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機械化種植農機具應用研究
1湟中縣油菜生產現狀
青海省是全國春油菜主要產區之一,種植面積已突破6.67萬hm2,湟中縣種植面積達2萬hm2,成為廣大農民增收的重要農作物之一。由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機械化使用規模較小,生產基本上還是傳統的粗放式生產,嚴重制約和影響我縣油菜生產的發展。因此,我先迫切需要加快油菜機械化生產的技術推廣運用,使廣大農民逐步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提高我縣農業及農產品的競爭力,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環境。
2油菜機械化種植的技術要點
2.1油菜機械化種植的機具選用要求
目前我縣油菜播種主要由平播、深施肥條播、地膜壟蓋溝植、寬窄行播和淺耕、開溝、深施、條播復式作業等機械化技術。近幾年,湟中縣圍繞油菜生產各個環節,重點引進了分層施肥播種、精量半精量播種、溝播、地膜壟蓋溝植、聯合收獲等適用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我縣油菜機械化種植主要采用機械條播、機械溝播技術。目前使用的機械條播機是根據油菜籽粒小的特點,改進排種機構的原麥類復式播種機。推廣的機具主要有2BF—7型分層施肥條播機、2BTQ—6型通用播種機、2BFG—6(S)谷物施肥溝播機、2BFXY—6(8)型免耕播種機。這幾種機型融合播種、施肥、淺耕、復土、鎮壓多種作業工序一次性完成。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并且播種均勻,深淺一致,苗齊、苗全。這幾種條播成行播種,通風透光好,便于中耕除草等田間管理,利于油菜聯合收割機作業。
2.2油菜機械化種植的農藝技術要求
2.2.1 地塊選擇。應選擇在地勢較為平坦,坡度在15°以下,土肥條件較好的地塊進行機械作業。
2.2.2 施肥要求。做到施足底肥、增施苗肥、穩施苔肥。播前結合耕整地作業深施農家肥3~4m3。播種時應采用分層施肥技術,播種時用尿素2.5kg/667m2、二胺2.5kg/667m2。
2.2.3 選用良種,適時早播。選用本地增產效果明顯的優良品種,如青雜303、青雜305,播種時應注意適時早播。
2.2.4 合理密植。油菜的種植密度因氣候、土壤、水肥條件和品種的差異有所不同。出苗后,油菜生長至3~4葉期時,進行間苗定株。苗間應去小留大,去弱留強。
2.3油菜機械化種植農機技術要求
2.3.1 對農具機手的要求。機械操作人員要了解所使用的農機的工作原理、構造、技術性能,并掌握農機具技術操作要點,使用調整方法和作用全過程各生產環節的農藝要求。作業前應對所使用的機具進行全面保養并確保機具各項性能完好。
2.3.2 播種量調整。播前要先對播種機的各行排量一致性和行距進行調整,符合要求后再進行播量調整。由于油菜籽粒小且播量少,可采用加尿素等輔助物的措施來進行調整。
1)各排種器排量一致性的調整。一臺播種機各排種器排量不一致時,可對單個排種器的工作時長度進行調整,松開排種器兩側的卡箍,即可移動槽輪和阻塞套,調到所需位置再將卡箍固緊。
2)排種量的調整。外槽輪排種器的排種量主要決定于槽輪工作長度和轉速,槽輪工作長度可通過調節手柄,橫向移動排種軸來調整,右移排種軸,外槽輪伸入排種盒部分的工作長度增加,排量增大。左移排種軸,工作長度減小,排量減小。轉速的調整可通過改變轉動裝置的速比進行。
3)播種深度調整。播種子應插在濕土上,深淺一致,覆土均勻。干旱地區應在播種的同時進行鎮壓,以利保墑。種深度要求為1~2cm,不可過深。再確保播量的同時,不重播、不漏播。
2.3.3 播種質量檢查:不允許出現重播、漏播的現象;播種深度以2~3cm為宜;播種后地塊播種量適中地頭不留空,播種機行走方式準確。
2.3.4 注意事項:播種作業中不要隨意停機和倒退;轉彎時不宜過急;懸掛式播種機未升起時,不能倒退;對于采用地膜籠蓋溝植技術播種的油菜,播種后不得耱平溝壟,也不能人為的損壞已成行的溝壟。
3技術總結
隨著我縣油菜機械化播種的大力推廣,已顯示出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總結經驗,適宜本地油菜生產的技術也日趨成熟。例如,化肥深施既減少化肥的揮發損失,化肥深施于種子下3~6cm,種側4~5cm,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比播種節約3kg/667m2,提高肥效10%~30%。在符合株距,行距等農藝技術要求下發芽率高、分枝多,比播種節約1.5~2kg/667m2,且增產幅度在8%~15%。淺耕、施肥、播種、復土、鎮壓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比撒播提高工效3倍以上,降低了工人的開支。
作者:王建宏 單位:湟中縣農機管理站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