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基礎信息: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于1980年創刊,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刊最早的關于科學技術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的綜合類科技期刊,是由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天津市科學學研究所共同主辦,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管。自創刊以來,本刊為宣傳科學精神和科學學理論,提高科技政策與科技管理水平,為“科教興國”戰略的確立和實施,率先在理論和實踐上做了大量超前研究和探索。其中就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中的許多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探討的一些觀點,還被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等一系列決策采納。該刊目前擁有百名以上國內外專家學者形成的咨詢網絡,編委中擁有十多名我國科技管理界著名專家和學者,他們為本刊多年來保持較高的學術水平、不斷提升影響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期刊榮譽: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分別榮獲第一屆、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和一等獎;獲得首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在歷年的期刊評估中均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本刊為世界“IAIA(國際影響評估)組織”團體會員單位。分別被評為國家基金委管理科學部重要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攬》(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攬》編委會)、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刊源、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CASS)(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等。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主要欄目:專論、科技管理、人力資源、科學學論壇、理論與方法、大學科技產業、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方法。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2-0241,CN:12-1117/G3,地址:天津市河東區新開路138號科技創新大廈5樓,郵政編碼:300011。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社相關期刊- 科學學研究雜志科研管理雜志科技管理研究雜志教育管理雜志運籌與管理雜志數理統計與管理雜志管理學刊雜志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社投稿信息1.中英文對照標題、中英文摘要(不超過300字)、關鍵詞(不得少于3個)、中英文作者單位(單位名稱、省市、郵碼)、作者姓名、有效聯系方式(通訊地址、郵編、電話、電子信箱)。
2.電子版文件請使用Word-2000編輯,文中圖、表格和公式請用Office軟件編輯。
3.基金項目及第一作者簡介格式如下: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4.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應執行國家標準GB/T7714-2005的規定,采用順序編碼制,實引方式在正文中標注,即在正文中用上角標標注參考文獻序號,與文后參考文獻序號相對應。不要使用作者年制標注參考文獻,以避免造成標注混亂。各類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及示例如下:
(1)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2)期刊文章[J]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出版地: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3)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4)報紙文章[N]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5)國際、國家標準[S]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標準批準年
(6)專利[P]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7)電子文獻
[DB/OL]-聯機網上數據庫;[DB/MT]-磁帶數據庫;[M/CD]-光盤圖書;[CP/DK]-磁盤軟件;[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名稱[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出處或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社編輯部征稿社會網絡視角下R&D聯盟網絡效應形成機理研究共性技術項目決策機制研究產業技術擴散的知識重構研究信息科學部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實施情況調查綜述外包企業創新戰略選擇的博弈分析高校科研質量管理體系的組織機構與管理模式分析環渤海和長三角經濟帶“技術追趕”問題研究工業設計服務業創新政策研究的新范式:政策網絡全球價值鏈嵌入是否阻礙了發展中國家集群企業的功能升級?——基于紹興紡織產業集群的實證研究基于修正“鉆石模型”的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互動的動力機制——以紹興紡織產業集群與中國輕紡城市場為例產業集群發展不同階段的創業活動差異性分析主要發達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的資助政策及其啟示面向對象的基于評價要素集成的技術評價體系研究芬蘭科技政策演進與科技競爭力發展研究信息技術吸納能力及其過程模型研究技術預見:從方法的運用到系統的構建我國專利產業化虛擬基地構建可行性研究——以重慶為例美日企業衍生方式與創新的比較分析產業集群創新的政府行為透析我國自主創新實現能力及轉化能力評價創新活動的行為邊界及控制機制研究虛擬創新聯盟的管理重點與CBB計劃成功的關鍵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jykx_1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