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現代化的思考(共2篇)
第一篇
一、財務會計現代化應具備的觀念
1.1財務會計應面向用戶
現代財務會計不僅要面對的是政府和企業,還要面對來自更多方面的用戶,如企業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大眾等,努力去發掘財務會計的更多職能。企業要想在社會經濟環境中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面對社會,履行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
1.2財務會計應面向未來
傳統的財務會計是回顧型的而現代的應是展望型的。財務會計是一門時效性較強的應用科學,通過運用專門的方法對過去記錄進行分析,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未來。因為未來才是變化的價值動力。我們要站在科學發展的正確軌道上,摒棄以往的觀念和理論體系,建立起面向未來的現代化財務會計理念。
1.3積極的風險觀
在經濟社會領域中,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風險伴隨著人們一切的經濟活動。逃避和忽視風險不是長久之計,轉而應該通過積極的風險管理來有效的預測和控制風險。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逃避風險就是逃避收益。收益和機會的喪失也不失為一種風險。要在辨別風險的基礎上尋求對風險的最優控制,這就要使財務會計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風險的預警系統,從而達到規避風險、創造最大收益的目的。財務會計人員要深化對風險的認識,將各種重要信息以適當的方式記入會計系統,并盡可能反映出會計項目存在的內在風險,使財務會計信息與用戶的要求緊密聯系在一起,真正做到具有決策價值。
1.4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會計觀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科技進步是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動力,社會的全面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的。綠色會計的目的是找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結合點,把生態環境看成是具有經濟價值的資源,用來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利用。
1.5財富價值中心觀
財務會計的發展要堅持會計資產向財富價值的轉移,擴大會計資產的范圍,將一切具有當前價值并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盡可能全部納入會計計量的范疇之中,從而實現會計資產與財富價值的一體化,進而使會計信息具有經濟和決策雙重重大意義。
二、實現財務會計現代化的主要途徑
2.1更新傳統的財務會計觀念
要樹立用戶至上的觀念,財務會計應以企業為主體,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根本出發點,運用現代的管理方法,為用戶提供真實、有效的財務信息;要存在服務至上的觀念,為用戶決策服務,為企業創造價值服務;要有面向未來、積極應對風險的觀念,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計量企業的經濟活動,準確完整地反映出企業的經濟價值;要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注重企業的社會價值,履行企業應盡的社會義務。
2.2完善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系統
1)建立建全科學的財務會計系統,適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需要。其中包括:財務會計制度的建立、會計科目的設置應符合新形式下的新要求;核算流程和方法的科學性、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性、崗位職責的明晰性和互補性等各方面的內容。
2)不僅要完善現行的財務會計報告系統,也要滿足財務會計報告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其中包括:規范和豐富財務報表外披露的信息內容;企業的經濟預測信息和各分部信息在財務報告中的披露;企業社會責任實現與否的披露;改變財務報告中僅使用貨幣用來計量的屬性,實現歷史成本計量、實物計量和公允價值計量等多種計量屬性可并存的局面等。與此同時,要實現財務報告系統和財務會計核算系統的無縫對接,嚴厲杜絕賬實不符的情況發生。
2.3建設高素質、復合型的財會人才隊伍
財會人員要在實際工作中盡到預測、計劃、參與決策、控制、監督、反饋等一系列職能,所以必須由原來掌握的單一財會專業知識向復合化知識深入發展。要加強學習和培訓、深入基層、熟悉業務流程,通過不同渠道以及多種方式來培養全面、復合型的財會人才隊伍,這是財務會計現代化的基礎。只有這些既有豐富財會知識又懂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的復合型財會人才,才能在日后的企業經營管理中,恰當的處理企業出現的各種問題,讓企業科學高效的管理真正落到實處。
三、總結
總之,財務會計現代化賦予了財務會計更新的時代內涵、更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更科學的應用功能。財務會計現代化也成為當下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和十分緊迫的任務。它涉及到現代財務管理和現代企業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新的觀念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以極大的勇氣和熱情,緊跟上時代變化的腳步,在理論上創新、在實踐中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財務會計的現代化改革目標,才能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
作者:趙一衡 單位:渤海大學文理學院
第二篇
一、財務會計現代化應具備的理念
(一)財務會計要面向未來。傳統的財務會計是回顧型的,現代財務會計應是展望型的。財務會計是時效性很強的一門應用科學,運用專門的方法通過對過去的記錄和分析,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未來。因為未來才是變化的價值源泉。在市場經濟中,人們的預期決定了現在的價值。要站在科學發展的觀念上,摒棄以過去為重心的理論體系和觀念,建立面向未來的現代化財務會計理念。
