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雜志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基本信息: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創建于1978年,是湘潭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刊物。主要刊登大學教師、研究生及海內外研究者在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邊緣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及綜述性文章。由湘潭大學10個理工科院、系、所的16名教授、博士導師組成學報編委會,負責確立學報的辦刊宗旨及審定論文的學術質量。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辦刊宗旨:
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欄目設置:
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與化學工程、機械工程與電子工程、建筑工程。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期刊榮譽:
1994年湖南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系統優秀學報評比中榮獲一等獎(湖南省科委頒發);1995年湖南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優秀學報評比中榮獲一等獎(湖南省新聞出版局頒發);1995年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系統優秀學報評比中榮獲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司頒發);1996年湖南省第三屆優秀科技期刊(湖南省科委、宣傳部、新聞出版局聯合頒發);1997年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中榮獲二等獎(國家科委、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聯合頒發);1999年在全國湘潭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中榮獲二等獎(等同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年榮獲湖南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湖南省高校學報研究會);2001年進入首屆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新聞出版署);2002年被選為湖南省第二屆國家期刊獎參評期刊;2003年被湖南省科技廳和新聞出版局評為一級期刊;2004年在全國高等學校科技期刊優秀評比中榮獲重點大學類(A類)編輯出版質量獎(國家教育部科技司頒發)。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收錄情況:
CA 化學文摘(美)(2005)、Pж(AJ) 文摘雜志(俄)(2005)、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5)。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訂閱方式:
ISSN:1000-5900 CN:43-1066/N 郵發代號:42-33。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雜志社相關期刊- 廈門大學學報雜志[自然科學版]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雜志社投稿信息一、總的要求
1.1文稿一律用打印稿。外文字母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相似字母與數字要分清。
1.2文稿一般包括學術論文、研究簡報、文獻綜述、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科技簡訊等六大類。
二、除科技簡訊外,每篇文稿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標題、作者、中文摘要及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英文摘要及關鍵詞。
2.1標題:必須是論文內容最明確最簡短的科學表達,一般在20字以內,最多不超過30字。標題中序號用羅馬字(Ⅰ)、(Ⅱ)……表示,副標題用破折號連接,英文標題、副標題都用大寫。
2.2署名:只限于直接參加主要工作、并能對全文負責的人。曾參加過某些工作的人,可在“腳注”中或致謝中說明。多作者署名不得超過6人。作者姓名下用圓括號注單位。英文相同。
2.3中英文摘要:字數一般在200250字內。英文摘要一般要求打印,無條件的用印刷體書寫。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英文摘要可以稍長,要寫入主要結果,不一定與中文對應。摘要是一種獨立文獻,一般不引用參考文獻。
