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雜志基礎信息: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創刊于1997年,由揚州大學主辦的綜合類學術期刊。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主要刊登學校管理、學生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國高等教育史、比較高等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教育、教師教育、民辦教育、網絡教育與多媒體教學等。面向全國各類高等院校的廣大干部、教師、研究人員和學生,面向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圖書信息單位的工作人員,面向一切關心高等教育的廣大讀者。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雜志欄目設置:
熱點關注、理論探討、學校管理、學生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國教育史、比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雜志收錄情況:
1、期刊收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維普網、知網數據庫、萬方數據庫收錄期刊
2、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3、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4、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871;總被引頻次:908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678;綜合影響因子:0.524
5、雜志榮譽:
江蘇省一級期刊;
首屆江蘇期刊方陣優秀期刊;
第二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第二屆江蘇期刊方陣優秀提名期刊;
1999年首屆全國文科學報整體設計獎;
2000年中國《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
2006年第三屆中國優秀社科期刊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7-8606,CN:32-1466/G4,主編:夏錦文,地址:揚州市大學南路88號,郵編:225009,電話:0514-87971605,郵箱:xuebaogj@yzu.edu.cn,網址:xuebao.yzu.edu.cn/。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社相關期刊- 揚州大學烹飪學報邵陽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數學教育學報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天津市教科院學報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社投稿信息1、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單位所在地、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須相應譯成英文,并另紙附于文末。為便于聯系,請提供聯系電話和電子信箱。
2、提供“作者簡介”,其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以上內容寫于文稿首頁地腳。如:姓名(出生年-),性別,某省某地人,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學位(碩士學位以上),主要從事……研究。
3、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須在文稿首頁地腳(”作者簡介”前)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如: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9637680)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立項課題(蘇教(2007)第8號)
并請將將有關批準文件復印附于稿后。
4、注釋是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必要補充說明,一律寫在該頁地腳,文中與地腳注碼均用①②③……標示。
5、凡引文出處一律列入“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擇主要的列入,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勿列入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列于文末。文中引文處的序號(上標)與文末參考文獻序號須相對應,均用方括號“[]”標示。所引著作中的頁碼一律寫在文中引文序號后面,用小圓括號標示。如:“××××××”[1](P.128)
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依次為:
主要責任者.題名[J].期刊名稱,出版年(刊期):起-止頁碼。
主要責任者.題名[N].報紙名稱,年-月-日(所在版面)。
主要責任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頁碼。
主要責任者.題名[EB/OL].[年-月-日(上載日期)].網頁地址。
主要責任者.學位論文標題[D].答辯單位所在地:答辯單位,年-月-日(答辯時間)。
主要責任者.文件標題[R].發文單位所在地:發文單位,年-月-日(發文日期)。
6、請作者盡量用打印文稿,并準確統計全文字數。文稿一經審定錄用,我刊將通知作者寄送文稿軟盤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
7、《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中國期刊網,相應稿酬已與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如不愿進入,請書面聲明,以便作出處理。
8、《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熱忱歡迎來自各方面的稿件。來稿以5000字左右為宜,3個月未接到用稿通知,歡迎電話或電子郵件垂詢,稿件亦可自行處理。來稿請直接寄揚州大學學報編輯部高教研究版編輯室,勿寄個人,亦勿通過中介機構或個人代理。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社編輯部征稿洪堡大學理念對當代大學課程與教學的啟示歐美高校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比較研究大學工科教師專業化策略探微——基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視角建構教師終身學習新體制初探加強軍事理論教師隊伍建設促進高校國防教育持續發展論高等教育現代化視域下高校對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引領行業特色高校通識教育改革:定位與實踐——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為例基于SRTP的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探討“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探究“90后”大學生閑暇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地方特色資源在高校德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高校校友會工作現狀及其理念探討高校后勤學生滿意度量表編制及信效度檢驗虛擬學習社區培育與發展研究網絡多媒體環境下交互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來自耗散結構理論的啟示網絡教學平臺構建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大學生“宅居”現象的調查研究——基于河南工業大學新校區的問卷調查新時期大學生入黨動機分析與思考論顧明遠的比較教育思想王小丁論新中國初期高等教育中的“教育為人民服務”思想羅家倫的治校觀及其啟示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啟示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jykx_2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