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進展路徑
騰沖縣交通四通八達,國際交通主要有騰沖—密支那二級油路;省內交通主要是320國道,由大理—保山—騰沖,同時經大理、保山、德宏3個州7個縣市區的大(理)—瑞(麗)鐵路也正在規劃中;區內交通主要是縣城至全縣18個鄉鎮、景區、口岸的通鄉公路、環景區公路及口岸公路。2010年作為云南省旅游改革綜合試點之一,其改革發展總體規劃開始實施,自此騰沖縣的旅游有了較快發展。
騰沖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資源分析
目前,國內外對休閑農業資源與鄉村旅游資源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筆者認為,休閑農業資源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其主要是應用于休閑活動上的各類農業資源,不論是傳統農業生產,還是農村環境、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農耕文化、農業設施等都可作為休閑農業資源被開發。鄉村旅游資源也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是城郊或鄉村地區能被旅游活動所利用吸引旅游者前來的旅游資源,主要包括鄉村自然生態景觀、鄉村田園景觀、鄉村遺產和建筑景觀、鄉村人文活動和民俗文化、鄉村旅游商品以及鄉村意境景觀。可見,休閑農業資源與鄉村旅游資源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相互滲透,相輔相成。休閑農業資源中農民生活特色資源、農村生活環境資源、農村生態環境資源等資源中具有旅游開發價值的部分可作為鄉村旅游資源,而鄉村旅游資源中,鄉村自然生態景觀、鄉村田園景觀、鄉村人文活動與民俗文化及鄉村景觀意境等資源中與農業相關的部分又可作為可休閑農業資源進行開發。由此,筆者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資源分類進行整合作為統一資源進行分類,主要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包括鄉村生物景觀資源和鄉村生活環境資源。人文資源包括農民生活特色資源以及旅游商品資源。具體詳細分類如下表所示。
騰沖縣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優勢、劣勢
1、發展的優勢
騰沖縣發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區位、資源、市場和生態環境四個方面。騰沖縣位于中國旅游圈與東南亞旅游圈、南亞旅游圈結合部,是連接東南亞、南亞的重要橋梁紐帶,使得騰沖縣在構建中國-東盟旅游圈、中國—南亞旅游圈中有巨大的銜接作用。同時,騰沖縣有著豐富、齊全的資源。不僅擁有自然生態景觀、鄉村田園景觀、鄉村遺產與建筑景觀、鄉村人文活動與民俗文化、鄉村景觀意境等鄉村旅游資源,還擁有獨特的騰越文化,火山、熱海等著名的旅游資源。近年來,騰沖縣的旅游得到了快速發展,大力加強了旅游景區點開發建設,旅游接待設施逐步增加,城市環境條件日益改善,逐漸具備一定的旅游供給條件和能力,騰沖旅游知名度和旅游形象不斷提升,接待海內外游客日益增多。同時,騰沖旅游地處于騰沖、龍陵、瑞麗熱點旅游線路上,距離龍陵、瑞麗較勁,隨著該線路成為海內外游客的重要旅游線路,以及每年接待海內外游客上千萬人次的市場發展態勢,為騰沖縣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市場開拓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再者,騰沖縣最低海報535米,常年均溫在16℃,縣域內森林覆蓋率達到72%,適宜居住休閑,為附近的城市旅游者在忙綠之余來此體味農家生活、放松身心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2、發展的劣勢
騰沖縣在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劣勢。騰沖縣旅游的快速發展為其帶來了巨大的客源市場,但同時也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產生了形象屏蔽。騰沖縣火山、熱海、古鎮在游客感知度和形象宣傳上,遠遠超過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資源的認知度,這就使得游客在旅游前的信息搜集和旅游過程中忽略騰沖的優美田園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進而屏蔽掉很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同時,騰沖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單一、差異化不明顯,鄉村旅游接待設施薄弱且產業體系不完善,服務水平低且整體旅游氛圍不高也使其缺乏市場競爭力。
騰沖縣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對策
(一)加強接待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加強接待設施建設,首先政府及相關部門需進一步加大決“三農”問題的力度,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整治“臟、亂、差”的農村環境,在示范村、特色村中加強公共設施建設,為居民、游客提供一個干凈衛生美觀的環境。解決好“三農”問題,能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改善農民生活環境。使農民思想認識提高,有經濟能力、有環境條件參與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從農民主觀能動性出發,加強接待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水平。農民在參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良性發展中,經濟條件能得到進一步改善,又能使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同時,鼓勵當地企業,尤其是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旅游企業投入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使企業起到帶頭作用,在政府的引導下以企業較為集中的力量加強接待設施建設,提高接待服務水平。服務水平的提高除了需要經濟力量的支持,也需要服務人員本身素質的提高。針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在騰沖縣的具體發展情況,對無緣人員進行相應培訓,組織經營者到其他示范地參觀考察學習。
