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研究雜志
國際政治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國際政治研究》系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暨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編輯出版的學術性季刊。本刊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宣傳黨和政府對國際問題的立場觀點,推動學科建設,促進學術交流。本刊設有國際政治論壇、國際關系理論探討、口述外交、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國外交、國際政治經濟、地區政治、國際安全與國際戰略、學科建設、國際組織與國際機制、兩岸關系、學術動態等欄目,是國內從事國際政治、國際關系教學和研究的重要學術園地。曾用刊名:政治研究;世界政治資料。
國際政治研究雜志期刊榮譽:
《國際政治研究》現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國際政治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ISSN:1671-4709,CN:11-4782/D,地址: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郵編:100871。
國際政治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國際資料信息雜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雜志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雜志現代國際關系雜志美國研究雜志政治思想史雜志黨史研究與教學雜志黨建研究雜志中共黨史研究雜志毛澤東思想研究雜志國際政治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一、本刊實行雙向匿名評審制度。來稿正文請勿注明作者姓名與身份等個人信息,而須在正文之外另頁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并提供作者簡介、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等詳細信息。
二、研究性論文每篇字數一般不超過2萬字,并請附200-300字中英文提要和3-5個關鍵詞;書評及學術會議綜述一般在5千字以內。
三、外國人名、地名請參照《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修訂版)(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年版)、《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周定國主編,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年版)翻譯,并注原文。上述譯名手冊中沒有的詞可自行譯出后注原文,并務請全稿統一。涉及其他專有名詞時,請采用國內通譯,并注原文。
四、來稿注釋一律采用頁下注(腳注),詳見《國際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的《注釋體例》。
五、來稿應遵守學術規范及相關國家標準和法規,請勿一稿多投。來稿一經采用,即付稿酬,并郵寄樣刊2冊。未經采用的稿件恕不退還。作者如3個月內未接到本刊編輯部通知,可對稿件自行處理。
六、凡向本刊投稿,如未注明非專有許可,視為專有許可。
七、本刊編輯部對來稿有權做文字性修改。
八、本刊整體版權屬《國際政治研究》編輯部所有。稿件刊出后,如有轉載、獲獎等,請作者及時告知本刊編輯部。
九、如對上述規定持異議,請在來稿時予以說明。
十、在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同時,請郵寄打印稿。本刊以收到的打印稿為準。
國際政治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中國外交戰略調整中的“人權問題”中外關系史料辨偽——黃祖文著《中緬邊境之役》序言中印關系的改善和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新中俄關系的走向及其影響因素環境問題與中日關系讓昨天昭示今天——從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看“三個代表”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召開科研工作會議當代資本主義研究的理論思考《后冷戰時代的日本政治、經濟與外交》一書出版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與帕西地緣政治綜合安全保障與東亞國際新秩序從美蘇之間到美歐俄之間——1989年后中東歐國家的外交戰略與大國關系的互動入盟后中東歐國家的發展困境構成安全威脅的脆弱國家——經濟學和外部干預層面的反思哈爾福德·麥金德的地緣政治思想研究現代語言建構主義及“實踐性”的缺失試論中國對第二次亞非會議政策的演變境外中國外交決策機制研究綜述定量衡量的得與失——簡評《中外關系鑒覽1950—2005:中國與大國關系定量衡量》“中東政治繼承與換代問題”學術研討會綜述“中東歐轉軌二十年:經驗與教訓”學術研討會綜述《國際政治研究》2010年匿名審稿人名單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1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