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論叢雜志
西北民族論叢雜志基礎信息:
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西北民族論叢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西北民族論叢雜志社相關期刊- 環境資源法論叢雜志經濟法論叢雜志刑法論叢雜志犯罪學論叢雜志韓國研究論叢雜志華中人文論叢雜志新世紀論叢雜志婦女研究論叢雜志今日民族雜志桂海論叢雜志西北民族論叢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西北民族論叢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族群歷史之文本與情境——兼論歷史心性、文類與模式化情節烏丸莫那婁氏考——附考烏丸渴燭渾氏、烏丸叱羅氏鐵弗匈奴的形成及早期歷史公元三至九世紀新疆地區的民族及其變遷西北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政策與途徑選擇西北少數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點及其地位和作用韓國佛教的思想特征——以新羅末期、高麗初期為中心中國對“海東求法僧”的待遇和認識——以佛教史籍的敘述為中心法藏的思想變遷及元曉的影響第七屆“馬長壽民族學講座”紀要九至十三世紀中韓學術交流研討會紀要漢代河西長城與絲綢之路鐵弗匈奴的社會經濟狀況唐代吐蕃與北方游牧民族關系研究“嗢末”職官與姓氏考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后西藏上層集團爭奪權力的斗爭試論熱振事件及對國民政府治藏事務的影響20世紀后半葉中亞地區的民族情緒與群眾運動伊斯蘭遺產繼承法探討從“七寺十三坊”到回坊十二寺——西安回族寺坊結構變化研究之一試論“都市回族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陜南寧強、略陽等地氐、羌遺風歷史溯源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shkx_18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