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課程教學中思維導圖應用
作為可視化的工具軟件之一,可視化思維導圖最初被研發使用和接受的目的是改善記憶,提高筆記效率。傳統的線性筆記浪費時間,沒有對大腦進行有效刺激。所以托尼•巴贊以一種圖像的形式來開發人類大腦的潛能,這就出現了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是思維導圖的獨特表現形式,是人類思維的本來功能。后來,思維導圖的作用在不斷應用和研究中被發掘出來,并在教育中被廣泛運用。思維導圖在國內教育界使用率不是很高,教師應用此軟件的經驗還有很多不足,需要更多的實踐研究來科學完善,使思維導圖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其優勢,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質量人才的目的。
一、可視化思維導圖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臨床醫學教學中使用可視化思維導圖是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這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解決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大大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思維導圖能發掘出大腦更多的潛能,它大量使用色彩、線條、維度、視覺等多種技巧來刺激學習過程中人們的右腦皮層,增強創造性思維和記憶力,更能激發廣泛的聯想,促使左右大腦協同作用?!翱梢暬币辉~,英文單詞是“visualization”,意思是“可以清楚看見的”,作為專業術語是指將抽象不具體的事物通過圖形圖像,能形象地、直觀地展示在人的面前。其本質就是將個人零散的、片面的知識以圖解的手段表達出來,更直觀地讓人的感官全面接收。
二、可視化思維導圖是教育技術的重要研究領域
目前,在我國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傳統教學中一直只注重于理論教學的具體知識細節,而忽略了知識體系的整體結構,一門課程講授過后,當讓學生歸納所學過的內容時,學生往往只能回答一些零散、片面的細節,而不能概括描述一門課的整體框架,更不要說能學有所用,解決臨床中實際的病例;實驗課教學只限于驗證課堂講授的已知理論,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所以,利用思維導圖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
三、思維導圖在醫學教學過程中的實驗方法
為對思維導圖有進一步科學、系統的研究,我們將2012級臨床醫學的學生中一部分作為實驗對象,一部分作為對照組使用之前傳統的教學方法,選擇《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作為課程,由同一教師進行授課,實驗組的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學習和培訓,并讓學生按任務要求畫出思維導圖作品。
1.教師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準備的目的是系統設計整個教學過程,優化教學質量,促進主動學習。相對于傳統的備課方式,思維導圖可以使教師對各個信息點進行創造性設計,備課筆記具有更直觀的可視化特點,更便于修改和記憶,也減少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
2.啟發式思維導圖教學
啟發式思維導圖教學適用于復雜的教學內容框架或課程復習過程中使用。教育心理學研究最新表明,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動機可以增強行為促進學習,而所學習的內容反過來又可以激發學習動機。啟發式教學策略,正是憑借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再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結構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將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同步劃分為多個互相關聯的動態結構,啟發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學生自主性學習
學生自主性學習在學生熟練掌握思維導圖之后使用更加合理。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活動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學生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中心,其優點在于從根本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形成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四、結語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在培養學生的獨立創造性思維能力、對知識總體構架把的握能力及培養學生獨立科學研究的能力等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優勢。但在研究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需待解決。雖然思維導圖在教學中有明顯的效果,但對于個別學生卻沒有起到作用,原因在哪里?怎么樣才能解決此類學生的問題?思維導圖是否適用于醫學生?是否還需要再針對醫學生進一步改進?這還需要大量的研究探索。充分發揮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強大優勢,提高教學質量,為醫學院校培養更優秀的人才。
作者:孫堅 張雪 李宇 李雅江 佟秀鳳 付艷軍 單位:佳木斯大學臨床醫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