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文學創作問題的解決路徑
大眾文化是目前來講我國最為流行的文化形式,在這種文化形式里,人文與技術呈現出眾多的矛盾,這也是很多的大作家迷茫的重要原因。大眾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倡導追名逐利,提倡放棄信仰追求,這對于文學作家來講也是難以抵抗的。另外,作家自身創作素材的匱乏、創作過程的緩慢與市場需求的龐大、快速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作家為了迎合市場而放棄了自身的文學信仰。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多元化的文學審美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作家的文學創作熱情與激情,也是我國現當代文學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及挑戰之一。
漢語是我國發展歷史悠久的語言語種,漢語的寫作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漢語的寫作從來都是有著一定的高度的。因此,現當代文學應該將漢語寫作的這種高度充分的表現出來。然而,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很多的作家過度的依靠程序化的計算機語言,形成對計算機語言的高度依賴性。現當代的很多作家由于精神懶散,對于發生的很多社會民生問題缺乏思考,因而在文學創作中找不到相應的文學素材。很多作家在現代社會中,創作動力不足,毫無居安思危的意識,對于文學創作早已沒有了熱情。另外,國家體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作家文學創作的缺乏產生消極影響,從小學到在大學,每一代人都是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進行學習,文學創作思維枯竭僵化,最終造成很多文學創作家精神資源的貧瘠與匱乏。作家責任感的缺失與精神價值追求的淡漠已成為影響現當代文學創作的重要原因。
現當代文學創作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1作家文學基本功和素養的欠缺。對于文學功底與素質方面,現當代作家與以前相比早已是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的原因在于,現當代文學作家缺少對世界文化的認知與了解,缺乏對本國各族文化的深刻見解。盡管互聯網時代早已到來,但是文學知識的學習依然是魚龍混雜,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埋沒在垃圾文字當中,也對現當代文學的創作帶來阻礙。不夠豐厚的文學水平和文學積淀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作品創作的深度和廣度。要想重振中國文學頂峰,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現當代作家文學基本功和素養的培養。
2高度的美學自覺。高度的美學自覺是現代當文學界對于文學作家所提出的極為重要的一個要求。高度的美學自覺指的是,不是用傳統的既定的尺度去規定作品意義,而是在與新作品對話中開啟自己的美學想象力,從而打開作品文本的闡釋空間。理論與藝術感受力,都是作品活生生的給予性,作品在敞開的時刻才能有批評的創新,而批評的創新正是作品創新性內涵釋放的結果。高度的美學自覺性是作家必備的文學素質,也是作家進行創作的力量源泉。
3多元化的寬容性視野。多元化的觀點是一種理解世界的重要觀點,多元化的觀點給我們帶來的是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以及世界視野,在多元化的視野下我們看到的是豐富多彩的人生與世界。作家惟有具有多元化的寬容性視野才可以同不同的種族人士對話,同不同文化、不同觀點人士對話,才可以在面對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暢想人生百態、體味酸甜苦辣,才可以促進自身文學思維及創作的多元化。
4知識更新與保持創新的巨大勇氣。現代社會是一個極具發展的社會,其發展速度極快可謂日新月異,作家思想和才華如果僅僅是停留在一個層次上,那么作家會逐步的被時代所拋棄。因此,面對世界的急劇變化,作家要有知識更新與保持創新的巨大勇氣,增強自身的藝術感知力,保持自己思想的獨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網絡文學的不斷進步,我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深受其影響。在這期間,更需要我國文學作家保持知識更新與保持文學創新,在文學創新中尋找自身文學的歸宿。
社會經濟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給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家的進步帶來阻礙。新形勢新背景下,我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面臨著眾多的問題及挑戰。因此,有關文學研究人員應該深入研究我國現當代文學在新形勢新背景下的發展現狀,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我國現當代文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本文作者:趙秀芝 單位: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0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