(二)財務會計要面向用戶。現代財務會計不僅要面對的是政府和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必須要面對更多方面的用戶,如:企業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公眾等,去發揮財務會計的更多職能。企業在社會經濟環境中生存發展,也必須面對社會,并履行社會責任。
(三)積極的風險觀。在經濟社會,風險無處不在,風險伴隨著人類的一切經濟活動。忽視風險和逃避風險不是辦法,應該通過積極的風險管理有效預測和控制風險。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逃避風險就是逃避收益,而機會和收益喪失也是一種風險。要在識別風險的基礎上錄求對風險的最佳控制,要使財務會計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風險反應和預警系統,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積極創造收益的效果。財務會計人員要深化對風險本質的認識,將各種重要資源以恰當的方式記入會計系統并盡可能反映會計項目的內在風險,使財務會計信息與用戶的需要密切相關,真正具有決策價值。
(四)動態時點觀。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實時管理、在線管理和遠程控制得到廣泛的應用,財務會計作為一種經營管理活動,也應積極與此保持一致。從動態的角度對會計環境和會計要素進行評判,建立與之相應的會計體系和方法,實現財務會計信息實時報告,突破傳統的定時定期的財務會計報告體系。
(五)回歸財富價值重心觀。財務會計的發展必須強調會計資產向財富價值的回歸,擴大會計資產的范圍,將一切具有目前價值并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或控制未來利益的資源盡可能納入會計計量的范疇,實現會計資產與財富價值的一體化,從而使會計信息具有一般經濟意義和決策意義。同時要注意到損益的實質是財富的增減,將損益的計量與資產價值的變化有機的融為一體,更加真實和全面地反映企業價值。
(六)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一一綠色會計觀念。綠色會計的目的是找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佳結合點,把生態環境看作是具有價值并能計量的經濟資源。這些是基于如下的觀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條件,科技進步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社會發展上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二、實現財務會計現代化的主要途徑
(一)更新傳統的財務會計觀念
要有用戶的觀念,財務會計應以企業為主體,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出發點,運用價值管理等現代管理方法,為用戶提供真實、誰確、有效的財務信息;要有服務的觀念,為企業創造價值服務,為用戶決策服務;要有面向未來、積極應對風險的觀念,運用更科學合理的方法核算企業的經濟活動,完整誰確反映企業的經濟價值;要有實時動態控制的觀念,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強化財務管理監督,為企業創造價值并及時提供財務決策信息;要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注重企業的社會價值,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二)完善現代企業財務會計體系
1、建立建全科學的財務會計系統,適應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需要。包括:會計科目的設置、財務會計制度的建立應能滿足新形式新觀念的要求;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性、核算流程和方法科學性、崗位職責的互補性和明晰性等方面的內容。
2、不但完善現行的財務會計報告系統,滿足財務會計報告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包括:豐富和規范財務報表外信息披露的內容;改變財務報告中僅用貨幣計量的屬性,實物計量、歷史成本計量、公允價值計量等多種計量屬性可在財務報告中并存;企業經濟預測信息在財務報告中的披露;企業分部信息在財務報告中的披露;社會責任的披露;聯機實時財務報告系統取代傳統的手工半手工財務報告系統。同時,實現財務會計核算系統和財務報告系統無縫聯接,杜絕賬表不符、賬實不符的情況發生。
(三)建立財務會計現代化信息系統一一以時點為基礎的實時信息反饋系統。以定時定期的財務報告為主的形式反饋財務會計信息,已難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信息時效性的要求,建立實時管理、在線管理、遠程控制的財務信息系統,實現財務會計業務實時反饋,快速配置企業資源,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是財務會計發展的必然要求。
(四)建設高素質、復合型的財會人才隊伍。財會人員要在實際工作中發揮預測、計劃、反饋、控制、監督、參與決策的職能,必須由原來的單一財會知識向知識綜合化、多元化發展。加強學習和培訓、深入基層熟練生產工藝流程,采用多種方式、不同渠道培養全面發展的財務人才隊伍是財務會計現代化的基礎。只有這些既有豐富的財會專業知識、又懂經營管理和生產技術的復合型財會人才,才能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恰當的處理各項業務和出現的問題,讓規范有效的管理落到實處。
三、總結
總之,財務會計現代化賦予了財務會計更新的時代內涵、更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更廣泛高效的應用功能。也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程、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涉及到現代企業管理、現代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新的理念和方法,需要我們緊跟時代變革的步伐,以極大的熱情和勇氣,在理論研究上去創新、在實踐中去發展。
作者:孟豐 單位: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