2.4關鍵詞:將論文中起關鍵作用的、最能說明問題的、代表論文特征的或最有意義的詞選出3-5個作關鍵詞。不要將同義詞并列為關鍵詞,化學分子式不能作關鍵詞。關鍵詞與詞之間中文用分號相隔,英文用逗號相隔,末尾不用任何符號。
2.5正文:一般分前言、實驗或推理、結果與討論、結論等四部分。
前言:用以說明寫作論文的目的,研究課題的依據、意義。
實驗或推理部分:是研究者思想方法和技術路線的具體反映,純理論性文章這部分主要是說理論證,這部分不涉及試驗結果。凡試驗過程務必寫明實驗儀器、條件、手段。
結果與討論:采用文、圖、表等形式把實驗結果完整表達出來,有必要時采取與已有文獻值對比的形式。
結論:以結果和討論為前提,經過嚴密理所作的最后判斷,結論須抓住本質揭示規律,文詞確切,重點突出,觀點鮮明。
正文中上述四部分序號用阿拉伯字編成“1,2,3,4…”左頂格書寫。第二層次子目分別寫成“1.1,1.2,1.3,…2.1…”。頂格書寫,空半字后接寫小標題,正文另起一行。第三層次寫成“1.1.1,…2.2.3…”頂格書寫,空半字后接寫小標題。正文空兩字接寫,不另起行。一般不用第四層次,必須使用時,用a,b,c…作序號,縮入兩字,空半字接寫小標題,再空兩字接寫正文。在正文中如分幾點敘述,用a,b…接寫,不另起一行。
三、圖和表要求:
正文中的圖表必須科學、明了。能用圖說明的結果不用表來說明,同一結果不能圖、表并用。表格的要求:
3.1每個表須有表號、表題。全文只有一個表時也編“表1”。表號用阿拉伯字1,2,3…正文中須一致。
3.2表內不用豎間隔線,數據之間不加橫間隔線。
3.3表內數據下行如與上行相同時,一般應重復該數據,不用“″”或“同上”字樣。
3.4表示測定結果為“不含有”或測定值為零,則記為“0”。
3.5確定無存在的可能,認為不必要進行實測和觀察時,記為“”。
3.6未經實測或屬于本工作無關的項目,在該欄內留空白。
3.7實測時發現有痕量存在的,記為“痕量”。
3.8表中如有需要說明的詞句,在右上方用半圓括號加阿拉伯數字序號表明,如“(1)”在表下依次加以說明。圖、照片的要求:
3.8.1圖必須清晰、美觀,簡單圖不能過大,復雜圖不能過小,提供的原圖必須正確無誤,圖內只標必要的符號和圖例,文字放在圖題下面說明。
3.8.2曲線圖的坐標軸名稱、符號、刻度和計量單位必須標注齊全,并與正文一致。圖一律在描圖紙、白膠版紙上用黑墨水描繪,線條粗細均勻,主輔線分明,實驗點位置必須準確,不同的點和線必須分辯清楚。坐標點分別畫成○、●等,不用△、×、等。坐標軸標度過大,可改為標注指數,即10,102,103…,10-1,10-2…,或用對數坐標軸標注。對于多因素影響某一參數變化的多個曲線圖,可以采用一個縱坐標,多個橫坐標的形式進行合并。
3.8.3照片要求圖象清晰,層次分明,反差適中。必須標明放大倍數,上下方向。
3.8.4每一圖、照片必須有圖號圖題,圖、照片一般應放在正文出現的當頁,圖序號一律用阿拉伯字,如“圖1、圖2…”,分圖序號為(a),(b),正文中寫為“圖Ⅰa”等。全文只有一幅圖時,亦需編序號“圖Ⅰ”。
3.8.5圖、照片必須準備兩套,準備用于制版的須用紙或紙袋另外包好,與稿件同時交來。
3.8.6文中一般不需要計算機具體程序,只需框圖。程序框圖必須規正、最大不得超過16開版。
四、參考文獻的寫法:
4.1參考文獻的序號在正文中用阿拉伯字加方括號標在右上角,文后參考文獻表中只用序號,不再用方括號。
4.2參考文獻屬期刊時,內容及標點符號的寫法是:著者.刊名,年,卷(期):頁。
4.3參考文獻為書的寫法是:著者.書名.版次(初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年.頁。
4.4參考文獻為中譯本書的寫法:原著者,譯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年:頁。
4.5參考字獻為論文集的定法:著者.In(見):文集編者,ed.(多編者用eds.)文集全名,出版地:出版者,年:頁。
4.6參考文獻為專利的寫法:著者.某國專利號,年。
4.7參考文獻為待發表的工作,不得列入,但可作注釋在當頁下方注明。(內部文獻也不得引用)應寫明著者,文獻題名.出版年,加注“待發表工作”。
4.8如參考文獻的著者是以團體署名,則以團體名作為著者姓名。如有匿名或佚名的則以書名或篇名作第一著錄項目。
4.9著者一律采用姓在名前,名可縮成只用首字母(中國人用全名),姓后不加逗號,名不加縮寫點,名兩個以上縮寫首字母間空一字,多著者間用逗號分開,著者項完畢時加句號。多著者可以著錄3人,3人以上加“etal.”,最后兩著者間不用“and”等連詞。例:GreinerJH,KircherCJ,KlepnerSP etal.IBMJResDev,1980;24:195
五、必須按國際、國內計量規定統一文中的符號與單位。特別強調如下幾點:
5.1文題及正文中一般能用中文表述的不用分子式寫,如氧氣不用O2表示、滲碳不用滲C。
5.2論文中使用縮寫詞時,必須在第一次出現時注明全名。
5.3由于外文無頓號,英文摘要及正文中并列的外文詞與詞之間一律用逗號。
5.4連結號書寫時占半格“-”;范圍號占一格“—”;破折號占兩格“——”;化學鍵占一格。例如:物理-化學作用(連結號,半格);pHS-2型酸度計(連結號,半格);1015℃(范圍號,1格);式中α——粘度系數(破折號,2格);H-O-H(化學鍵,1格)。
5.5三角函數用tanθ、cotθ不用tgθ、ctgθ,用arcsinθ,不用sin-1θ;對數符號用log、lg、ln、lb分別代表以a、10、e、2為底的對數,不能寫成logα、log10、loge、log2.
