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方案
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對會計、咨詢、審計、法律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伴隨而來的是眾多重大財務舞弊事件的發生以及上市公司民事訴訟案件的增加。因此,投資者合法利益的保障以及具有會計類別法律問題的處理等成為當前資本市場急需解決的問題,法務會計專業的人才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與國際發達地區的法務會計專業的發展相比,我國法務會計剛處于起步階段,在法務會計理論、實務實施情況以及專業人員培訓等方面都相對比較落后,不能滿足當今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高技能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促進法務會計實務的快速發展,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市場轉型的需要。高職院校作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重地,其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戰略的實施是決定法務會計專業不斷創新發展的源泉,也是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對于資本市場的健康良性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我國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發展現狀
1.1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學科屬性不能準確定位
法務會計不是單純的會計學科,而是融合了法律學、審計學、鑒定學等各學科于一體的多學科專業。因此,法務會計專業的學科定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法學界認為法務會計屬于司法會計的一個分支,而會計界認為法務會計包括司法會計。激烈的學科之爭導致了法務會計專業學科屬性定位的不確定。在高職院校中,法務會計學科屬性定位的不確定致使該學科課程體系設置不確定,人才培養方向模糊混亂,從而制約了法務會計專業的長遠發展。因此,在高職法務會計專業學科定位中,應該嚴格地按照所歸屬的學科進行深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以及課程體系的建設和改革。
1.2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模糊
法務會計專業屬于新生學科,并沒有被納入我國專業學科檢索目錄中,因此目前高職院校對該專業的開設還處于自由階段。雖然有些高職院校開設了相關專業,但是依舊沒有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和認可,各個院校也是通過自己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施教。各個院校法務會計專業開設的個性化和依附性,導致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模糊。首先是人才培養方向的混亂。有的在會計專業中開設法務方向,培養會計人才;有的在法律專業中開設會計方向,培養法律人才。其次是課程開設的混亂。有些高職院校在法學專業中開設法務會計課程,失去了與會計學應有的緊密關聯。總之,高職院校對法務會計專業的不重視導致了學科領域的不確定,從而引發了該專業培養模式的混亂,而模糊的培養模式很難確定相關的人才培養方向和課程體系。
1.3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缺乏科學性
目前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缺乏一定的科學性。首先是法務會計專業學科涉及面過大,涵蓋了會計、法學等多種學科,不能形成具有一定針對性和適應性的課程體系;其次是課程設置的科目過多,缺乏實踐應用性,降低了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再者,課程的重疊過于嚴重,忽略了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造成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倫不類。1.4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缺乏一定的師資力量師資是人才培養質量的主導以及關鍵所在,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方向更趨向于應用技能型。因此,建設一支既懂理論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很必要。然而,目前諸多高職院校缺少一支法務會計專業的強大師資隊伍。一方面,高職教師大多數都畢業于法學專業或會計學專業,缺乏法務會計通識知識,這就造成了該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的片面性;另一方面,教師隊伍中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師多,缺乏具有實踐技能和經驗的專業技能教師,不能很好地以市場為導向并根據市場行業的發展進行實踐應用能力方面的教學,造成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降低。總之,高職院校作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地,在把握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成為其高效運行的關鍵。
2我國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分析
2.1高質量的高職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是服務社會的需要
2.1.1從國家層面來講,高職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是政府加強監管的需要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都需要設立一個專門的組織機構,以保障相關各方利益不受損失,保障市場行業的良性運行。在這個組織機構中,審計公安檢察等成為這個社會力量的關鍵,而審計從專業屬性上來講屬于會計類專業。由此可見,高質量法務會計專業人才是政府實施市場監督控制的重要力量。
2.1.2從企事業單位層面來講,高職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是組織維護權益的需要企業以及事業單位在履行國家社會職責、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追求本單位的最大利益,在正常的經濟活動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各種經濟糾紛,這時相關各方必須用法律來捍衛自己的權益。因此,單位資本利益最大化的維護必然會引起對法務會計人才的需要,這就對高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3從法律事務所層面來講,高職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是律師服務的需要我國目前的經濟律師雖然對普通的經濟案件具備一定的處理經驗以及專業知識,但是對于法務會計類別的案件缺乏深刻的認識,不能很好地判斷資本的舞弊以及賠償等,也不能很好地利用會計方面的證據。因此,高職院校高質量法務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為行業提供有效的判斷方法,并為之樹立良好的服務標準。
2.1.4從會計事務所層面來講,高職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是履行會計師職責的需要目前,我國大多數的財務審計很大程度上是針對公司的資金舞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師對資金舞弊的洞察越來越難,而財務審計部門又越來越希望會計師能夠發現其中的舞弊行為,最大程度地降低資金風險。因此,高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戰略的實施將極大地縮短社會期望與會計師功能的差距,為當前會計師職責能力的提升樹立標準。
2.1.5從個人層面來講,高職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是投資者權益保障的需要在當今社會中,不僅是企業或行業,個人也會遇到類似法務會計經濟法律的難題,投資者和公司高管都可能成為公司企業舞弊責任的追究者。要成功捍衛個人的權益,精通法務會計的專業人才不可或缺。高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同時也為維護個人權益提供保障。
