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分析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1加強安全隱患排查
施工單位一旦確定了施工圖紙后,就要著手進行施工組織的設計。施工單位要結合施工現場、周邊環境、地質情況、自身資源以及管理能力等因素,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通過工程管理人員的仔細分析和認真研究,爭取以最快速度完成施工組織的設計。但問題是,施工單位通常會片面強調工程質量,卻忽視安全管理,這便為工程施工帶來了根源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施工環節,由于在準備階段就未能深入了解工程安全管理,分析和排查力度不夠,應急方案設計也不精心,存在邊施工邊出問題邊調整的問題,為工程施工帶來了巨大的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工程施工的效益最優化。所以,在施工準備階段,施工單位必須要加強對工程安全隱患的分析和排查,實現統一安排和部署,避免邊施工邊整改的問題。
1.2完善安全保障體系
施工單位的項目負責人是整個工程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這便對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在施工現場必須要做到按時到崗,積極履行自身職責,加強巡視力度,及時發現并制止違反安全規定的行為,一旦發現嚴重性較大的行為,要及時上報,真正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實際。當然,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必須要加強責任的全面落實。施工單位要構建完善的層級管理體系,結合制度的責任明確每一位人員的職責,確保施工單位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較強的安全意識。
1.3加強施工安全教育
施工單位要全面落實相關安全管理措施,加強安全巡視,及時發現并解決安全隱患,避免出現安全死角。協調好各工種和工序之間的關系,加強對現場施工的安全監管,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現場的事故風險性。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要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全面落實施工方案的審批制度,一些關鍵性技術,一定要及時進行專家組論證,通過后再進行施工。施工人員屬于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環節,同時也是一大安全隱患。通常來講,建筑施工人員文化素養都普遍不高,而且具有非常強的冒險、蠻干精神。所以,施工單位必須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在施工準備階段就做好安全與技術交底工作。
1.4強化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意識
安全管理員要將日常管理經驗滲透到員工的日常生活中去,強化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他們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并使之內化為一種安全潛意識,轉化為一種行為規范,從根本上避免違反安全規范的行為發生。此外,安全管理員要結合具體的施工情況和安全教育內容,靈活采取多種教育方式和手段,包括安全知識競答、觀看視頻、事故會議分析、班前交底以及黑板報等形式,以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避免發生施工人員無證上崗的現象,杜絕未經安全教育和培訓的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2.建筑安全管理技術手段
安全警示標語和安全設備要布置齊全,將安全標識牌置于最顯眼的地方,同時還要布置好施工現場防火標牌。通過施工宣傳欄和標牌,。強化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的意識,實現封閉施工、排水系統運營完善、施工材料放置合理、施工通道暢通以及施工現場整潔,建筑工程生活區的硬件設備必須要完善,確保施工人員生活環境的舒適性。規范腳手架的搭設,要設置首部固定,補全和糾正橫向掃地桿。對腳手架的使用要嚴格按照國家的安全建筑規范,嚴禁毛竹、鋼管進行混搭。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等設置應符合規定,安全可靠。在架體設計中,應根據建筑平面形態和尺寸實際排布架體立桿,驗算地基承載力,驗算支撐架體的建筑結構的承載力,保證架體的穩定性。架體必須立面全封閉和內封閉,立桿設置要滿足結構要求,禁止使用劣質鋼扣件和劣質管材等,卸料平臺要單獨設置。
對施工現場的用電要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全面應用TN-S系統,確保專門電力設備的正常運轉,全面落實“三級配電,二級保護”的安全措施,加強對總配電房的安全管理,嚴格把好配電箱的質量關。自備發電機組電源容量一定要經過精心計算,以便充分滿足施工實際需求。自備發電機組電源一定要配備同期裝置,并保證和外部電源之間的連鎖防護,比如可以利用雙向分斷開關確保單一電源供電,避免發生兩個電源同時接入的問題。規范現場配線布置,確保現場電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和搭設中,高度重視支撐結構搭設的穩定性。模板支架的搭設材料要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場使用,要重點檢查鋼管、扣件、可調托撐的材料性能。支撐基礎應滿足承載力,立柱底部基礎應回填夯實,墊木應滿足設計要求,底座位置應正確,立桿底部應設縱橫向掃地桿。立桿間距應符合要求,特別是超重梁板下立桿。模板規格尺寸和垂直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偏心荷載。嚴格懲處鋼木混支、違規拆除支撐模板系統。嚴管和重視高支模的拆除與規范搭建。
作者:呂佳楠 齊志力 單位:大連建安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