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問題分析
一、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縱觀銀行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現實狀況,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意識淡薄。
內部控制需要一個銀行內部每個工作人員參與這一過程。許多人員對銀行內部控制意識淡薄,對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尤其是前臺一線業務操作人員,有時為了增長業績,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往往以感情替代規章,疏于內部控制、違章操作、違反規定程序辦理業務,從而形成事故隱患。銀行會計業務如果處理不好,也可能直接引發資金風險,損害銀行信譽。
(二)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長期以來,商業銀行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會計業務發展的需要,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出臺了一系列的制度辦法,在實踐中也發揮了較好的監督和制約作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缺乏統籌性、整體性建設。當前,會計內部控制的相關要求依舊是被支離破碎地分解到各項法規、制度、辦法之中,依舊沒能形成一套系統性的內部操作規程、內部控制制度和準確的評價標準,這種現象是不利于會計人員全方位地學習和落實內部控制制度的,對相關部門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評價也是不利的。
(三)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力。
為防范會計風險,我國銀行業在過去幾十年的業務經營中,建立了一系列相對完善、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但這些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受到嚴重挑戰,造成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現象時有發生。有章不循和違章操作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商業銀行業務分工時不免會存在會計人員違反規定兼崗及兼職的問題,重要的崗位和重要的責任沒有執行嚴格分離,將導致崗衡機制的失效,存在著風險隱患。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首先是上級行制定出的一些具體業務制度和辦法原則性太強,操作性不強;其次是業務經辦人員對業務的處理具有主觀的隨意性,會計管理人員也沒能及時給予糾正。
(四)會計內部監督弱化。
銀行是高風險行業,所以重視會計監督、檢查與輔導,設有專門的事后監督、內部審計等部門及會計輔導崗位,應該說機構設置較健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內部稽核力量配備不足,人員素質不能適應工作需要。一方面有些銀行不重視稽核工作,在稽核人員配備上未按實際工作量進行配備,對稽核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未作具體要求,只要做過銀行會計或儲蓄工作就可勝任,殊不知已無法適應目前推行的綜合柜員制業務處理模式;另一方面因對稽核人員缺乏系統培訓,造成內部稽核人員中熟悉單項業務的人員較多,具有綜合業務素質的人員較少;熟悉傳統會計業務的人員較多,了解創新業務的人員較少;熟悉國內結算業務的人員較多,熟悉國際金融業務的人員較少。且部分稽核人員平時又不注重業務學習,及時更新知識,以至稽核人員的政策法規水平和業務技能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難以適應會計業務發展,往往只對會計業務的表面現象進行稽核,無法進行深層次稽核,從而使內部稽核流于形式、徒有虛名,對操作人員的一些違規做法不能及時指正,管理監督乏力。
(五)會計隊伍整體素質與人員配備難以適應會計工作的需要。
銀行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會計各項業務處理的質量,高素質的人員不僅是會計內部控制發揮作用的基礎,而且可以彌補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不足。隨著金融創新業務不斷增多,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為了占領市場份額,實行外延式的擴張,在員工的使用方面忽視了會計人員的素質,各基層機構基本上都存在著人員少、新手多、學歷低、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從而為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埋下了隱患。會計人員素質不高。有些基層行認為會計僅僅是基礎工作,是簡單的操作部門,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政治思想要求不高,從而影響了會計工作的連續性和會計人員的穩定性,這都阻礙了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會計部門培訓的方式、方法相對落后,崗位培訓流于形式。對于新增會計人員培訓,基本沿用過去那種“師傅帶徒弟”的傳統做法,接觸到什么教什么,而且不少師傅自己的會計處理經驗、技能尚不夠全面和準確,缺乏系統的業務培訓。
二、完善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體系的對策
(一)牢固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理念
1、內部控制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有人認為,內部控制是管理部門的事情,業務經辦部門和經辦人員就不用管了;或者認為內部控制是稽核審計的事情,與其他部門無關;還有的人認為內部控制在關鍵環節做一做就行了。這些看法是不全面的,無論是《巴塞爾新資本協議》,還是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監會的內部控制指引,都明確提出內部控制應該是全員、全過程和全方位的,應當滲透到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過程和各個操作環節,覆蓋所有部門、崗位和人員。內部控制活動應當成為銀行日常經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經營部門、管理部門再到稽核審計部門,都是內部控制鏈條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內部控制需要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和價格及工作人員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銀行的每個員工都必須參與這一過程。
2、培育員工的風險意識是加強內部控制的必要條件。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歸根到底是由人來進行的控制,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制定和具體實施都是與商業從業人員的行為密不可分。因此,就要做到以人為本,培育良好的銀行內部控制文化,使人的自主行為與制度對人的行為的約束有機結合。內部控制文化是商業銀行進行內部控制的“靈魂”,它使得銀行的內部控制更加有效,銀行也更具有生命力。
(二)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
1、崗位責任制度。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實現是由內部各個崗位共同配合完成的,所以建立崗位責任制度尤為重要。
2、業務操作制度。商業銀行應建立操作規程為基礎,崗位獨立、人員分工、職責明晰的業務操作制度。
3、資料保全制度。信息資料是對業務過程的全面記載,是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的重要憑證,對業務檢查和稽核至關重要。
4、授權授信制度。隨著現代金融業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經營項目日趨增多,業務活動日益復雜多樣。因此,上級必須將權責進行合理的劃分,對下級授權、分權,明確各級人員處理某項業務的權利,同時權責掛鉤、權責對等。
(三)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
為將工作流程和關鍵環節落到實處,要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制,明確相關責任人,實行責任追究制度。每一事項,都明確第一、第二責任人,每日相互跟蹤復查,每旬會計主管跟蹤檢查。保證每一名柜員均有一名直線主管及第二責任人督導其完善日常工作。每月計財部門進行專項檢查,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考核,對內部管理屢查屢犯的現象加倍處罰。不僅如此,計財部還針對支行營業部這一重點內部控制管理單位,采取了每日檢查重要內容的措施,加強對會計主管日常工作的督導。每天進行五項不同重要內容的檢查,重點解決會計主管的職責履行到位、業務操作風險點防范與控制到位的問題。每周進行一次總結,形成書面督導報告,通報各營業機構。并對重點時段、重要事項下達臨時書面督導通知,按年度編號,要求各營業單位作書面回執,及時調度營業單位的重要工作進度,使重要事項不疏不漏。
(四)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
商業銀行要加強對內部控制的監督,通過對內部控制的監督,發現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進的建議,以達到差錯糾弊的目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監督手段中最主要的是內部審計,對于我國商業銀行而言,內部審計有著重要的意義。
(五)切實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
加強后續教育培訓和考核。如果對會計人員考核不嚴,將并不能使會計人員的素質得到提高。加強實施會計人員的考核制度和繼續教育。把年檢工作落到實處。管理部門可以出臺一些激勵措施,大力支持會計人員通過各種形式自學。實行會計崗位定期輪換制度。若會計人員長時間內從事某一具體的崗位工作,有利于提高員工的連續性和熟練性,但這樣做不利于會計人員全面掌握各個崗位的業務。因而,應定期對內部崗位分工進行輪換,從而使會計人員能夠在各個不同的業務崗位上都得到實踐和發揮自己的機會,同時促進員工相互交流,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
作者:張蕊 馬勇 單位:大連財經學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研究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