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農業機械安全管理工作研究
1加強農機操作手的安全培訓
針對運輸機械的操作手,必須到農機培訓機構先培訓取得相應的操作證后,才允許作業;對于耕作機械的操作手也必須在經銷商及指定人員的培訓熟練后方能操作。通過對農機操作手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管理條例》、《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才能使操作手知曉相關的法律法規,提升其安全意識,對操作手安全技能培訓后,農機操作手在作業過程中不違規操作,這是預防和減少農機傷亡事故的先決條件。
2政府部門要加大投入
對山區危險路段的治理、農田土地整治以及機耕道的修建,最大限度地改善農機作業場所環境。山區道路(機耕道)地勢險要,作業場所環境惡劣,只有通過政府部門加大投入,對其實施治理和修建,該增設警示標志必須增設,切實改善作業場所環境,從而有效預防和減少農機傷亡事故。
3當地農機管理人員要配合縣級農機監理部門
定期、不定期地對轄區內農業機械安全性能進行檢驗,對檢驗不合格的能修復的修復,不能修復的必須實行強制報廢。農業機械安全性能直接關系到農機傷亡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因此農機管理人員及行業主管部門必須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對轄區內農業運輸機械、耕作機械安全性能進行檢驗,若安全性能無保障必須及時修復、更換,不能修復該報廢的按相關規定必須實行強制報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把農機傷亡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
4加大鄉村路段及田間庭院農機安全巡查
當地農機安全管理人員要協同相關部門人員,加大路檢路查力度,嚴厲打擊農業機械違法載人等違規操作的行為。農機傷亡事故均在作業和轉運過程發生,為了充分預防和杜絕農機傷亡事故,農機管理人員就得就得協同相關部門人員加大鄉村路段及田間庭院農機安全巡查,及進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扎實抓好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綜上所述,只有切實抓好以上幾方面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偏遠山區農機傷亡事故,真正保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審定編號:國審稻2014006品種名稱:榮優107申請者: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育種者: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品種來源:榮豐A×T0107特征特性: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14.0天,比對照金優402長0.3天。株高88.7厘米,穗長18.3厘米,畝有效穗數20.6萬穗,穗粒數117.0粒,結實率87.0%,千粒重26.9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5.5,穗瘟損失率最高級9級;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9級;白背飛虱9級;高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虱和白背飛虱。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2.7%,長寬比2.7,堊白粒率35%,堊白度6.2%,膠稠度77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6%。產量表現:2011年參加早秈遲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05.5千克,比對照金優402增產4.2%;2012年續試,平均畝產519.9千克,比金優402增產10.6%;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12.7千克,比金優402增產7.3%;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7.7千克,比金優402增產7.0%。
栽培技術要點:
1).薄膜覆蓋育秧,大田畝用種量2~2.5千克,培育多蘗壯秧。
2).秧齡30天左右,栽插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苗,畝插足8~10萬基本苗,小苗5葉左右移栽。
3).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嚴控氮肥,中等肥力田塊,畝施25%水稻專用復混肥50千克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用除草劑追施尿素8千克,幼穗分化初期施氯化鉀8~10千克,后期看苗適當補施穗肥。
4).分蘗期干濕相間促分蘗,畝總苗數達30萬時曬田,孕穗期以濕為主,灌漿結實期干濕交替,忌落水過早。
5).播種前藥劑浸種,防惡苗病;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江西、湖南、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雙季稻區及廣西桂北稻作區作早稻種植。稻瘟病重發區不宜種植。
作者:王坤平 單位:新南鎮農業服務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