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腦出血安全性分析
腦出血導致死亡的數據是非常令人震驚的,占全部腦卒中的30%左右,由于腦內血管破裂而引發出血,病發原因與腦血管病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中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以及血管老化的患者很容易發生腦出血的情況。出現這類疾病的患者往往是由于情緒過于激動、用力過猛以及過大導致突然發病,即使搶救及時成功率也較低,搶救過來的患者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言語障礙、吞咽障礙、運動障礙等后遺癥。本實驗主要是針對本院2012年3~11月所接收的120例腦出血患者,對其進行治療,對治療效果加以分析和討論,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是本院2012年3~11月所治療的120例腦出血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60.16±5.87)歲;28例基底節區血腫,18例血腫破入腦室,14例大腦半球血腫。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61.06±5.97)歲;25例基底節區血腫,20例血腫破入腦室,15例大腦半球血腫。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采用中藥和針灸的中醫治療辦法,具體如下:痰火閉竅型煎服天麻鉤藤飲、痰瘀阻竅型煎服血府逐瘀湯、元氣衰敗型煎服參附湯、痰濕蒙竅型煎服滌痰湯,2劑/d,早晚煎服;再配合針刺療法。對照組用西藥和手術聯合治療。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意識清醒,頭痛頭暈癥狀已經完全消失,可以進行一定社會活動,溝通交流無太大的障礙,沒有嘔吐現象;有效:患者眼部癥狀有所好轉,頭暈頭痛得到一定的緩減,嗜睡或昏迷的程度得到較大的縮短,偶爾有嘔吐,運動和語言存在一定的障礙;無效:患者存在嚴重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瞳孔不等大,頭暈頭痛比較嚴重;死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良反應
觀察組無一例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傷口感染2例、西藥所引起的并發癥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0%高于對照組的6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大約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隨著我國醫療手段的改進,引進了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醫療技術和設備,針對腦出血患者的治療,傳統的物理治療效果較好,患者死亡人數較少,安全性高。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西醫治療手段的患者死亡率高達12例,占了該組人數的1/5,而中醫治療手段的僅僅死亡了4例;采用西醫治療有10例無效,中醫僅為5例,是西醫的1/2,說明中醫治療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進行西醫治療時,手術的護理不當容易導致患者感染細菌,患者本身免疫力較差,加快了病情的惡化速度;西藥中含有過多激素,與人體內部的一些物質較易發生化學反應,進而導致并發癥的發生。采用中醫治療手段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因為中醫治療主要是對人體物理性的調整,對身體沒有傷害,也不會帶來傷害。同時,腦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切記安靜臥床休息,醫護人員隨時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證呼吸道通暢;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d計算輸入水、電解質平衡和營養;調整血糖、降低顱內壓等工作內容。綜上所述,采用中醫治療腦出血患者具有很大的優勢,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還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并發癥狀的出現,避免了西醫治療的感染及不良反應,對提高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具有積極作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對患者治療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作者:王德強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