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下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
從我國目前旅游業的發展形勢來看,其受到眼前利益的驅使,使旅游資源形成了一種無節制、無規律、以生態環境破壞為代價的開發狀態。一向以“無煙工業”為稱號的旅游業,逐漸發展成為與其他行業一樣,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的行業。面對這種情況,建立一個環保型、循環經濟性的旅游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循環經濟的基本內涵以及旅游資源開發遵循的原則
(一)循環經濟的基本內涵
目前,學術界對于循環經濟的基本內涵已經形成了一致見解。基于地球資源有限性的角度,所謂循環經濟就是對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進行循環有效利用,并在資源開發中考慮到環境保護的理念。當人類逐漸認識到社會的發展必須從依賴物質資源轉向依賴人力資本、依賴人的智慧的時候,循環經濟理念就出現了。循環經濟要求運用科技將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從而避免或者減少資源浪費以及廢棄物的排放,這種理念追求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循環經濟被定義為:將循環資源作為一種資源來源,將人類生產活動視為一種自然循環的過程,將發展經濟同資源保護提到同等高度,使所有的資源能在經濟發展中得到合理、循環的利用,使自然環境受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程度盡可能的縮小,從而實現循環經濟。堅持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就會使我國經濟逐漸由生態負增長轉變為生態正增長,最終達到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目的。
(二)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遵循的原則
1.循環發展原則
實際上,旅游資源開發的主要目之一就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但是應當注意的是,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不能對旅游資源造成浪費現象,更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追求眼前利益。要堅持循環發展的原則,將科學發展觀貫徹并落實到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中去,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環利用,推動我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2.個性原則
旅游資源的開發要注重特色,并且要有一定的選擇性,能將旅游區當地的特點體現出來。如我國的桂林山水、云南大理等旅游區,都注重民族特色旅游資源的開發,當然這些地方也體現了當地美麗的自然風光,但是其主要的特色就是風景結合其獨有的民族風俗來展現該旅游區的價值。針對當地特點,深入挖掘旅游潛力,并對其進行大力宣傳,讓旅游群體認識到這種特色,并愿意去親自體驗。
3.市場原則
一切產品的開發最終都是面向市場的,旅游資源的開發也不例外。因此,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前,必須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如這種旅游資源適合那些旅游群體,即找到這種旅游資源的目標消費群體。當了解到一定的市場信息,就要結合信息以及當地旅游資源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適度開發,要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滿足旅游消費者的需求。還可以結合旅游資源,設計多種活動項目,充分吸引旅游人群,調動其旅游熱情。
二、實現循環經濟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途徑
(一)實現旅游資源再利用
首先,大力宣傳保護旅游資源的重要性,讓旅游者逐漸存有保護資源的意識,從思想上建立環保意識,有效避免或者減少人為破壞資源的情況,使旅游資源能被可持續利用。例如,在景區設立指示牌,用親切的語言解說該旅游資源的重要性,以提醒并號召廣大游客進行保護;其次,要注意在環境和資源承載力允許的范圍內,對旅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不能急功近利,急于獲取利益而造成旅游資源的過度開采和利用,從而給旅游資源造成極大的破壞。如在旅游旺季,對旅游區實施預約制度,分批、分階段的接納游客,有效降低對旅游資源的利用強度。
(二)創新旅游資源,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的內涵
創新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其靈魂,而對于旅游資源來說,創新能給其資源的開發帶來更多價值,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如以“桃”為旅游資源進行開發的泰安肥城劉臺村,將“桃”產品進行了創新開發并深入挖掘了其內涵。除了春天可以賞桃花,秋天可以采桃之外,劉臺村人還將桃木再次利用,制作成了各種工藝品,并將桃木具有辟邪之說賦予在桃木作品上,使其產品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市場。
(三)利用技術保護旅游資源
基于循環經濟的旅游資源開發同時也要注重對其資源的保護。旅游資源除了一些自然資源之外,還有屬于娛樂性質的資源,如游樂場,這種旅游資源是為了減輕或者釋放人們在工作以及學習上的壓力而開發,是豐富人們課余或者業余生活的娛樂活動項目。首先,這種資源本身就是依賴科學技術來設計和建設的,因此對其保護和維護也需要相應的技術來支持。這就要求充分利用技術來保護旅游資源,從而實現其循環利用。
三、結語
基于循環經濟的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要實現旅游資源再利用、創新旅游資源,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的內涵并利用技術來進行旅游資源的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旅游資源的循環利用。
作者:方芳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