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基礎信息:
本刊主要報道海洋地質學及海陸第四紀地質學及各分支學科、邊緣學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創性和探索性的科研成果;側重報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和專項項目,以及國際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國海區、大洋海洋地質以及“三極”地區研究報道特色;注重海區與大陸、區域性和全球變化對比研究。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刊載內容:沉積與環境、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古海洋與年代地質、油氣與礦產、第四紀地質、綜述與評述、技術方法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及學術爭鳴等。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獲獎情況: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Caj-cd規范獲獎期刊、第二屆國家期刊百種重點科技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山東省優秀期刊。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收錄情況: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CA化學文摘(美)(2009)、CBST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Pж(AJ)文摘雜志(俄)(2009)、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訂閱方式:
ISSN:0256-1492,CN:37-1117/P,地址:青島市福州南路62號,郵政編碼:266071。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期刊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雜志社編輯部征稿IODP335航次——超快速擴張速率的地殼中印度洋海盆多金屬結核地質特征長江口九段沙潮溝信息區域生長法提取及分維研究“十二五”海洋科技發展規劃與學科前沿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召開黃河水下三角洲淺表土體的風暴液化問題波浪作用下黃河口沉積物液化導致的災害現象連云港近岸海域懸沙濃度垂向時空變化特征南海新生代巖漿活動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造意義南黃海沉積層縱波速度與地震反射特征南海低緯地區末次冰消期以來高分辨率孢粉記錄及古環境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球科學批準項目(海洋地質部分)黃河水下三角洲淺表局部擾動地層工程特性與成因劉光鼎院士八十華誕慶祝大會在青島舉行黃河口裸置管線對海床土影響范圍研究不斷進取再創輝煌——海洋地質雜志社兩刊回顧與展望黃河口埕島海域土性特征的統計分析小清河河口海域冬季懸浮體特征楚科奇海與加拿大海盆表層沉積物表觀特征及其環境指示黃河三角洲北部濕地多環芳烴分布與來源南澳島近海特殊地形的發現及其新構造學意義南海北部白云大型海底滑坡的幾何形態與變形特征南海北部4萬年以來有機碳和碳酸鹽含量變化及古海洋學意義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rkx_1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