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園雜志
學園雜志基礎信息:
《學園》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綜合性教育理論學術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53-1203/C,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4-4810,郵發代號:64-53。現為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名師教學思想與教法研究》總課題組的學術合作單位。
學園雜志辦刊宗旨:
《學園》雜志以“弘揚人文精神、研究教育理論、促進教育創新、開展學術爭鳴”為辦刊宗旨,主要反映我國一線教育工作者在其理論領域內的探索、創新實踐活動和學術研究成果,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闡述觀點和交流經驗的理論平臺。讀者對象:全國各級各類大、中專院校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普通中小學、幼教、特教等學校教師及行政管理人員;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單位的教育工作者;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等等。
學園雜志欄目設置:
科研課題、高等教育研究、教改論壇、教學研究、國外教育、學校管理、師資建設、教材研究、師范教育、繼續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以及教案設計和教育感悟等等。
學園雜志收錄情況:
《學園》雜志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龍源國際期刊網》、《中國期刊網》等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雜志集權威性、理論性與專業性于一體,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是作者科研、晉級等方面的權威依據!
學園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教育學園雜志社投稿信息一、投稿要求
1.來稿要求選題新穎、觀點鮮明、資料準確、說服力強,具有一定的學術交流價值。
2.作者確保稿件不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文責自負。本刊有權對來稿進行必要的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者,請在投稿時說明。同時,請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3.來稿可直接采用電子郵件以Word格式發至本刊電子信箱,郵寄來稿請采用打印稿。
4.對于科研課題或基金資助項目的論文,請在文后注明課題批準文號(包括項目編號、課題名稱等),我刊對此類論文將予以優先安排版面發表。
5.本刊可為作者加急發表論文,投稿時請在論文的首頁注明“加急”,其在同等條件下可享受優先發表。
二、格式要求
1.標題:標題應鮮明,一般不超過25個字,不使用外文縮寫詞。
2.作者姓名及單位信息:要求有準確的作者單位名稱、省份、城市及郵編。
示例:李××(北京××大學××學院,北京100000)
3.摘要、關鍵詞:超過3000字的論文要求附寫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并將論文的題目、摘要、關鍵詞翻譯成英文。
4.正文:為保證學術質量,來稿一般以3000~6000字為宜,最低不少于2000字,科研類論文為4000字以上。
5.參考文獻:執行國家標準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幾種主要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連續出版物(雜志):序號作者.文題.刊名,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專(譯)著(書籍):序號作者.書名(,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論文集:序號作者.文題.見(英文用In):編者,編(英文用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序號姓名.文題:[XX學位論文].授予單位所在地:授予單位,授予年.
專利:序號申請者.專利名.國名,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技術標準:序號發布單位.技術標準代號.技術標準名稱.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6.所有投稿必須在文后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如1968-)、工作單位、通訊地址(注明所在地及郵編)、研究方向、電話、投稿日期。
學園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時評社會效用一席談本科生教育——追求靈魂的卓越一則“寫詩”的故事引發的思考高等教育中的范圍經濟——基于CES成本模型的評價孔子的“善喻”之道大姚一中70周年校慶文化生產事件闡釋歷年教育學類優秀博士論文及獲得者情況研究我國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調查研究《高等教育》轉載論文分析和綜述綜合性高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中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高校文化變遷將云南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之思考從“學而優則仕”到“學而優則學”大學“去行政化”的憲政思考20世紀80年代北大的中文系和歷史系重新探討科斯問題:科層制的轉變——從U型組織到M型組織關于幸福與幸福觀的思考教學評估與全能政府理論缺陷大學“官本位”及其消解大學教師評價目標的反思從講座制的興衰透視學術組織結構形式的演變社會標簽理論對逃課現象的解讀高校校園文化的“生命教育”育人功能孔子與馬基雅維利的政治思想比較傣族地區奘房的社會功能雙峰儺戲從絕技到絕跡的人類學研究透視質量,追求卓越開放學習、遠程學習和網絡學習的發展企業家人力資本與教育經濟學基本理論納西族“三多信仰”的文化意蘊及旅游開發基于計算機多媒體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實驗研究我國師范院校師資隊伍現狀調查研究高等教育中的知識互動框架國際性學校重建運動的理論基礎、核心主題及其教訓——讀《新自由主義主導下的學校重建研究》再論基因技術之倫理困惑——對基因技術使人類生命“神圣感”喪失之觀點的質疑女碩士生性別意識問題透析與對策現代大學的形象之爭:“象牙塔”角力“服務站”大學自治的社會關系及其法律調整聽講座勝過聽課大學校長背后權力關系模式的歷史考察——從Rector、Chancellor、President看校長的權力空間《論語》精神對現代社會的救濟自由教育、通識教育、文化素質教育的歷史流變澳門特區高等教育區域合作發展戰略的認識及設想土器新生:云南彝族樂器“阿烏”的改良“文化中斷”視角下的傣族大學生高等教育需求研究亞太地區高等教育全球化與質量保障趨勢東南亞開放遠程學習淺議學術圖書的出版與文化創新模塊組合、互動教學——通識課程教學的一種嘗試必要的距離與無形的融合——也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牽涉高校學報的專業化發展研究綜述從讀者角度看竺可楨對圖書館藏書的利用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jykx_10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