5.6pH值p為小寫,H為大寫。
5.7近似號,約略號用“≈”不用“~”或“?”。
5.8離子價表示為:1價(Na+、CI-);2價(Ca2+、SO2-4)。
5.9同位素標于左上角,如235U。
5.10不同百分數分別表示為:重量百分數wt-%原子百分數at.-%體積百分數v.-%
5.11當量濃度N,克分子濃度M廢止不用,應采用mol濃度單位,國際單位為mol/m3或mol/1.
5.12微分符號一律用正體寫,如:d/dx,
5.13希臘字母與拉丁字母易混,請用鉛筆標明,計量單位ppm不能寫成ppM。μg不能寫成ug。、
5.14上、下角要寫清,如果是角標的角標,例如Na1,則“1”需用鉛筆在其上標明“∧”。
5.15表圖內及公式的單位一律用國際符號,不用漢字。如:“kg”不用“千克”或“公斤”。s秒,min分,h小時,d天;t噸;L升,m米,A安(培),V伏(特)。詞頭分別為:兆M,千K,百h,十da,分d,厘c,毫m,微μ。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雜志社編輯部征稿二次型離散系統的最優化條件對л-中心列的討論拋物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振動一類非線性波方程解的漸近性態一類函數積分中值點漸近性的研究穩定族的一個充分性條件粗糙極大算子交換子有界性的一個注記多角形微帶無線的阻抗特性分析對“新的p-n結光生伏特效應”提法的異議──與劉忠厚等同志商榷用泊松括號表述解力學問題釩(V)-3,4-二羥基苯甲酸-溴酸鉀體系極譜吸附催化波的研究生長曲線模型中參數的檢驗問題關于S41(△mn1)空間插值廣義高階等差數列的和兩參數馬氏過程的若干新進展(Ⅰ)應力腐蝕裂紋擴展的研究微觀粒子的線性和非線性效應的特征研究陶瓷等靜壓成型高分子模具材料研究伯胺И1923從硫代硫酸鈉-亞硫酸鈉介質中萃取銀的研究過渡金屬八面體配合物的d軌道分裂能的經驗公式一般二點端點條件下的三次樣條插值(Ⅱ)關于局部有界LVS凹性模的一點注記引力場中時空的正交標架描述鉬(Ⅵ)螯合物催化辛烯-1環氧化鋯—茜素S—鄰苯二甲酸絡合物的極譜吸附波泵軸填料密封新結構的探討與試驗虹吸式深爐缸鑄鍋沖天爐的研制非線性粘彈性理論及其應用研究進展盤式電流變傳動機構的動態模型研究蠕變條件下PMMA銀紋損傷的實驗研究一類彈塑性損傷材料的切線模量孔隙率對氣凝膠力學性能的影響(英文)考慮土體流變時土壓力計算的條分法單樁橫向非線性動力響應簡化分析計算方法顆粒增強增韌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宏細觀應力集中的均勻化分析微觀力學中的平均場理論潛艇垂直面運動穩定性衡準值的研究稀土Nd3+摻雜BaTiO_3納米粉體的微結構與光致發光性能研究Co-Si合金相關系的評估及實驗研究隧道圍巖與支護結構間的相互作用高性能水泥復合砂漿鋼筋網薄層加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抗壓強度試驗研究隨機動載作用下瀝青路面的動力響應分析低碳超高強石渣混凝土的配制技術研究無模板合成一維納米二氧化錳的研究新型離子型有機錫化合物的合成及[H_2N(i-Pr)_2][(Ph_3Sn)_3(O_2CCH_2CO_2)_2]·CH_3CH_2OH晶體結構研究選擇性硝酸氧化合成4-氟-3-甲基苯甲酸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shkx_9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