(二)豐富產品種類,加強體驗型產品開發,留住“回頭客”
騰沖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游客來源主要以附近城市及省內其他城市為主,一般集中于周末及節假日期間,維護游客資源,留住“回頭客”是其能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參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的企業及個人應當借鑒成功經驗,豐富旅游產品,尤其要大力發展體驗型產品,擺脫火山、熱海等著名旅游景點帶來的屏蔽影響。轉變單一的以吃、住為主的農家樂形式,合理、高效利用當地資源,構建集田園觀光、休閑度假養生、民俗風情體驗、戶外運動、美食購物、科普教育為一體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體系。因地制宜,建設農業基地觀光體驗、自駕車營地、果園采摘、鄉村溫泉、古鎮休閑、景觀農業、山地運動、生態美食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同時提升現有產品檔次,改善農家樂衛生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將粗放型產品逐步轉變為高品質、有特色的產品。加大對當地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開發成為旅游商品、紀念品,完善購物體系,使騰沖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品牌不僅能被游客在當地體驗,還能被游客帶走,達到宣傳目的。
(三)準確定位客源市場,打造、提升自有品牌
騰沖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客源市場主要以附近城市及省內個城市游客為主,向周邊各省輻射。要想提高競爭力,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的市場中后來居上,良性發展,就必須根據顧客的切身需求,自造自身品牌,形成品牌效應,吸引更多的游客。政府應加大其產品、形象在媒體的宣傳力度,并引導企業及個體經營者依托騰沖縣秀美的休閑農業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眾多的鄉村歷史文化古跡和特色建筑,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等旅游資源,進一步挖掘旅游文化內涵,整合旅游文化資源,加強旅游文化產品開發,建立統一的旅游文化整體形象,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名牌,提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特色和品牌形象,擴大和提升騰沖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實行差異化戰略,利用騰沖縣特有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大力發展有特色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形成自有品牌,提高核心競爭力。
(四)保護生態環境,尋求綠色發展
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確保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騰沖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以開發促保護的理念,發展低碳經濟,為其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政府要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嚴格限制企業在項目建設中對環境的破壞,加大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力度,形成政府、企業、個人“共同監督,共同保護”的生態文明氛圍;同時持續對環境進行檢測,嚴格控制游客數量,督促經營者處理好垃圾、廢水等污染。企業及個體經營者須進一步轉變傳統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方式,突出生態旅游業態,探索低碳旅游方式。
結語
目前,全國許多省、市都在積極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地方政府也給予其高度重視及支持,相關產品品牌、企業品牌也逐漸豎立起來,被人們所熟知。騰沖縣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既能促進解決好“三農”問題,改善農村環境,同時又能推動城鎮化進程,是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轉變;再者,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也能補充、完善旅游產業體系,使騰沖旅游業可持續、多元化發展。(本文作者:成林、朱曉輝 單位:云南財經大學、旅游文化產業研究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2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