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營銷創新研究
一、當今中小企業發展中遭遇的困境
1.自主創新能力的嚴重缺乏。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具有規模小、集資渠道狹小、設施陳舊、技術更新換代慢、產品更新換代慢等特點,這樣的狀態直接導致了中小企業所得資源的非合理運用。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發展以勞動密集型為特點的產業,相對于一部分靠技術、人才、管理為特色的企業具有明顯的劣勢,如工資投入大利潤回收率小、產品出產周期短等,長此以往發展下去,中小企業的發展將陷入不利局面。
2.自身力量薄弱。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實行對企業的政企分開以及鼓勵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使得中小企業在相當一段時間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然而長期發展中底子差的特點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除,即使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但企業由于固有的起點低,存在的配套設施的缺乏依舊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阻礙,這在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不自覺與其他的經濟形式拉開了很大的差距,在此程度上,中小企業自身能力的不足將會嚴重影響到其營銷能力。同時,相關數據證明,接近五分之四的中小企業不能夠完全把握市場動向,缺乏對市場的了解與控制,往往更多地將銷售對象固定在以勞務輸出為主的商品上而忽略了人才、技術與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這就使得企業的效率低下,自身的權益無法得到體現。
3.難以把握市場運行規律。
中小企業對于市場的變動往往顯得被動,是在已成形勢的基礎上改變的企業發展策略,這些策略的提出一般不具有前瞻性,且這些企業的策劃者對市場的判斷沒能考慮到多種因素,帶有主觀定義的傾向,忽略市場環境的變動、自身條件的局限,這就容易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影響企業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立足。
4.品牌知名度與產品附加值不高。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展開,國家領導人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發展結構的戰略任務,鼓勵企業大力出口商品,增大商品輸出額。現在許多的中國商品都逐步走出了中國走向了國際市場,但是,大體上看來,這些已經走出國門的商品大多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自主創新度低、品牌效應不高,實際上,這樣的產品只是簡單的機械化出口,最終的利潤少之又少,簡單地說,出產這些商品的企業只是作為了世界的工廠。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企業若是無法樹立自身獨特的品牌,單純依靠勞務輸出的商品獲取利潤,在長期的國際經濟競爭中,將喪失其競爭優勢,最終導致破產。
5.集資渠道少,抵御經濟的風險能力低。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支持力不足,許多的貸款方式門檻高,這樣,中小企業就不得不向社會尋求集資,實行民間貸款,這在企業未能發展壯大之前是難以獲得社會認可的,一旦出資者放棄支持企業發展,中小企業就將陷入資金投入不足的困境。股票投資與債券融資限于具有大規模的企業,由于中小企業本身規模狹小,就缺少了這兩種融資渠道,同時,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還貸能力低,當世界經濟發展遭遇巨大波動時,商業銀行往往傾向于放貸給大型企業,這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更為不利。
二、數據大爆炸時代帶給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的影響
數據時代的到來,導致眾多軟件紛至沓來,一部分社交網絡平臺被廣泛運用,隨之而來的是,便捷的網絡信息交流帶來了無數的注冊用戶。隨著這些平臺的推廣,一部分企業的營銷方式正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變化,一部分企業通過掌握這些參與網絡社交用戶的信息以此來判斷市場走向,通過對數據的挖掘與網絡廣告的傳播,來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消費方式與習慣,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企業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這些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體現:一是通過這些數據,小企業的相關專業分析人士將對未來市場的發展做出預測,以此來推動企業產品的創新發展,預測的來源主要是媒體關注度、注冊用戶體驗以及相關電子產品的應用;二是企業所做的市場營銷主體為消費者,通過掌握數據,將消費者合理引入產品的改造規劃者群體中,通過市民的反饋與態度來制定產品發展規劃;三是掌握數據的企業,針對數據進行明確分類,一次根據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來制定專門的個性化的消費策略;四是大數據改變的不只是企業的營銷模式,對于企業的商業模式的改造也具有借鑒意義。
三、中小企業應對大數據時代在市場營銷方式上的創新選擇
1.適時更新技術。
數據顯示,中小企業在現代實體與網絡經濟中,所占有的市場股份比例小,在與其他的企業競爭中處于相對的劣勢,況且目前的中小企業其銷售渠道十分狹小,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依靠技術的更新并且加強服務能力,以各種渠道使得更新的產品面向市場,才容易在消費者群體中得以立足,獲得足夠的信任。同時,僅僅依靠產品的更新是不夠的,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還得加大拓寬自身的國際國內市場以及高度重視原料市場,然而,這一手段同樣依靠技術的不斷更新,只有技術更新到位了,原本的銷售市場與原材料市場都將得到企業的靈活應用,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也就相應提高了。
2.合理引導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企業只有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改造自身技術與產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長足發展,鑒于這個原因,中小企業相關領導人就要對市場需求有靈敏的反映,通過淺顯的變化來預知市場需求,在此基礎上,中小企業生產者就得不斷根據當前形勢做出適當的應對措施,大力投入到對新的市場的制造上,同時,這些企業一方面要防止其他國際國內企業設置的貿易壁壘與壟斷行為又得加固自身的行業壁壘,做好防護措施,防止潛在企業進入自身產品市場。
3.充分運用網絡經營模式。
網絡經營存在著許多無形的資源,部分資源一般具有極高的附加值,而附加值低的產品往往被虛擬化,設置為虛擬產品,這樣一來,資源就獲得了有效的利用,這是中小企業需要借助的經營模式。
4.明細市場,將市場專業化。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發展水平的急速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增大,人們的消費水平獲得了空前的提高,人們對于產品有各自不同的需求,且在消費時,也更加側重專業化選擇,中小企業只有抓住這一變化趨勢,將自身產品專業化并打入專業市場就更更好的在同類產品中求得生存。在這種大趨勢下,企業只有明細市場功能,將市場劃分為不同的專業層次,謹防大型企業對某一產品與市場的控制,積極參與到市場競爭中,才能夠使自身掌握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通過獨具特色的產品來減小受到市場波動的風險,更好地發揮企業的效益。
四、結語
網絡技術逐步深入到每家每戶中,用戶數據的流動越發頻繁,中小企業在面對巨大的競爭壓力中,只有充分運用這一變化,更新技術與產品、深入了解市場規律、合理引導人們的消費需求,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產業,才能與時俱進獲得新的發展,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發展。
作者:蔣云波 單位: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