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會計從業人員道德風險及防范
一、金融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1.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含義。
金融會計職業道德具體內容包括:愛崗敬業——即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嚴肅認真負責的對待自己的工作;誠實守信——會計人員謹言慎行,不偽造,不做假,信譽第一,真實反映單位一切經濟業務事項。同時,應當充分自覺的有保密意識;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公私分明,規范自己三觀。要增強抵制行業歪風邪氣的能力,明確責任與權利義務關系;客觀公正——客觀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過程中,要有一個認真正確的態度,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做到實際經濟業務事項可以照實精確的被反映。而公正是指在會計職能的實踐中,要時刻遵循中庸之道,貫徹落實會計的獨立性,使得社會群眾與會計主體的利益得以切實維護;堅持準則——堅持準則需要會計人員做到對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的熟習,客觀公正的處理經濟業務,堅持依照準則實施會計核算、監督等職能。提高技能——提高技能要求金融會計從業人員通過一系列的途徑方法,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庫,提高自己的實務操作等能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應對時發表展;參與管理——參與管理要求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在安心完成自己任務的情況下,積極參與到有關監督管理等工作中,對自己發現的問題要以合理合適的方法主動向有關部門反映,并能提出合理有效的改進措施;強化服務——強化服務要求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必須服務意識強烈,服務態度文明,服務質量優良,堅持原則。
2.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征。
2.1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原則性特點。會計工作和國家經濟與政治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會計工作只有在道德的約束下才能夠存在進而發展。而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就注定了我們的會計工作同時具有明確的經濟目標以及政治目標的特點。除此之外,會計工作還具有很強的政策性,而會計工作的原則性就正是被這種政策性所賦予的。對于金融會計從業人員來說,堅持原則的政策性意識是必不可少的。政策性的財政政策從根本上來說,維護的是國家、社會公眾的切實利益,所以從此方面看,職業道德與政策其實是屬于一個范疇。因此,要想這些政策、法規制度都能夠得以順利貫徹和實施,就必須做到堅持原則。
2.2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具有無私性和廉潔性特點。會計工作就是時時刻刻在與各種“錢”打交道,這就在無形之中將“國家、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抬至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工作時應遵循的最高原則,自律守法,不假公濟私。無私性和廉潔性特點主要由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日常道德行為習慣所體現,奉公守法,居官自潔,即使深陷淤泥也要潔身自廉,纖塵不染,務必保持勤儉廉潔的處事原則。金融會計從業人員任何情況下都要能夠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在做什么,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經受住各種不當的利益誘惑與考驗。
2.3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具有服務性和利益高度相關性的特點。所有行業的職業道德最根本的宗旨都是為人民服務,金融會計行業也不例外。與此同時,極強的利益相關性特點也是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所具有的。當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人與人之間形成了一種互相服務、利益密切相關的關系網。這樣一來,每個人既要為別人提供服務履行自己的義務,同時,又可以享受別人為自己提供的方便。每個個體既要提供服務,又可以享受服務;社會主義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新型的關系,即相互服務、利益相關的關系。由此,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金融會計從業人員所必須的。尤其是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面對利益誘惑不動搖,擁有一心服務國家與集體的決心是特別重要的。
2.4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具有規范性和約束性特點。經濟管理活動中會計工作所處的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而會計工作的主導者是金融會計從業人員,這就要求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要十分注重自身的形象素質,一定要在特定的規范和約束下進行業務處理工作。如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了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即有關會計從業人員不得同時出任出納、稽核等崗位。所以,為了跟進時代的發展水平,首先要提高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
