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治理思考
1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1企業負責人盲目追求高利益,缺乏良好的領導能力
一個企業的成功發展離不開優秀的領導者,成功的領導者會為企業制定長遠的目標,安排好正確的經營戰略。而現階段,國內的大部分企業領導者都缺乏相應的領導能力,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利益,對企業發展沒有長遠的眼光,好大喜功。為了爭取投資或股票升值及掩飾經營失敗,企業領導者往往授意下屬隱瞞相關財務狀況,匯報虛假會計信息,對帳目進行美化,弄虛作假。企業負責人強行命令下屬,隨意更改財務信息的事件也多有發生。除此之外,傳統的倫理道德思想依舊根深蒂固“,官本位”風氣仍舊嚴重。一些企業負責人為了迎合上級、表現自己,對會計信息進行作假,謊報業績,這樣肆意的對收入、利潤等財務信息進行虛報、修正的行為愈加普遍,進一步加深了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嚴重程度。
1.2會計從業人員缺乏職業道德操守
會計從業人員是理性人與經濟人的統一體,這本身就對會計從業者的道德操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會計人員作為企業財務數據的直接處理者,在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會計從業人員在面對不正當的經濟利益時選擇了拋棄道德底線,為了一己私利,在企業財務數據上動手腳,虛假匯報會計信息,懷抱僥幸心理。另一方面,在面對企業領導的強壓之下,處于職位壓力,對領導提出的要求做出妥協,篡改經營數據。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社會各方面對會計從業者在企業會計信息處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缺乏相應的監督處理機制
監督機制的不完善會導致權力的濫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思考劉穎赤峰市富龍公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赤峰024000用,同樣的,在企業會計信息處理過程中,之所以會嚴重失真,除了企業領導人的問題和會計從業人員的問題外,缺乏監督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這一問題。企業領導人毫無顧忌地勒令下屬篡改數據、會計師任意的修改賬本,都是因為缺少及時的監督,企業領導人和會計師才會這么肆無忌憚地弄虛作假。而事后相應的處理機制的不健全,處罰輕,法律威懾力不足,也進一步鼓勵相關人員鉆空子的非法行為,并且在現實社會中愈演愈烈。
1.4企業的治理結構仍待進一步發展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完成,現代化的企業治理結構開始在國內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不斷發展,現代化的企業治理結構也愈加能夠被接受。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這樣的現代化企業治理結構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形式上的董事會、監事會、理事會很難發揮實際作用,企業的各項決定的話語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很難對其進行約束,各種決策缺乏科學性、民主性。在這樣的“一言堂”的環境下,發生會計信息失真乃至各種信息失真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2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2.1會計信息失真損害企業本身利益
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篡改是一種錯誤的行為,失真的會計信息所反映出的也是失真的數據。企業的正常發展以及不斷壯大離不開對會計信息的參考,根據會計信息,制定出正確的經營戰略,并改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已經失真的會計信息無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指導價值。另一方面,對企業財務狀況的作假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倘若東窗事發,勢必會損害企業形象,降低企業信譽,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更嚴重的會導致企業的經營失敗。
2.2會計信息失真損害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企業的會計信息是向全社會公示的,會計信息中所反映的情況作為直觀的判斷標準,對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股民來說至關重要。而謊報業績則會誤導相關人員做出錯誤的決定,造成投資者、債權人的嚴重經濟損失,其次也會對市場也造成誤導,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
2.3會計信息失真影響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
會計信息作為市場經濟中經濟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起著基礎作用,同時,企業會計信息中反映的實際情況也是我國政府制定相關經濟政策強有力的判斷依據。失真的企業會計信息不僅誤導市場,導致資源流向錯誤的領域,造成資源浪費,阻礙經濟發展,也會誤導政府制定出錯誤的、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經濟政策,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同樣阻礙了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治理方法
3.1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教育培訓
對于由于會計從業人員經受不住經濟利益的誘惑以及上級壓力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這一問題,會計從業人員除了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本領外,更加要注意職業操守的培養,堅持廉潔公正,無論威逼還是利誘都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法治教育,經常性地組織學習,確保各會計從業者擁有與專業能力相匹配的職業操守。
3.2加大企業會計信息的公開力度
企業領導者要自覺地時常地將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情況進行公布,從而促進會計信息的公開、透明。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一種長效機制,久而久之能夠主動的去確保會計信息的客觀性、真實性。相關部門也可以對即時公布信息的企業進行獎勵,起到一定的鼓勵、示范作用。
3.3建立健全監督體系,并對處罰機制規范化
監督體系可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內部監督中,企業內要設立相關的監督機構,進行自我監督,從內部將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源扼殺掉;外部監督中,各政府部門要加大監督力度,各級財政、稅務、審計部門針對企業公布的會計信息,要依法進行檢查。其次,在檢查的過程中,一旦發現違法違規現象,必須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有效處理,保證法律執行的效力,規范處罰機制。
3.4企業要不斷深化改革,優化治理機構
在現有的企業形式下,企業負責人要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確保現代化的企業治理制度發揮實際作用,摒棄“一言堂“形式,提高企業內部的效率,不斷優化改良企業的管理模式,從而一步步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通過企業內部的不斷調整,循序漸進地改變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
4總結
企業會計信息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判斷依據,而會計信息的失真將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誠然,這一問題的產生是由于多種多樣的原因,但當務之急就是怎樣解決這一問題,降低其負面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以及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企業會計信息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只有當企業能夠意識到會計信息的重要性,并嚴格要求自己確保其準確真實,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作者:劉穎 單位:赤峰市富龍公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