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教育中的素質教育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也在逐步革新,以便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目前,高校的教學理念已經從高學歷、高校教育的培養理念轉變成適應社會需求的素質人才培養理念,而漢語言教學中的素質教育不僅關系著學校專業建設的發展取向和人文學科的教育特色,還關系著學科在市場需求中求生存和求發展的競爭力量,因此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必須跟隨時發表展的要求革新教學理念,重視素質教育。
一、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與素質教育
1.高校漢語言文學。我國的文字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往往蘊含著深奧的知識奧秘,通過漢語言的深度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歷史感受中培養文學素養、提升審美意識、樹立價值觀念。例如:《詩經》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豐富的傳統禮儀文化中感受愛情的純真美好;文天祥的詩歌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氣勢磅礴的詩句中感受詩人的悲壯愛國之情,這些蘊含人文歷史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和文學作品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文學素養,提升審美價值,因此在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素質教育非常重要。
2.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發展和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把提高學生素質作為根本目的,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健全學生的個性,開發學生的潛能作為根本特征的現代化教育。素質教育的實施不僅是建設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要,也展現了基礎教育的宗旨、性質、任務,因此推行素質化教育可以有效遏制應試教育的弊端,避免教學中一味追求升學的不良現象。
二、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現狀
(一)必要性
1.教育目標的需求。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良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通過漢語言的素質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知識、培養文學素養、提升審美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2.教育改革的需求?!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里面提出要全面貫徹素質化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不僅要把知識、態度、能力相結合,還要把態度、情感、價值觀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并且在新課程的標準中明確提出“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很強的實踐性,應該重視漢語言文學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P>
(二)現狀
高校的語言教學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高校對于語言教學不太重視,這樣就導致學生也不重視語言的學習。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不僅會失去語言學習的興趣,還無法在語言學習中有效地接受素質化教育,因此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要及時調整這種不良現狀。
三、如何在高校漢語言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一)教學模式的改革
1.指導——讀書。指導——讀書的教學方法不僅展現了教師的主導性,還符合學生學習的自覺能動性和選擇性,由于指導——讀書的教學方法具有很高要求,因此教師要把教“書”轉化成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等各種啟發式教學的有效手段來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調控職能。
2.指導——研討。在講座中教師要給每個學生發言機會,通過學生的發言來判斷學生理解問題的不同程度,同時教師還要善于用求異和思維的教學態度不斷對講座觀點進行充實和完善,讓學生在開放的思維空間里拓展性地學習知識。
(二)考試的改革
1.素質測試。測試的科學合理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在漢語言的測試中要把知識測試轉變成素質測試,側重于學生對于漢語言的綜合理解和整體把握,讓學生通過賞析文學作品、概括語言材料、表達語言文字的素質測試吸收科學文化和社會文化中所蘊含的知識以及美感。
2.能力測試。漢語言文學的測試中要把知識和能力有機結合綜合考察,在能力測試中考察的核心是能力,對于能力的考察主要有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等,并且在考察中要重視能力的應用和知識的應用,以“用”來測“能”,考查學生是否可以積極地應用所學知識來就解決實際問題。
(三)訓練表達能力
1.培養學生自信。鼓勵學生樹立自信,通過良好的氛圍營造來幫助學生克服心理恐懼、樹立正確觀念,并且高度重視文學素質的培養。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充分調動漢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自覺自省地去提升漢語言的學習效益。
2.傳授交際策略。學生由于缺乏實際的社會經驗很難掌握會話分寸,因此教師要系統地講解和傳授會話規則和交際策略,讓學生在學以致用地強化訓練中不斷提升會話水平。
(四)完善師資建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引導者,是調控者,既對學生的漢語言學習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又對學生的漢語言學習起著宏觀的調控作用,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很大的影響作用。漢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強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加強文化素養的培養,通過自身的優良素質來指導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榜樣作用下積極地加強知識學習和提升審美意識。目前高校教學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備受關注,學生體驗素質化教育的重要渠道便是漢語言的文學教育,因此高校要通過語言教學來滲透素質教學,從而使學生擁有良好的素質能力和語言能力。在漢語言的素質教學中,高校不僅要通過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來創造積極的教學環境,還要結合高校的自身特點充分展現新時代教育的豐富性、多樣性、創造性,讓各類教育和各級教育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和諧發展,有效教學,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良好語言功底和優秀文化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雙丹丹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