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俄農產品貿易與物流發展措施
一、推進中俄農業合作生產基地建設
(一)拓展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農產品合作生產基地的建設
1.擴大對俄境外農業開發,這是對俄農業經濟合作的重點,要加大對境外農業開發的扶持力度,推動境外農業開發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
2.充分發揮地緣優勢,聯合拓展在俄農業合作。尋找大的投資者,以大項目牽動促進境外開發,帶動黑龍江省在俄農業開發。大力發展養殖業,擴大合作領域。
3.組建企業集團,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走出去”。實現對俄貿易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主體,發揮其主力軍作用。
4.重點扶持在俄遠動地區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區項目。園區項目要有政府或企業與俄當地政府或企業簽訂的合作協議。使示范區成為黑龍江省在俄境內中俄現代農業合作展示窗口與合作交流平臺。
5.在對俄農業勞務輸出上,要注意到中國國內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問題,不可大力提倡簡單的對俄蔬菜種植的勞務輸出。
(二)制定并完善中俄農業經濟合作的投資保障措施
1.建立農業合作發展保險基金。為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業經濟合作的發展,必須根據一定的比例由參保人繳納保險金和各級財政的保險金補貼共同出資,建立農業合作發展保險基金,主要用于農業保險理賠和特定保險業務支出的專項資金。要給予農業保險稅收上的優惠政策;建議以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的方式發展農業經濟合作保險;建立和完善政策性農業再保險體系;建立農業風險基金,積極推動農業經濟合作的發展。
2.積極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發展中俄區域農業合作。黑龍江省和俄羅斯遠東地區是獨具發展優勢和潛力的區域。中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俄羅斯遠東發展綱要的實施,為國際投融資機構、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和商會組織提供了巨大商機。要努力通過相互交流,推動中俄相鄰地區與國際投融資機構和跨國公司等國際組織加強互利合作,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實現互惠雙贏。
3.要制定扶持農業種植及加工基地建設的財政金融優惠對策。盡快完善金融業信貸投放的信用環境,建立推動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發展的融資平臺,調整稅收政策;整合資產,大力發展強化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整合農業類產業資源,建立專業、行業協會組織,統籌協調農業與農貿發展。
二、中俄農產品貿易與物流發展措施
為支持中俄相鄰地區農業經濟合作的發展、幫助農民規避風險、鼓勵農民積極開展農業種植和農產品加工,中國政府和農民協會要聯合制定農業投資保障措施,設立農業保險基金,對在與俄羅斯的農業合作中產生自然損失和財務損失的農民進行補償。
(一)完善農產品貿易信息平臺和貿易政策
借鑒國際上農產品貿易和管理經驗,按照農產品市場運行規則,采用黑龍江省政府投入和農產品投資經營相結合的方式,打造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產品出口信息平臺。各地區要積極利用有效信息資源并制定相關的支持政策,扶植對俄農產品的出口,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完善農產品銷售配套的運輸、倉儲等物流設施。重點在綏芬河、東寧、黑河、同江等邊境地區完善農產品貿易信息平臺,利用此信息平臺的作用規劃建設一批輻射國內外的農產品交易市場,條件成熟時可以在俄境內選擇適宜地點建立倉儲立體基地,大力發展果蔬產品的加工業務,開發果汁、罐頭及各類精深加工產品,提高對俄出口農產品的附加值,推進中俄相鄰地區的跨境農業經濟合作與農產品貿易。
1.擴大對俄優勢農產品出口貿易,健全加強推進農產品貿易政策措施.對有一定實力、有發展潛力、品牌農產品給予政策和優惠信貸資金支持。打造優質農產品出口龍頭企業和知名農產品出口品牌,不斷提高農產品出口企業和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及時為出口農產品的企業退稅,確保企業發展的資金和后勁。提高黑龍江省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出口綜合效益,注重農產品貿易方式的規模增長,兼顧農產品貿易的質量效益增長;鼓勵擴大農產品出口,優化和改善農產品出口結構。
2.抓住俄羅斯中央政府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對本國農業的重視和出臺的鼓勵外商對農業開發投資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契機。堅持重點發展適合俄羅斯市場的糧食種植、綠色食品、生態養殖和天然土特產品開發,努力使農產品的質量符合俄羅斯國家和地區的質量要求和標準,擴寬中國農產品出口在俄羅斯市場的渠道。
3.積極促進農產品貿易,努力開拓俄羅斯市場。以俄羅斯遠東農產品市場為基地,努力拓展東西伯利亞地區中心城市的農產品貿易市場,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的出口。完善撫遠三角洲自由貿易區。
(二)積極開展農產品在俄羅斯的質量認證和獲取市場準入
積極有效地應對日益加劇的貿易壁壘,深入研究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應對措施培訓。全面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建立高標準的檢測檢驗機構,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行業技術升級的科研攻關,制定農產品加工行業生產的準入標準和推行強制性行業技術標準。為農產品加工企業對外應沂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應沂。提高對俄羅斯設置新技術壁壘的迅速反應能力,積極開展農產品在俄羅斯的質量認證和獲取市場準入,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做好對外交涉,維護企業利益。要積極與俄羅斯國家質量認證機構合作、聯合建立質量認證中心。把握俄羅斯市場準入原則,支持企業獲取俄羅斯市場準入通行證。
(三)圍繞俄羅斯遠東市場規劃建立國際物流體系
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實現物流資源整合為出發點,營造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環境,建立配套完善、服務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和行政管理機制。
1.在黑龍江建立若干個大型國際物流配送中心。要立足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的優勢與基礎,憑借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中東大陸橋橋頭堡的戰略地位,以拓展俄羅斯遠東后貝加爾地區國際貿易市場,輻射俄羅斯歐洲部分市場,連通歐亞大陸橋,構建黑龍江西部對俄開放的最大貿易物流平臺。要建設黑河對俄大通道,提升黑龍江北部對俄物流發展;完善黑龍江綏芬河對俄物流基地。要逐漸形成以邊境口岸為主體,以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等為依托的中俄邊境口岸物流通道網絡。
2.圍繞黑龍江建立東北國際物流體系。一是加快對俄農產品貿易大通道的建設。從服務黑龍江和全國發展對俄農業經濟合作和農產品貿易以及緩解東北地區運力緊張的大局著眼,必須加快牡丹江機場和綏芬河公路口岸改造,實施東寧口岸界河橋建設,開通牡丹江至韓國漢城和至俄羅斯其他城市的國際運輸航線,爭取東寧地方鐵路與俄烏蘇里斯克鐵路實現對接,不斷提高對俄貨物運輸能力,把佳木斯、牡丹江建設成為中俄經貿合作的橋梁和紐帶,為全國各地企業進入俄羅斯市場服務。二是把黑龍江省打造成東北亞國際物流重要結點。從中國一東北亞物流網絡的角度出發,努力把黑龍江省發展成為東北亞經濟圈的重要物流結點。隨著東北亞區域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物資流通的需求不斷擴大,建設以黑龍江省為重要結點的東北亞國際物流體系,形成“扇形”國際物流布局結構。同時,要發展對俄遠東地區物流,擴大對東北亞的物流影響圍繞增強市場吸引力和輻射力。(本文作者:娜佳 單位: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