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展中的林業經濟論文
1 我國林業產業概況
(1)營造林總體狀況
2013年全國共完成造林面積610.39萬公頃(9156萬畝),比2012年增長9.08%。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補貼政策得到認真落實。我國全年中幼齡林撫育林共完成784.72萬公頃;低產低效林改造完成75.83萬公頃;林地造林完成68.78萬公頃;更新造林完成面積30.40萬公頃;高質量完成四旁(零星)植樹23.57億株。
(2)林業工業生產平穩增長
2013年全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4.73萬億元,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4.73萬億元。第一產業產值16373.79億元,占全部林業產業總產值的34.60%;第二產業產值24976.16億元,占全部林業產業總產值的52.79%;第三產業產值5965.48億元,占全部林業產業總產值的12.61%。林業三次產業的產值結構已由“十一五”末期的39:52:9,調整為目前的34:53:13。
(3)主要產品產量穩步增長
2013年全國商品材總產量8438.50萬立方米,全部木材產量中原木產量7836.90萬立方米,薪材產量601.60萬立方米。此外,全國農民自用材采伐量901.03萬立方米,農民燒材采伐量2222.79萬立方米。木片、木粒加工產品3935.53萬實積立方米,全國人造板總產量為25559.91萬立方米,全國松香類產品產量164.23萬噸,水果產量為12661萬噸,等等。
2 當前我國林業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總量嚴重不足
林業質量不高,森林蓄積持有量持續下降。目前受指導思想的偏差的影響,我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森林資源過度消耗,可用的大木材比例逐年逐漸減少。近年來雖然我國一直在實行植樹造林的扶持政策,但由于林業屬于時間性的產業,森林的形成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林業效益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產生經濟效益。而且近年來隨著植樹造林工程開展,由于速生林成熟率高,生長期短,中幼林中人工植樹造林的比例很高,由于樹林品種化單一,必然會導致林木整體的抗逆性差,在成長過程中誘發災害性病蟲害較高,而且由于生長期短,致使木材質量不高。
(2)采伐過量
致使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我國的林業區域大多數都分布在大江大河的源頭。過去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對木材需求量逐年增加,人們開始對森林資源進行過量采伐,從而使得生態環境惡化,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泥石流等災害不斷發生,生物的多樣性也遭到了破壞,影響了林業經濟的發展。
(3)結構和布局不合理
受我國過去林業采伐過度的影響,我國一度出現林業需求虛空的現象,近些年隨著植樹造林力度的加大,林業面積得到了有效提升,全國現有人工林面積5325.73萬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31.51%;但由于人工造林的原因,森林資源樹種相對單一,森林樹木整體結構和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現在結構單一,人工林純林多、混交林少,這種態勢必然會影響森林整體的抗蟲害能力,從而勢必會影響林業經濟整體健康發展。
(4)技術落后
企業整體規模嚴重偏小。目前我國眾多的林業產業企業生產技術和設備十分的落后,有許多企業還在使用已經淘汰的技術設備,甚至一些企業還停留在手工作坊階段,僅僅為木材加工企業提供半成品。落后的技術必須會提高生產成本,也無法保障產品質量,必須會制約林業經濟快速發展進程。
3 發展林業經濟的對策
(1)促進林業產業結構調整
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支持林業企業建立新的產業體系,鼓勵林業企業科學調整產業結構,鼓勵林業企業響應國家的號召,嚴格控制天然林采伐,大力實施“綠色工程”,運用多種措施和手段不斷豐富林業內涵,積極拓展林業產業外延,多方位培育和發展后備森林資源,真正把森林環境、生物多樣性、水質、空氣、森林健康放在產業經濟發展工作的第一位。
(2)健全林業投融資政策
國家要緊密結合林業發展的現狀和國家經濟對林業的需求,切實把公共財政投資做為促進林業發展的主渠道,同時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投資范圍內,真正確保政府投資林業法定化和政府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科學實施;大力推行林業治沙貼息貸款政策以及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等方式,拓寬林業建設的社會資金渠道,為完善社會資金投入林業提供政策保障。
(3)切實依靠科技發展林業經濟
鼓勵和扶持林業企業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研發能力,積極利用林業高新技術,強化高新技術知識培訓力度,加強對傳統木材加工、制造技術的改革更新,不斷促進林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努力研發林木良種選育、造林、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的創新力度,真正確保林業重點工程建設與林業技術的應用緊密結合,從而全面推進我國林業經濟快速發展。
(4)推進林權流轉市場的完善
大力推進林權流轉市場,以促進林權市場的繁榮,提升林業人員的責任感,強化林業企業的信心,真正使得林業產業基礎資產得到充分的流動,使得企業的資本得到充分釋放產生效能。同時國家相關部門也要根據社會的需要,及時建立健全各門類的林木資源評估機構,加大從業人員的培養力度,出臺更為符合實際的政策,統一的標準,嚴格科學的監督和管理機制,使得林權真正實現其市場準入和退出自由化。確保林業產業有效的防范風險。
作者:鄒勁芬 單位: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林業局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4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