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調整影響農村經濟論文
1.高級職業農民
1.1高級職業農民的內涵
時發表展到了今天,農民早已不是過去普通意義上的“農民”了。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認識也在進行不斷地調整和深化,而近一兩年來,一個新興出現的名詞更是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高級職業農民。所謂高級職業農民,不同于以往我們對農民的認識:沒文化、世代種地耕作等。他們是一群年輕人,并且普遍學歷都在大學本科以上,他們所從事的高級職業農民,就是把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帶進農村,他們在農村工作生活,但是卻不同于以往。陜西省是我國最早出現高級職業農民這一類型的省份,2014年,陜西認定首批84名高級職業農民。2015年,陜西省給第二批182人頒發了“新型高級職業農民”認證資格證書,這是陜西省對“農民”這個職業的最高“職稱”。
1.2高級職業農民的出現的原因
1.2.1農村經濟的發展調整隨著近幾年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實踐操作的調整,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人們看到了農村發展的廣闊前景。因此越來越多有知識的青年愿意投身農村工作,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在農村的實踐中發揮出來,當地農民也愿意學習新技術,創造更多的價值。讓知識閃耀農村,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
1.2.2國家政策的支持讓高級職業農民這一工作真正運行起來,離不開國家政策給與的支持和幫助,據了解,在農村高級職業農民所帶領的合作社、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等,可以享受如土地流轉、融資貸款手續、項目扶持等的政策傾斜。換言之,這是政府給這些“高級職業農民”錦上添花。從這些幫扶政策可以看出來,我國政府對于高級職業農民持有積極的態度,并為他們制定出了一系列方便工作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使我國的高級職業農民進入農村工作后不再面對無從下手的局面,給他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鼓勵了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高級職業農民的行列中,投身到農村經濟的發展中。
1.2.3人們觀念的轉變在我國傳統的觀念中,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大學畢業后一定要進入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從事工作,可隨著當前我國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他們不再局限于進入大城市、大企業工作,而是更看重把自己學到的本領技術真正的運用到工作中去,以便更好的服務社會和實現人生價值。這一系列的就業觀念和對自己人生價值的看法的轉變,讓這些年輕的有文化的人愿意進入農村,愿意從事高級職業農民這一工作,從根本上來說,這是觀念的變化所帶來的結果。
1.3高級職業農民對我國農村經濟的影響
1.3.1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高級職業農民的出現,產生的首要影響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根據有資料顯示,在未來伴隨著我國高級職業農民逐漸走向規范化、成熟化,農村的現代化耕作養殖產業將慢慢成形。而在較早開展職業農民工作的陜西省,一批來自高校的大學生們正將現代化的低溫養殖技術運用于農村中的雞養殖產業中,更是創下了過去十余年都沒有過的高產量。這一簡單的事例說明,高級職業農民走進農村,將會給農村的發展注入很大的活力,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原有的落后的經濟生產形式,通過高科技、現代化的手段技術,我國的農村經濟將逐漸形成現代的企業化生產模式,克服過去落后的弊端,整體農村經濟水平實現較大的發展。
1.3.2縮小城鄉差距長期以來影響我國社會整體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國的城鄉發展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和問題,城市的現代化水平逐漸提高,但農村的落后局面始終無法得到改善。現代化的高級職業農民,他們本就是城市化的年輕人,在進入農村工作后,不僅能夠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帶進農村,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可以將更加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營技術帶入,使農村走出愚昧的思想觀念,與城市逐漸接軌,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實現一體化發展。
2.農村信用社的轉變
2.1農村信用社轉變的現狀原因
在經濟比較發達、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三農”的概念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農業比重很低,有些只占5%以下,作為信用社服務對象的農民,雖然身份沒有變化,但大都已不再從事以傳統種養耕作為主的農業生產和勞動,對支農服務的要求較少,信用社實際也已經實行商業化經營。對這些地區的信用社,可以實行股份制改造,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對于農村信用社轉變為農村商業銀行或合作銀行,實際上他們的本質并沒有發生變化,仍然同屬于我國的總體銀行系統管理,但是由于傳統的農村信用社的股權結構比較混亂(歷史遺留問題),管理也比較混亂,所以要實現股份制改造,使信用社步上正規化銀行的運作。長期以來的農村合作社在產權結構和農民的收支分配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的弊端,責任不明晰,具體規章不詳細,都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和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在近幾年,我國大力推行農村信用社轉變為農村商業銀行或合作銀行,將其徹底規范化、產業化,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2如何更好地實現農村信用社的轉變
2.2.1有的放矢,統籌兼顧成立農村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等關鍵指標必須達到監管要求。目前,大多數縣級聯社距離這些指標要求都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有的放矢,努力推進未達標指標,同時又要統籌兼顧,整體推進業務指標齊頭并進,避免顧此失彼。
2.2.2轉換機制,增強活力轉變過程要結合縣級聯社實際,抓好組織架構優化調整,對外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公司業務、個人業務、專業化服務相分離的市場營銷體系;對內建立以風險控制為中心,審貸分離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和精簡高效的支持保障體系,全面提升縣級聯社的市場營銷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著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同時不斷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增強上下整體活力,為實現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推進改革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2.3農村信用社的轉變對我國農村經濟的影響
2.3.1體制更為健全我國農村原有的集體所有制下的農村信用社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可以使我國農村的金融體制更加健全完善,可以通過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將農村存在的經濟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疏通,并且帶動我國整體農村經濟實現現代化的管理。
2.3.2資金實力更為雄厚自我國原有的農村信用社的體制下,資金主要依靠國家支持和農民自負,相比而言資金較少,在農村發展中無法實現大規模的資金投入,而改制后的農村商業銀行則可以通過使用融資貸款等手段,積累更多資金,擴大業務規模,搶占市場份額。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2.3.3公司治理架構得到完善我國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后,將實行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權分立,更符合現代金融企業的組織架構。這樣現代企業制度能夠使農村的經濟問題通過完善合理的途徑得到解決,避免的不必要的權責糾紛和相關的經濟問題,同時這也是我國農村與現代化城市接軌的重要表現,把現代企業制度應用到農村的具體實踐中,兩者相融合起到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
3.結論
不管是農村的高級職業農民還是農村信用社的改制問題,其實質都是我國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而提出的相應的政策改變,他們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促進農村的發展,而事實也證明在實踐過程中這一系列的措施正在發揮一定的作用,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我國政府和市場的自發調節正在進行完善修正,力圖將它們真正的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去,達到預期的效果。
作者:胡陽 單位: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