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市場營銷專業一體化課程開發研究
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在三年培養期內,第1、2、3、4學期為基本職業能力培養階段,在校內完成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其中在第1、2、3學期將進行公共基礎課、兩門專業基礎課:計算機基本操作、經濟法及三門專業核心課程:柜臺銷售、營銷銷售、團隊銷售的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開展校外實踐活動,如進企業參觀,參加企業一日營銷活動等,同時也請企業實踐專家參與課堂教學,為學生介紹企業文化、崗位要求、個人成長故事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認識了解熱愛營銷職業。第4學期在完成第四門專業核心課程:店面管理的同時,將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專長和實際能力,有選擇的開設一些針對性強的專業課程,如金融營銷、房產營銷、化妝品營銷、汽車營銷等供學生選擇,或開展一些相關的專題市場調查、營銷策劃、產品推廣、社團協會活動等,加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崗位適應性,促使學生提升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入了解所學專業,并做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目標,為將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建立校內實踐與校外實習相結合的模式,加強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使學生建立學習即工作,工作是學習的理念,不僅能就業,并有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規劃。同時,在校內積極探索實踐“校中廠”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根據市場營銷專業特征,倡導建立校園超市,校園格子鋪。由師生共同管理,采用市場機制運作,學生可以通過POS機、條碼打印機等進行商品信息管理、銷售、商品編碼等實訓和頂崗實習;在配套建設的倉儲中心,學生可以進行入庫、保管、出庫、理貨、裝卸和搬運等實訓和頂崗實習;相輔的校園格子鋪,可以對學生的自主創業、營銷策劃、經營管理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在運營過程中,不僅提高學生的實習實訓能力,同時也促進提高教師的實戰能力,豐富教學經驗。第5學期為綜合職業能力培養階段,主要在校外實訓基地完成。以企業為主導,由企業經理、一線營銷骨干人員和校內骨干教師組成教學團隊,結合企業員工崗前培訓內容,使學生熟練掌握營銷工作流程,并靈活運用綜合職業技能,實現由學生到營銷職業人的順利轉變,為學生的預就業頂崗實習、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第6學期為預就業頂崗實習階段。校外頂崗實習是目前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學校可以依托行業協會企業,廣泛拓展頂崗實習崗位,同時有針對性地選擇技術業務相對穩定的單位作為緊密型實習基地,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在完成企業綜合實訓的基礎上,可根據學生個人發展需求完全頂崗,為就業奠定基礎。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雙贏”是雙方合作的一個重要條件。任何業務單位都沒有義務接受畢業生的實習任務,更沒有義務來保證畢業生實習質量。因此,要調動實習單位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必須充分分析實習單位的實際需求,選擇既能滿足單位實際需求,又能鍛煉學生能力的項目。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由業務能力強的教師帶隊,參與社會、企業、商家實際的市場運作,由此,不僅達到了提高學生的目的,也使他們在實戰中熟悉了工作,樹立的自信心,增強了社會適應能力。在學生校外實習過程中,將由班主任、專業教師、校外導師共同組建校企雙元頂崗實習管理機構,對學生校外實習表現進行考核,并結合學生實習報告,評定學生成績。在培養期內,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能力為本位,質量為核心,強化職業素質教育”的原則,注重綜合素質養成教育,通過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程及校外實訓、頂崗實習等一系列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思想道德與法律素質、人文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心理健康素質、職業心理素質)和職業素質(業務素質、創新素質、創業素質),使學生能以技能就業,以素質立業。
二、課程體系改革
根據初、中、高級營業員職業資格標準,以營銷工作崗位為框架,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課程體系,開發突出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專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以企業營銷工作崗位活動為載體構建課程內容。
1.課程內容重構
根據營銷崗位的特點,企業對營銷人才更加強調“多能”而非“一專”的職業特性,根據營銷崗位職業標準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將原有學科知識體系打破,運用“魚骨圖”分析學習任務所需技能點、知識點,結合營銷職業素養,建立核心課程。
2.教學模式轉變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優勢,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學習情境的要求,創設盡量真實的工作環境,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來組織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做”一體化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認真分析學情,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組織教學。首先,工作任務交予學生組建的團隊完成,學生以工作任務為載體,通過具體的工作環節驅動,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和實踐。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實踐獲取和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完成工作任務并形成工作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主動的信息加工者,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策劃者,群體的協助者,學生的學習顧問;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并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3.創新教學評價制度
在工學結合一體化實施過程中,校企密切合作,各司其職,發揮學生、企業、社會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的督促、評價作用,建立“學生+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人才評價制度,保證專業的職業性和課程的應用性,使學生專業有特長、就業有優勢、創業有基礎,發展有空間;讓企業擁有“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技能人才;獲得社會大眾對專業人才的培養的認可。“三位一體”評價標準將存在于每個工作任務,貫穿于整個工作過程,評價的指標從工作態度到工作能力全方位立體評價。國運興衰,系于教育。職業教育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發展地區特色的經濟和文化至關重要。市場營銷作為其中一門實戰性很強的專業,需要有更為多樣靈活的模式去創新和拓展,我們需要進一步創新職業教育理念,創建企業全程參與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加大與市場需求的全面銜接。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專業,建立動態合理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培養市場和企業真正需求的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李曉霞 單位:太原市高級技工學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