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基礎信息: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創刊于1983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陜西省教育廳主管,西北政法學院主管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刊物。本刊注重學術性、專業性和知識性。以探索新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現代化理論為宗旨,努力反映法學研究的新成果。主要發表法學學術理論文章,辟有法律文化與法律價值、法律思維與法律方法、人權與法制、部門法理學、法制現代化、法律制度探微、法學新問題研究、域外法評、長安法史、立法研究、法律實踐等欄目,注重學術性、專業性、知識性。本刊始終把追求高品位學術理論和嚴格的學術規范作為自己的特色定位,以發表選題新穎、論證深刻的長篇稿件為主,追求凝重厚實的風格特色。《法律科學》力爭在學術理論、司法實踐和法制建設之間建立起經常的聯系,促進三方的互動和溝通,彌合純粹的法律理論和司法實踐之間的鴻溝,使法學理論能有效地指導司法實踐,服務司法實踐,同時,通過司法實踐來豐富和促進法學理論的發展。曾用名:《法律科學》。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律文化與法律價值、法律思維與法律方法、人權與法制、部門法理學、法制現代化、法律制度探微、法學新問題研究、域外法評、長安法史、立法研究、法律實踐等。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辦刊宗旨:
以探索新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現代化理論為宗旨,努力反映法學研究的新成果。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榮譽:
中文核心期刊、法律類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常用期刊;
法學類最重要的核心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法律類核心期刊;
陜西省十佳學報;
1999年度獲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第三名;
1999年度、2000年度兩次榮獲陜西省“十佳”學報和陜西省優秀學術期刊一等獎;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收錄情況:
數學評論、文摘雜志、應用力學評論、石油文摘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訂閱方式:
ISSN:1674-5205,CN:61-1470/D,郵發代號:52-85,地址:西安市長安南路300號西北政法大學,郵編:710063。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社相關期刊- 法律科學雜志海大法律評論雜志公司法律評論雜志網絡法律評論雜志職工法律天地雜志法律與生活·陽光版雜志法律與生活雜志社會科學評論雜志重慶社會科學雜志心理科學雜志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社投稿信息一、本刊歡迎選題新穎、有獨到見解和學術價值的法學理論文章,法學各分支學科的專題研究成果,有理論和實踐價值的現實性研究成果。
二、本刊取舍稿件重在學術水平。對具有真知灼見、說理充分、邏輯嚴密、語言規范的稿件優先采用。
三、來稿應符合教育部發布的《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輯規范》要求。
四、來稿應附有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工作單位、所在城市、郵政編碼等)、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注釋、參考文獻,基金資助的論文應對基金項目名稱、項目編號予以注明。篇名、摘要、關鍵詞應翻譯成英文。中英文摘要、關鍵詞應排列于正文之前。注釋采用腳注排于當頁末,參考文獻排于文末,同一文獻同一編碼。從期刊、論文集中析出文章注明其在該期刊、文集中的起止頁碼。
五、摘要應能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直接明確地反映出作者的主要觀點,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過200字,能夠獨立成文,切不要寫成文章結構介紹或自我評價,不要用“本人”、“本文”等詞起寫。
六、本刊堅持文以質取的原則,實行匿名審稿,反對任何干擾編輯公正審稿的行為。編輯部對來稿統一登記分發,來稿請徑寄編輯部,不要寄給編輯或主編個人,以免遺誤。來稿請注明專投本刊。本刊反對一稿多投,反對抄襲、剽竊等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因一稿多投或侵犯他人著作權給本刊造成不良后果者,本刊將采取措施予以懲戒。凡投稿三個月內未收到編輯部采用通知者,可自行處理。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七、對采用稿件,本刊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可對稿件進行技術處理。如不同意,請聲明。
八、本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中國數字化期刊群萬方數據網、北大法寶,相應稿酬已與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不再另行支付稿酬。如不愿進入以上電子出版物,請書面聲明,以便作出處理。
九、來稿請將作者信息與正文分開打印,以便匿名審稿。請隨稿另頁提供文章題目和詳細的作者信息資料,在地址變動后也請及時告知編輯部,以便稿件發表后寄送稿酬。
十、凡對本稿約有關內容未提出異議和特殊聲明者,本刊將視為同意此稿約。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社編輯部征稿闡釋一個真實的中國憲法世界——以“憲法常識”為核心警察權軟實力的建構基因權的私法證成和價值分析論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之交易安全保障義務從既遂標準的層次性理論看加重犯的既遂問題論法律價值的數量化法律異化研究論“忠”之法律義務及其限度論民間法與糾紛解決論實質法治主義背景下的司法審查論行政應急權的合憲性控制三階層犯罪論體系與犯罪構成體系:實證考察下的廓清、反思與借鑒刑事政策下的刑事責任研究“被害人保護”與“刑罰輕緩化”:刑事和解不能承受之重中國刑事訴訟制度變遷的多重邏輯:一個分析框架不應被淡化的侵權責任能力——對侵權責任能力制度若干功能的考察與審思法定法官原則:我國管轄制度改革的新視角合同一般法定解除條件探微信用報告制度的完善及身份竊取行為的預防“發行方付費”模式下的信用評級法律迷局解析風險社會中的產品刑事責任論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癥結和出路賦權與規制:我國檢察機關撤回起訴制度之構建論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中竊聽措施的法律規制外資并購反壟斷規制的國際協調德國法律適用突襲問題之對策與啟示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shkx_2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