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流量成本會計運用分析
眾多企業將在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直接投放到自然環境中,,嚴重污染了環境。環境成本會計自20世紀90年代起便以不同形式在企業中,開始運用。但其在具體運用中,并沒有披露環境破壞、環境恢復成本信息,而這些信息卻與企業發展戰略息息相關,且材料成本與能源成本構成了企業成本的很大組成部分。物料流量成本會計將大量數據與物料流轉聯系起來,使得物料流轉過程透明化,對環境損害進行核算,為企業降低環境負擔提供了有效信息。
一、物料流量成本會計引入
(一)實例選取口本在2007年發布指南中,將運用物料流量成本會計步驟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準備階段,在準備之初需要事先明確物料流量成本會計應用的產品、生產線及流程,進而分析適用對象并以此來確定物量中,心、應用模型、數據采集期間和數據采集方法;其次是數據收集與整理階段,此時需要依靠財務部提供的財務數據和制造部提供的生產數據,將企業生產中,所發生的成本分為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系統成本和配送及處理成本。最后階段是將采集到的數據運用到物料流量成本模型i}i。因此,結合案例企業,實例選取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明確適用對象。企業首次引進物料流量成本會計,實施對象為單一生產線的產品、在后期會產生大量損失的產品及使用多種材料的產品。本文以我國某船用設備制造公司為研究對象,詳細闡述物料流量成本會計在該企業中,的具體應用。本文選取的船用設備制造公司,成本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造成了許多浪費,_I幾要原因有:一是不合格產品在生產工序中,的材料損失;二是切割工序過程中,由于工藝不足所造成的殘留材料;三是輔助材料的消耗;四是在生產工序中,,由于不可抗力導致的不可使用材料。在使用物料流量成本會計時,可以單獨核算以上的浪費和損失,以此便利于管理人員認清環節中,的利用率,從而加強控制;同時,將物料流量成本會計與生命周期評價相整合來核算其成本,從而使得企業能夠將未來發生的成本事先確認,并且減少環境風險,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的發展。本文選擇船舶艙口蓋建造為實施對象。船舶艙口蓋工藝流程如圖1所小:第二,確定物量中,心。物量中,心是物料流量成本會計核算的理論單位。在選擇物量中,心時應根據如下步驟確定:首先列小出制造現場的工作流程;其次對每個流程進行描述;再次記錄各流程中,所投入的材料、動能源成本,并在本流程結束后記錄產成品、在產品和廢棄物;最后決定采用的物料中,心。第三,選擇數據采集期間及方法。企業在確定數據采集期間時應能清晰分配系統成本,通常為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等,但若企業產品本身帶有明顯的周期性,則可以根據企業具體情況來設置。本文選擇其自身的生產周期為歸集成本的期間。數據收集的方法有兩種:一種對原始數據的記錄;另一種是現場采用物量測定方法來實測確定。本企業調研過程中,使用前一種方法。
(二)數據整理數據整理步驟包括:先收集、整理每一工序中,的物料類型數據及其投入量與廢棄物數量;然后收集、整理材料成本、系統成本、能源成本、配送及處理成本;再次確定系統成本、配送及處理成本的分配原則;最后收集、整理每一工序上機器運行狀況的數據。物料能源流物量流轉表能反映每一工序中,的物料類型的數據及其投入量與廢棄物的數量。案例企業在核算成本時應當該按照前述分類方法進行歸集,具體包括:一是材料成本,分為_i幾要材料、輔助材料;二是系統成本,包含人工工資、設備折舊費用、檢測等間接費用;三是能源成本,包含企業用水、用電、用氣等發生的費用;四是配送及處理成本,_i幾要是)一內運輸費、案例公司至碼頭之間的運輸費及廢棄物處理成本。以上的成本乘以各物量中,心合格率和廢棄率的占比,便可以得到對應的成本矩陣表,如表2,表3,表吐所>}:
二、物料流量成本會計應用計算
(一)材料成本核算物料流量成本會計法下材料成本投入量的核算口徑是取自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投入的鋼材、油漆、焊材等的耗用量與以上材料采購單價的乘積。廢棄物成本是以廢棄物的重量乘以廢棄物的單價得到的。同時,根據品保部提供的質量統計表得到了各物量中,心施工隊實施生產的完工情況,其中,預處理、涂裝兩個工序的合格率為91.73%。切割工序的鋼材利用率超過90%率,剩下為合理損耗。小組立、中,組立和大組立的合格率分別為82.01%,96.12%,82.75%。綜上所述,得出如下結論:第一,選定材料成本為物量流轉過程中,重點改善對象。_i幾要材料構成了案例企業成本的絕大部分。研究負產品材料成本的構成發現切割中,心是產生該成本的_i幾要物量中,心。改善途徑_i幾要集中,在技術部對鋼材的工藝切割設計以及制造部、倉庫對余、廢料的管理。第二,能源成本、系統成本也是構成案例企業負產品成本的_i幾要原因。案例企業在剔除了切割中,心的情況下發現能源成本與系統成本也是構成案例企業負產品成本的重大誘因。本文中,在對能源成本與系統成本核算時均采用了作業成本法的思想進行分配,因而物量中,心的選擇以及動因分配比率的確定對正確計算能源成本和系統成本起著重大影響。第三,大組立物量中,心是負產品產生較多的中,心。同樣地在剔除了切割物量中,心以后發現案例企業大組立物量中,心的系統成本都高于其他兒個物量中,心的負產品成本。因而,案例企業應該對大組立工藝流程進行分析,以此來確定該工序是否有改善的可能性,同時管理人員應當以提高正產品的產出、降低損失成本為目的,嚴格監督大組立施工隊作業完成的合格率。另外,案例企業也可以制定出各物量中,心的理想狀態,并將其與實際成本構成進行比較,以此來分析理想狀態與現實狀態之間的差距,制定工序改進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也要注意正產品的改善空間。企業本環節材料的投入中,大部分是來自于上一環節合格半成品的轉入。此時若上一環節轉入的半成品未能處于最佳狀態,則可能會影響到該環節產品的合格率,繼而將上一環節的潛在缺陷轉換在本環節中,體現出來,最終成為本環節的負產品。因此,企業只有不斷的提高產品的質量,才能使得那些不能實現價值的物料消耗得以有效利用。
三、結論
本文引入了一項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物料流量成本會計,通過對制造企業數據資源的分析,表明物料流量成本會計能夠很好運用于制造業企業。同時,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尋找相關辦法降低企業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產生以及對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推進了物料流量成本會計進入企業。
作者:曹昱亮 周亞菁 單位:天津理工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6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