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應用與實踐
一、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寫作課程的有效途徑
1.為學生提供策略模式,使學生在寫作個性和共性之間的問題
為了明確和規范公文的寫作,在公文寫作中,結合每個文種講解的特殊情況, 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公文總體形式與內容的撰寫策略模式,才能使學生在寫作個性中反省共性,在寫作共性中思考個性。如:為了解決應用文體中的標題撰擬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鍵問題, 要根據教師的寫作教學經驗, 為學生提供一個規范的標題模式。公文的標題主要有發文機關、事由、文種等三個部分組成。而這三個部分中是由介詞來連接的, 如:“XX 市人民政府關于號召全體公務員向 XX 同志學習的通知”中“關于”是介詞,而“的”是助詞,再加上主謂結構就組成了事由連接文種。 如:“XX 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務員工資待遇調整的統治”中,連接文種是動賓結構和介詞“關于”組成的。 這樣從連接詞、語法等方面,進一步的規范了公文標題的寫作。同時,在這三個部分的內容解讀中,標題是告訴讀者,“XX 市人民政府”是發文的機關單位,是高級別的發文單位,同時也是有權利發文的單位,其次告訴了讀者這篇公文負責人。
2.展開主體,按照主體要求、期望相輔相成,實現應用文體的寫作目的
為了實現應用文體的寫作目的, 要根據應用文體的各個文種,統治內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的敘述,展開主體,按照主體要求、期望相輔相成,如:公文中的行文背景是行政單位具體行政過程中管理視野的體現,是前提、原因、條件,在行政工作中,要關注全面工作從大局出發,為規范自身的行政行為提供標準與參考。 其次,發文事由中,關注上級相關活動、要求體現了一種行政歸屬。上級單位工作計劃的一部分是對于自身工作的安排,因此,公文寫作中,行文的原則就是在安排過程中上級相關活動、精神,也是行文權利的保障。 另外,公文寫作中行政事業單位行政行為的連續性決定了內容的選擇與設計具體、明確。因此,針對此次工作之前所召開的相關會議,發文要確立相關精神。由此可見,按照國家宏觀層面(專業、行業背景)、上級工作、活動(本級工作、活動)、前期工作(目前工作)、群體(個體)等順序來考慮安排寫作內容,而行文的核心事項、背景、意義等組織安排、希望、要求,可以為應用文體的寫作內容實踐提供行文的形式策略路徑,可以作為具體的行文方向。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寫作課程實踐的有效途徑
1.采用工作過程中系列文種實踐模式,設置課程設計環節
根據課時設置與專業特點, 應用寫作課程采用工作過程中系列文種實踐模式,設計課程設計環節,如:在年中總結活動中,單位會依次產生 XXX 關于年度先進個人、 集體選拔的實施意見、XXX 關于召開 XX 年度先進個人、集體表彰大會的通知等四個文種。根據課程設計的要求,為學生設置一次活動,選擇一個獨立虛擬的工作環境,以下級單位的名義回文,以上級單位的名義行文,從而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課程設計的內容。 并且為了給學生提供專業角度的意見,要選擇相關課程教師參與評判這類課程設計,從各個專業角度進行考核。
2.熟悉掌握常用公文,并進入其實踐環節
重點訓練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會進入到行政事業單位工作,因此,要按照級別區分熟練掌握常用公文,公文寫作內容必須要進入其實踐環節,重點訓練公文的寫作,如:根據設置主題下文,把學生分成小組,第一組為上級,重點訓練行文的語氣、要求、內容的組織安排等。 根據上級來文選擇文種,第二組為下級進行回文,重點訓練回文的語氣、目的等,接著兩組互換位置進行第二次寫作時間訓練。
3.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進行寫作實踐與訓練,突出日常實用性的寫作實踐與訓練
大一的學生保留著高中寫作思維慣性,因此,要重點掌握理解基礎寫作知識,設置是敘述性、說明性較強的工作計劃、總結、報告等文種的訓練。大二、大三的學生具備了基礎知識,因此采取各類專業文書的實踐訓練,結合其他專業知識,與其他課程的學習形成知識的應用和互補。而大四的學生重點是學習就業單位急需實操性文書,因此,要滿足學生的實際就業需求,吸引學生更好的進行寫作實踐訓練。 另外,在家庭生活、學習的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需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置寫作實踐,突出應用寫作課程的實用性,推廣到整個班級,從而實現寫作實踐訓練的目的,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作者:李小亞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4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