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專學報
重慶師專學報基礎信息:
《重慶師專學報》創刊于1985年,是由重慶市教委主管,重慶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刊方向和黨的基本路線,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為推進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和經濟建設服務;積極參與學術交流、促進科技發展,繁榮學術研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努力提高學術水平,為教學、科研服務,發現和培養人才;嚴格執行國家出版法規以及國家標準和規范,突出重點、逐漸拓寬,不斷進取、推陳出新,立足渝西、面向全國,輻射國外的辦刊原則。自創刊以來,始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堅持論文的學術水平。以高師及科研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曾用名:《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現用名:《重慶文理學院·社會科學版》。
重慶師專學報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三皇五帝研究與討論、文學人類學研究、比較文明文化學、作家作品研究、哲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經濟與管理、文化·藝術·傳播學、語言·翻譯學、教育·心理學、學術研究綜述。
重慶師專學報榮譽:
重慶市優秀期刊;
《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
重慶師專學報收錄情況: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重慶師專學報訂閱方式:
ISSN:1008-6501,CN:50-1036/C,地址:重慶市永川渝西學院校內,郵編:402168。
重慶師專學報社相關期刊- 公安理論與實踐·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東莞南博學院學報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重慶師專學報社投稿信息1.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2.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3.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4.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5.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6.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7.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釋義性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后參考文獻的引文和個別文后參考文獻的節略形式,其序號為①②③……。
重慶師專學報社編輯部征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評估與保護實踐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相對性“絲竹更相和”——從器樂組合形態看南音《禹貢》成書年代新論玉器劃時代良渚帝王洲——從考古發現看蚩尤與良渚文化文學人類學的跨學科講述——全國首屆“文學人類學骨干教師高級研討班”學術綜述世界體系與中國文明復興朗費羅與世界文學后殖民理論家斯皮瓦克的庶民教育論蓋茨比的理想主義與美國夢的幻滅唐代社會的一面鏡子——對《玄怪錄》婚俗文化的認識從《活著》中的溫情美看余華創作風格的轉變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哲學啟示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的解構性探析法治背景下的公民意識探討民族地區產權制度發展模式分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盧現祥教授訪談微時代國家電網品牌建設研究——以重慶市電力公司開通“紅巖微博”為例中國手機媒體概念、文化及其社會影響的元認知研究論中國古典詩詞的含蓄美文本意義結構及跨語重構漢越死亡委婉語對比研究《太玄》范注體例考論從兩元對立角度看郭沫若的“風韻譯”淺談嚴復及其“信達雅”的影響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shkx_2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