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的應用2篇
(一)
一、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具體應用
1.1人機接口技術。目前,農業機械的駕駛室已逐漸向電子監視儀方向發展,這樣就可有效促進人機交互界面的實現。現階段,智能化顯示終端已逐漸成為農業機械中相關儀器及裝置發展的主要方向,此終端可把操作人員的要求把相關的圖形及數據信息顯示在屏幕中。另一方面,此技術還能對田間的相關信息進行動態的、實時的智能儲備,從而可為田間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2總線通信技術。當各類農業機械智能化控制單元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需使用一種標準化及通用化的設計標準,一般而言,都會把智能顯示終端設置在農業機械駕駛室內,并使用雙絞線和光纖電纜共同構成相應的數據通信線路。此數據通信線路是一種總線通信技術,能使各類農業機械的部件及控制單元和總線實現有效掛接,從而可使相關信息得以交換。
1.3機群調度及管理的決策支持技術。某些發達國家,已逐漸發展了大型農場,這些農場中的辦公室已基本實現計算機技術化及移動作業機械化,還建立了無線通信系統,這樣通過農場管理中心的計算機,管理員就可對田間中的作業機械進行實時監控與管理。此外,還能把相關的作業數據存入數據庫中,從而可使相關數據的采集、應用及分析效率都得到一定提高。
1.4在農業機械內部的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內部中的應用,主要指電子裝配技術,目前,此技術在農業機械內部的監控及控制等系統中都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如在大型拖拉機等農業機械中,已涉及到了電子控制單元的系統,此系統是一個智能化的控制終端,可對相關信息進行獨立控制與處理,此外,還可通過設計相關接口來使局域網控制及網絡通信協議等技術的應用得到一定增強。
二、提高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的對策
2.1加大對農業機械電子信息化的開發力度。目前,我國農業機械的電子信息化水平較低,因此,為了使電子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應用于農業機械作業中,國家相關部門應結合農業的發展情況對農業機械作業進行深入研究,以使其電子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如應加大在高校、科研等機構方面的投入力度,并逐漸培養信息化及現代化的農業機械人才,以使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2.2增強農民對信息化的認識,提高對農業機械的應用能力。農民是農業生產中的主要參與者,因此,應使他們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知識及對農業機械的應用能力。國家相關部門可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農民進行相關培訓,這樣當農民具備一定的信息化知識,并對農業機械有一定的應用能力后,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業機械的信息化程度,從而促進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進一步運用。
2.3把“三農”問題和農業機械的信息化進行有效結合。國家相關部門對農業機械進行信息化的同時,應把之和“三農”問題進行密切結合,以使農業機械在利用、開發、維修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一定增強,從而促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進而使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有效保證。
三、總結
電子信息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現代化技術,其在農業機械中的應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從而可使農民的收入得到一定保證。但需注意的是,把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在農業機械中時,應結合農業生產的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鄭小梅 單位:河北省深州市農業機械局
(二)
一、農業機械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技術實現
電子裝配技術是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發展的典型應用,這種電子裝配信息技術在世界農業發達國家已經得到普遍應用,如農業機械內部電子監視、農業電子監控的應用。農業機械化中拖拉機已經廣泛應用,拖拉機正向智能化、無人化駕駛、網絡化控制的電子信息技術的趨勢發展。大多數現代化農業機械化內部都采用電子技術控制系統,實現智能化化網絡控制,這種電子單元技術的設計網絡內部具有獨立的信息處理與控制系統,而這種功能依托于電子信息技術的網絡通信協議和控制局域網絡技術的應用。隨著現代化農業機械中電子信息監視儀普遍應用于農業機械的數據顯示之中,無論是現代農業電子信息化還是傳統農業機械的發展都與電子信息技術的控制與操作系統有關。目前,傳統電子信息技術的農業機械儀表盤技術逐漸向電子信息監測器的方向發展,由原來的只有數據顯示已經轉換為智能化的數據顯示,這里采用的是無人操作交互界面的功能,實現了智能化人工操作,涉及智能化數據顯示儀器以及其內部控制裝置的應用,人們常常將其稱為虛擬化數據顯示。這種虛擬化能夠滿足農業機械無人駕駛操作的要求,能夠將虛擬化數據顯示在液晶大屏幕下,得到想要的農業機械化數據,并采用數據庫技術的不同功能,對液晶大屏幕顯示的相關圖形、數據等多種信息進行有效的處理與傳輸,同時農業機械電子信息技術的智能化數據、圖片顯示可以對農業日常管理等進行動態檢測與觀察,還能夠及時進行上傳于儲存器之中,有利于農業日常管理人員通過打開計算機的儲存器對相關顯示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非常方便地進行農業日常管理和農業機械電子的技術改進。
二、農業機械與農業管理實現無線對接技術
西方農業機械化發展已經實現了農業日常管理與農業機械化的無線對接,這種無線對接是建立在機械化無線連接通信數據交換管理信息系統基礎上的。無線對接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管理,農業管理中心的計算機可以比較簡單地對農業機械化進行操作與控制,農業機械化進行操作時通過無線連接將計算機顯示的數據和圖片信息直接儲存在數據庫中,這樣有利于對農業數據采集、分析等,提高工作效率。農業機械工作人員或者農業專家能夠依據儲存在計算機數據和圖片的信息,提高農業生產決策和管理的科學性,同時可以制定詳細的農業機械化操作程序,并經由網絡無線通信技術鏈接給農業機械操作者,當農業機械不工作時,農業機械操作者能夠借助于電子信息化技術提供的功能,可以采用合理有效的對策應對。
三、結語
為了應對市場經濟以及信息經濟時代的外在要求,我國農業機械化要以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核心。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中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能夠改善落后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但也許會給農業機械發展造成一定麻煩。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處于發展初期階段,與世界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必須加快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應用,這樣才能能夠滿足我國快速、健康和跨越式發展的農業機械化的內在要求。我國不同區域的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與我國地區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不一致,所以要積極轉變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式。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新的重大機遇和挑戰。電子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發展中的應用是我國應對全球化經濟以及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必然,但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仍然處于較低層次的水平。
作者:姚莉莉 王愛琴 單位:商水縣農業機械管理局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