2.2高質量的高職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目前,我國法務會計學科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與市場行業相關的人才數量比較稀少,人才資源過于匱乏。雖然每年都會有法律或會計學專業人才填充法務會計人才的需要,但是由于專業的片面性,沒能形成很好的行業人才體系,只有發達地區才勉強有相對穩定的人才培養渠道。高職院校作為市場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輸送者,應針對此領域的人才需求,不斷地創新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方式,長期為行業企業輸送新鮮血液。另外,目前大多數法務會計方面的人才基本都靠自學成才,缺乏正規的職業教育培訓,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和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有鑒于此,高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也是行業綜合實力提升的需要。為了我國法務會計行業健康良性發展,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已迫在眉睫。
3適合我國特色的高職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方案探究
3.1高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高職院校不同于其他高等院校,其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主要針對所學專業的市場就業,也就是說其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就是為相應行業職業崗位培養合格的員工。因此,高職法務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首先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各企業事業單位對法務會計人才的需求,然后加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實現學生與行業或職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高職院校在重視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應該從三個方面提升法務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首先是加強專業理論教育,讓學生精通法務會計理論,熟悉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動向,了解國外法務會計發展現狀及相關案例等;其次是注重實踐方面的教育,加強學生實際操作運行能力,通過角色模擬或者現場觀摩等方式,拉近學生與職業目標的距離;最后是側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加強學生職業創新能力以及知識融會貫通能力等,打造素質全面的法務會計人才。
3.2高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內容的明確
高職院校在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的基礎上,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還應該體現素質全面、知識結構合理、邏輯結構嚴密等要求,進而形成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體系。
3.2.1構建科學的學科課程體系,培養適應型的法務會計人才
在制定高職法務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時,首先要避免法學與會計學兩個學科課程的疊加和重復,做到法學、審計學以及會計學等多種學科的融合和交叉,按照市場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和專業理論層層遞進的關系,制定一套科學的課程體系。另外,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適應型和通識型的高職人才成為當前市場所需。因此,在課程設置中,高職法務會計專業應形成以法學和會計學為主、以兩學科融合為輔、周邊學科為補充的課程體系,并且要緊跟市場的需求,及時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培養出以市場為導向的高端技能型法務會計人才。
3.2.2加強職業素養教育,培養高素質的綜合能力型人才
法務會計屬于社會服務性行業,除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技能經驗之外,法務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也是當前社會所看重的。因此,法務會計人員要做好資本方面的服務。只有自身道德素質得到完善,才能在金錢與各種舞弊事件面前做到潔身自好,避免包庇事件以及犯罪現象的發生。高職院校應該針對法務會計專業學生的個性,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針對法務會計行業道德規范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
3.3高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法的拓展
在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突出市場導向,并結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提升學生的綜合專業能力。首先是教學方法多樣化,既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或者任務驅動法等,也可以邀請企業律師結合法務會計案例進行解剖式的講解。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熟悉法務會計的實際工作,并從中學到實踐的經驗和技能。其次是完善法務會計實踐教學環節,通過校企合作機制的建設以及校內實訓條件的完善,讓學生接受來自校內外的各種實踐培訓,突破職業院校“重理論、輕實踐、少經驗”的現狀和瓶頸。在校外,讓學生通過企業的鍛煉彌補實踐技能培訓的短缺;在校內,借助場景模擬以及角色扮演等方法提升法務會計人才培養質量。再次是通過“訓證崗”的人才培養方式,讓學生在考證培訓中完成法務會計知識的培養,鼓勵學生報名參加注冊會計師和律師等執業或職業資格考試,在考證中學習各類相關課程,完成通識型合格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
3.4高職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師資的加強
高職法務會計專業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師資隊伍更是人才培養的短板。因此,高職院校的法務會計專業務必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個人雙師和整體雙師相互匹配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3.4.1加強校內專業教師個人雙師素質培養,建設校內“雙師型”師資隊伍
隨著國家應用技能型人才戰略的實施,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都需要不斷的提升。法務會計專業高質量人才的培養不能局限于專業理論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實踐技能的鍛煉以及經驗的積累。因此,校內專業教師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與時俱進,在提升自己專業理論教學能力的同時,不斷加強自己實踐技能的培養和實踐技能教學能力的鍛煉,以個人“雙師型”促成隊伍“雙師型”。
3.4.2加強校外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整個團隊“雙師型”建設
學校應聘請企業行業一線的專家作為兼職教師,他們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對行業深入的了解。在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兼職教師的實踐給學生帶來校外知識,他們在實踐技能方面更有優長。在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過程中,讓學生隨時了解來自行業的前沿知識,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能夠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就業的零距離對接。另外,校外兼職教師與校內專任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傳授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教學方法,對師資隊伍整體實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4結語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法務會計行業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與改革不僅是服務社會的需要,同時也是行業長遠發展的需要。通過培養目標的準確定位、培養內容的合理制定、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以及“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加強等綜合運用,高職院校法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一定會得到提高。
作者:李冰 單位:安徽審計職業學院會計系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