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經濟師論文
一、高等學校實行經濟師制度的必要性
在高等院校不斷出現新的情況和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實行經濟師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經濟師不僅是專業的技術人員,而且還是行政領導。因為這職務不僅要求要有微觀意識去管理好所處單位的經濟活動,還要求有宏觀意識去確保國家的經濟正常運行。高等院校的經濟師是對校長負責的。經濟師是要全面負責院校的財務會計工作和經濟核算,全面負責組織并領導院校的財政工作。實行經濟師制度有助于學院財政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總經濟師可以直接參與學校的各項研究事業工作、可以參與院校有關重大經濟的決策。對于各項資金的來源要做好籌劃、運用,綜合的平衡安排,為促進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做好準備。這樣統籌的安排不僅可以建立較健全的等級經濟責任制,逐步的完善各項財政管理的制度,還可以有助于怎樣正確的處理各種財政關系以及日常的分配問題,引導學校的財政活動走向正軌。
二、高等學院實行的經濟師制度的可能性
現階段有不少的高等院校已經具備了實行經濟師制度的可能性,但卻只有好幾所的院校設置了經濟師制度,大多數的學校是雖然具備了條件卻沒有實施經濟師的制度。這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為每個人對經濟師的看法都持有不同的觀點,有些人認為設置經濟師制度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人選就不能隨便的設置,這似乎也成為實行經濟師制度的主要障礙。毛主席曾在農村合作化時期說過,“如果沒有會計,是反對人們合作化快速發展的接口之一“。全國的合作化需要幾百萬人去做會計這個工作,但是要這么大的數據要到哪里去找呢?這就要求動員當時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水平的人不斷的在工作中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雖然以前的會計不能與現在的經濟師相比,不過其過程與道理是相同的,只不過有些人在找借口而已。我認為各個高等學校都合適的經濟師。例如財務部的部長和其他部門的經濟領導。有些財務部長在財政方面從事多年工作了,對學校的財經工作是再熟悉不過了,再加上碩士以上的學歷以及高級專業的技術,有理由是相信他們是有能力當總經濟師的;還可以在教師中選、校領導中選,只要他是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以及專業的理論知識,都可以有資格當選經濟師。
三、高等學校處理好經濟師與各方面的關系
(一)跟校長的關系
經濟師是校長的參謀、助手,是校或者院級的經濟負責人,是對校長負責的。所以經濟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位置,就例如單位里的總會計師是屬于行政領導的成員,其工作的職責包含要協助單位里的主要領導工作,是直接對單位領導人負責的。
(二)與副校長的關系
總經濟師與副校長的關系是分工協助的,不存在等級的問題。但在工作的開展中,兩者要做到相互的配合。
(三)與各經濟單位負責人的關系
學校的財務部是專門從事有關財務工作的的職能部門,其工作范圍不僅會涉及會計業務,還會在財政上起著領導以及監督各部門的經濟活動的角色。因此財務部的部長應該是在總經濟師的指導下展開工作的。
四、結束語
高等學校總經濟師的主要作用是要起到協助財務人員不斷地進步,在實踐中處理好與各方面都的關系,才能更大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作者:吳大明 單位:四平衛生學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0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