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差異下大學生宗教信仰論文
1大學生宗教信仰性別差異的現狀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女同學皈依宗教動機在傳承家庭傳統方面的比例要遠高于男生18%,男同學有相當一部分是源于主觀好奇,探究等原因。在皈依宗教的關鍵因素方面,女生較男生更容易受父母或家中其他信仰人員的勸說、認為在宗教信仰內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及歸屬感及易受周圍環境的感染等因素的影響;男同學則偏重于自身的體會,如接觸其后得到許多好處想要回報、受到神秘體驗的感召等。
2大學生宗教信仰性別差異原因分析
2.1性別差異本身引發了男女大學生宗教信仰的差異
心理學研究表明,男女大學生在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男生比女生有較高的成就動機,興趣也比女生更廣泛,社交面更廣,特別是在性格上傾向于獨立、外向型,而女生多屬于順從型,因而更易受暗示影響,依賴性較強。但女生在自信和自尊,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壓力要高于男生。同時男女大學生在人格維度上也存在著性別差異,表現在才干維度、情緒維度、人際關系維度上存在明顯差異。在特殊情況下,男女大學生的道德判斷標準會因情境不同而存在差異,這一研究結果證明因性別所導致的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差異確實存在。因此,男女大學生由性別差異所引起的個性特征、人格、道德判斷標準等方面的差別,會直接導致大學生的思想差異,從而進一步導致男女大學生對宗教認同和信仰的差異。
2.2高校思政課培養大學生正確性別觀念、宗教觀教育的缺失
青年大學生正值性別角色的選擇和形成時期,他們面臨著許多性別角色規劃和定位的困惑和焦慮,在此過程中雖然也產生過許多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討論,但大學生的性別平等意識和正確性別觀念不會自然形成。如果沒有專門的關于性別平等的課程、沒有在相關的課程中有意識地闡述性別平等,大學生便難逃傳統性別觀念的影響。目前各高校專門闡述宗教理論、解讀宗教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尚屬空白。
2.3高校宗教管理薄弱、反宗教滲透意識的缺失
在高校宗教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著對信教師生的統計、宗教活動知曉等方面嚴重不足,甚至完全忽視等現象,與宗教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不相適應,導致當代大學生對宗教總體上知之甚少,有的更是分辨不清邪教與宗教的區別,高校對宗教工作的重視程度亟待提高。值得強調的是,隨著校園的日益開放,大多數學生在校園內與宗教信徒有過直接接觸,并且有被傳教的經歷。由于在校大學生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加之高校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管理環節薄弱,許多大學生由非法宗教的傳播發展對象,逐漸改變升級為校園內非法宗教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
3妥善處理大學生宗教信仰性別差異的路徑選擇
3.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重視大學生正確性別觀念的培養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提出“將社會性別意識納入法律體系和公共政策,促進婦女全面發展,促進兩性和諧發展,促進婦女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要培養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就必須通過相應的積極教育,尤其是要重點開發高校和全社會包含性別觀念教育的有效資源。正如前面分析所言,當前家庭、社會關系群體和傳媒有意無意中對性別所傳遞的一種古板偏見的認識影響著大學生的性別觀念的形成。因此,他們迫切需要得到一種正確的引導。
3.2在思政課教學中引入性別差異的視角,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的希望,作為青年知識分子,他們的精神價值選擇,將直接影響到未來中國社會乃至人類的精神價值走向。無論怎樣提倡男女平等,但男女的客觀差異是不可能消除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適當重視社會性別差異的觀照,分別采取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方式和對策,改變現行無群體差異,但實則是以男性標準為標準的“無差異化”教學模式。如通過增添女性自強、自立、自尊等教育內容,引導女大學生克服傳統社會轉型、市場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恐懼逃避、緊張無助之感,樹立樂觀向上的自信心,強化自我主宰的主體意識,努力實現事業理想和人生價值目標,使其自覺遠離外來宗教滲透,以提高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實效性。
3.3在思政課教學中積極引導男女大學生宗教信仰健康發展
宗教是人類生活中悠久的歷史文化現象,大學生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應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人的依賴是宗教產生的基礎,由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產生超自然崇拜,當然也容易產生為獲得保護和依賴而求助于宗教信仰的沖動。因此,高校應重點關注女大學生群體的宗教信仰動態。一是要提高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尤其是思政課教師應時刻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要深入研究,真正確知。二是高校思政課在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時要客觀理性地看待信教學生,尊重和保護大學生宗教信仰的自由。三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增添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課程內容,系統開展高校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既要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于宗教問題的論述,也要了解我們黨有關宗教問題的一系列重要觀點和政策實踐。
作者:朱麗穎 單位: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4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