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戲劇小品的創作方法
一、戲劇小品創作要巧用創作技巧
根據具體題材適當地運用創作技巧來組織事件、構建情境、引起沖突,以及刻畫人物都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吃面條》采取夸張搞笑的創作手法,《警察與小偷》采取先抑后揚的創作手法,《局長家事》采取誤會和反復的創作手法,等等,從這些經典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根據具體題材所要表現的內涵而采取巧妙的、合適的創作技巧,能夠使情節更加生動吸引觀眾、人物角色更加細膩、小品內涵更加突出。創作技巧主要有懸念、突轉、誤會、巧合、夸張、諷刺、重復、渲染、先抑后揚和先揚后抑、以喜寫悲和以悲寫喜。
二、角色人物定位要準確
個性要鮮明根據故事劇情的需要,安排適當的角色人物,對戲劇情節的推動發展,展示戲劇小品的內涵起著關鍵作用。有豐富內涵的題材,而沒有刻畫出細膩、逼真的“靈魂”角色人物,最終整個劇本也會失去光彩。要刻畫角色人物,就先要準確定位。準確定位角色一要以突出戲劇情節內涵為目的。如《吃面條》中的,劇作者把這個人物定位為一個胃口大、貪吃小人物,這個角色正好突出了違規多吃多占只能自食其果的劇本內涵。二要個性鮮明。戲劇小品故事短小、人物角色少,在劇中出現的多個角色人物應該都是個性鮮明的,因為個性鮮明才容易在矛盾沖突中推動劇情的發展。三要注意道具人物的出現。什么叫道具人物?就是在整個戲劇小品中可有可無的角色人物。
三、戲劇小品創作要注意邏輯邏輯
也就是說,劇本創作安排劇情時要符合生活常理。為什么?因為戲劇小品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劇本創作時要注意兩個方面的邏輯,一是故事情節發展方面。如果故事情節的發展不符合生活常理,就會使劇情的發展過于牽強,甚至讓觀眾無法理解。二是角色人物刻畫方面。面對打過來的一巴掌,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都有不同的反應,這也是一種常理。如果劇作者在刻畫角色人物時不注意這點,就很容易導致角色人物偏離既定個性,嚴重的會導致整個戲劇情節變味失色。戲劇小品是通過對話和舞臺提示來刻畫角色人物的,那么其對話和舞臺提示一定要符合既定角色人物的個性。
四、戲劇小品創作時要投入角色
戲劇小品劇本和相聲不同,它內含豐富的舞臺提示,而舞臺提示對塑造人物性格及推動戲劇情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劇作者在創作時要根據自己既定各個角色人物的性格特點,在腦海中構建舞臺情境,全情投入每個角色,把握其每一句言語和每一次內心活動,來安排其在舞臺上的每一次走動和每一個動作,這樣刻畫出來的人物才細膩、逼真,才有“靈魂”。如果作者創作時沒有全情投入角色,就不能在劇本中準確描寫出角色舞臺提示,導致或者角色人物生硬,不能體現其性格特點,或者造成角色人物性格定位混亂,這樣給導演的二次創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五、要提高戲劇語言寫作能力
旁白能夠很好的表現出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劇本中的舞臺提示是一種說明性的語言,是劇作家根據舞臺表演的需要,通過文字的方式給予導演和演員一定的提示,其中包括對戲劇中人物外部特征、內心思想的描繪,對戲劇中某些特殊人物性格的強調,對人物所處時代背景及生活狀態的交代,還有就是對演員在表演過程當中一些重要表情、動作的提示,這有助于表現人物性格及推動戲劇情節的發展。
作者:張東明 單位:廣東省五華縣文化館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