭勒盟各產業部門的規模標準化,設阿巴嘎旗各產業的增量為Gi,由偏離-份額分析法,將其分解為Ni,Pi,Di,則有
Gi=Ni+Pi+Di,(4)
Ni=b′i×Ri,Pi=(bi,0-b′i)×Ri,Di=bi,0×(ri-Ri).
其中:Ni是地區份額分量,用來表示阿巴嘎旗與錫林郭勒盟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例增長時,從基期到期末的增加量;Pi表示結構偏離分量,表示阿巴嘎旗三次產業的比重與錫林郭勒盟比重之間的差異引起的產業部門增長相對于錫林郭勒盟標準產生的偏差,如果阿巴嘎旗的增長速度與錫林郭勒盟的速度等同,則單獨分析部門結構對增長的影響和貢獻;Di表示競爭力偏離分量,表示阿巴嘎旗產業部門的增長速度與錫林郭勒盟相應部門增長速度的不同而引起的偏差,反映區域部門相對競爭能力.錫林郭勒盟和阿巴嘎旗產值情況見表1,阿巴嘎旗產業結構偏離份額分析結果見表2.
2.3產業結構演進結果分析
上述分析結果表明,阿巴嘎旗的產業結構演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1)2005年以前第一產業一直占主導地位,1995年開始第一產業在產業結構中開始縮小,2005年三次產業結構為33∶35∶32.2005年后,第一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所占的比例最小,整體發展水平較為緩慢.第二產業在1995年后突飛猛進,到2005年開始在產業結構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對阿巴嘎旗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貢獻比較突出.第三產業波動中前進,也取得了一些成績.阿巴嘎旗第三產業處于一個穩定上升的狀態,發展態勢良好,優勢明顯,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