3.金融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3.1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是會計法律法規,同時會計職業道德又是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它在會計業務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會計法律法規所取代不了的。因為法律法規只能規定什么是違法違規行為,只能明確禁止什么是不能做的,卻沒有立場對金融會計從業人員道德方面的行為作出界限,不能對他們提出堅持廉潔自律等品格作出硬性要求。而一旦沒有了堅持原則,服務人民等的熱情與堅持,就很難出色的完成會計業務工作,提供真實可信的會計信息。由此看來,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補充。
3.2會計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金融會計從業人員主觀上的內心的想法決定著其會計行為方向。行為的合適與否直接反應著信念的好與壞。因此,為了規范會計職業道德,相應的就要求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具有提高技能,愛崗敬業等意識,以此提醒會計人員建立起一個積極正面的職業觀。
3.3會計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可用的會計信息,此即會計目標。所以,金融會計從業人員是否能夠做到嚴格遵循職業道德準則直接決定了能否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時、可信的會計信息。一旦金融會計從業人員有意或無意的提供了不嚴謹、不真實的會計信息,就會因偏離會計目標而導致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甚至影響社會經濟安定等惡果。所以說會計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3.4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提高素質的內在要求。物質都是在運動,變化,發展著的。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應對不斷發展進步著的社會。而會計人員的素質是通過會計職業道德來體現的。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會計職業道德是金融會計從業人員高素質體現的必備品質。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宣揚和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并通過會計實務操作進一步引導金融會計從業人員注重自我道德素質修養,對會計從業群體整體素質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二、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風險及原因
1.我國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風險。
1.1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觀念意識淡薄。首先,在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影響下,拜金主義的不正之風愈演愈甚,使得不少會計人員道德觀念淡薄,經不起紙醉金迷的誘惑,不惜犧牲集體利益,違背職業道德以滿足自己的一己私利。或者為了迎合上級、單位業績、小集體等利益而不惜鋌而走險,制造假憑證,假賬,提供失真的會計信息等。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很多會計人員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又沒有足夠的責任心,不積極主動關注學習會計法規,導致法制觀念淡薄,就無法很好地做到依法辦事。甚至有些會計人員思想上竟然沒有會計人員基本職業道德的概念,由此可見在現實中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有多缺乏。再者,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要時不時地面臨與職業道德相違背的問題。而這時候的選擇可能直接影響著自己的飯碗。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有些會計人員會在關鍵時刻選擇個人利益而將職業道德拋之腦后。
1.2金融會計從業人員業務水平偏低,缺乏鉆研業務精神。由于相關會計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與欠缺,使得不少單位企業寧愿冒險以身試法,任人唯親,甚至很多會計從業人員連最基本的上崗資格證都沒有,有些會因為各種借口而放縱自己不再進行固定的繼續教育。還有一些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則是在崗位輪換制度下而被動地從事有關會計業務,對他們來說,處理一些稍微有點繁瑣的業務都是問題,更何況還要時刻提防別人造假等違規行為。所以說,會計信息不完善甚至有問題,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自身的素質問題。金融會計從業人員業務水平偏低,目前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最常見的違規問題——會計人員的聘用上崗問題,無證上崗,任人唯親,不相容崗位不分離等現象時有發生;然后是管理層的局限性——管理層自身知識儲備不夠全面,按規管理意識不強,面對很多有關會計業務的處理時比較松懈;其次是會計人員本身的專業知識更新速度不夠快,很難跟上現代社會會計業務的發展;再者,會計人員對會計規范的理解不到位,只在意形式而不是真正的從實質上貫徹落實行為規范的內容;最后則是由于金融會計從業人員流動性較大,往往會造成交接不完整,信息外泄等后果。
2.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現狀的形成原因。
2.1社會市場經濟制度不健全。自從我國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我國取得的經濟發展進步舉世可矚。可不容置疑的是,我國還是處于經濟體制轉型時期,原來的計劃經濟已不再適用,新型的市場經濟還未發展成熟,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有效的管理機制。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循,無法保證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公開、公正的傳遞,使得會計信息使用者看到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時有發生,不誠信等會計職業道德風險得以滋生。
2.2法律體系不健全,懲罰力度不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國經濟體制的發展進步勢必決定著相關的法律制度需要不斷地完善進步。雖然有關的會計法律制度都明確規定了會計人的法律責任,而且也專門立有有關條文防止會計人員因遵守職業道德誠信做事不做假而違背上級領導授意等而遭遇報復,但在執行中,懲罰力度遠遠不夠,有法可依卻不依。現實情況中,用輕微的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責罰;用少量的罰款取代本應沒收全部非法所得的處罰。對違規授意、打擊報復者的懲罰更是力度不夠,制裁不力等。這都在某種程度上滋生了道德風險發生的幾率。
2.3內外部監督體制不完善。各種政策法律的實施都離不開監督,沒有監督則沒有約束,所有的一切政策、法律就如同虛設。而我國當今的金融會計行業,有政策,有法律,卻監督不力。在日常的會計工作中,企業的內部監督的工作都是由企業管理者直接任命的人員從事的,而且不少情況下,會計信息甚至可以說是企業管理者的意志反映。除此之外,會計人員由于受上級領導牽制,從職位聘任到工資薪酬發放都受著有關管理者的影響,因此并不能完全單獨的行使會計人員的權力。而企業所謂的外部監督機制,即來自社會的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以及隸屬政府部門的審計機構進行的監督和控制,由于是外部監督,根本無法短時間內了解清楚企業內部具體的工作業務、經濟往來事項及相關的法律制度,所以很難做到高質量的對有關企業完成好來自外部的監督工作。而有些監督人員工作不認真不盡職盡責,外部監督的漏洞就更不難想象。由此看來,內外部監督體質的不完善,也是導致金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誘因之一。
2.4會計人員自身監守自盜,違背準則,弄虛作假。由于會計人員的工作不受重視,是基層中的基層,福利報酬低不受重視的客觀因素,導致了一些唯利是圖的會計人員監守自盜,唯利是瞻,不能安心本職工作。再加上自己的法律意識不強,覺得造一些假,沾一些利都不是問題,因此職業道德日益缺失。
三、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防范對策
1.嚴格把關原始憑證,從源頭防范。
會計原始憑證即單據,是一種文字憑據,其填制時間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是一種對經濟業務事項發生的證明。除此之外,它還是會計業務核算時十分重要的原始依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原始憑證的填制,一定要符合記錄真實,手續完備,書寫清楚,編號連續,不得涂改、刮擦、挖補,以及填制要及時的要求。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審核會計原始憑證應當在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下進行,從原始憑證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完整性以及正確性等方面進行嚴格審核,嚴禁弄虛作假行為,對造假行為作以退回、向有關部門舉報等處理,堅決從源頭拒絕造假,提高會計職業道德。
2.建立健全金融會計法律法規體系。
在會計信息造假問題上,對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進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相關責任人應承擔該有的責任,責任要精確到個人。除罰款、吊銷從業資格證等行政處罰外,還要結合一定的刑事處罰。想要讓造假者畏懼法律,從此不敢造假,加大處罰力度是必要的。這樣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與職業風險就聯系起來了,職業道德與相關的處罰也就聯系起來了。因違規操作而被吊銷從業資格證的金融會計人員要嚴肅地禁止其就業于與其相關的金融領域。除了這些,對會計人員打擊報復者的處罰力度也要加強,只要發現就要嚴懲,這樣才能完完全全保障好會計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
3.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完善獎懲制度。
完善并建立監督管理機制,充分發揮金融會計的監督管理作用。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制的主要目標是為了便于不同的金融機構相互了解溝通,達成高效的共贏合作。同時,可以令企業的監督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到金融會計的情況,節約工作時間以及避免工作風險。要注重對監督管理效用效果的體現。敏銳的嗅覺和觀察力是一個出色的金融會計人員所必須具備的,以便能夠事先發現問題所在,進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除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自檢、企業內部進行完善規章制度進行內部監督以外,審計事務所等外部監督也要充分發揮作用,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對有職業操守以及遵循職業規范且工作出色的會計人員則要有相應的獎勵以發揮獎懲激勵制度的作用。
4.加強職工職業道德教育,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
職業道德是金融行業會計人員的重要職業素質之一,金融行業必須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金融機構應當完善培訓和考核機制,運用網上課程、遠程教育等多種方式,對會計從業人員組織定期培訓和考核,提高金融機構會計從業人員加強道德修養的意識,鼓勵其利用業務時間自發學習,自主提高。同時,金融機構要注重改善會計人員工作的客觀環境,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會計人員信用公開制是行之有效的提高道德教育的方法,將會計從業人員的信用程度社會公開,公開程度越高,越能夠為會計人員敲響警鐘,使其時刻銘記會計原則,誠實守信,堅守道德,從而塑造一個良好的道德氛圍。
作者:王一羽 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