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系統雜志
菌物系統雜志基礎信息:
《菌物系統》是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主辦,是我國目前真菌學領域唯一的學報級專業學術期刊。其前身是1982年創刊的《真菌學報》。本刊主要刊登我國菌物學(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領域在理論上、實踐上有創造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研究論文、研究快報等。主要欄目:菌物系統分類學及菌物多樣性、菌物資源開發利用(食用藥用真菌;工業真菌)、真菌生態及生物防治(是生真菌等);菌物共生作用(內生真菌、菌根、地衣等)、真菌毒素、致病真菌(人、動物、植物)、菌物學研究的新方法、新技術。本刊報道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具創造性或較高學術水平的論文和簡報。已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對繁榮和發展我國真菌科學并與國際接軌作出了積極貢獻。本刊主要讀者對象是菌物學工作者及農、林、醫、輕工等科研、教學和技術人員。曾用名:《真菌學報》,現用名:《菌物學報》。
菌物系統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菌物系統分類學及菌物多樣性、菌物資源開發利用、真菌生態及生物防治、菌物共生作用、真菌毒素、致病真菌、菌物學研究的新方法、新技術。
菌物系統雜志榮譽: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菌物系統雜志收錄情況:
美國“菌物學文摘”、英國“系統菌物學文獻目錄”、德國“植物保護文獻目錄”
英國“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波蘭“哥白尼索引”、英國“菌物索引”
英國“植物病理學文摘”、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數據庫(CJCR)
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I)
化學文摘、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
國際藥學文摘、應用力學評論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菌物系統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7-3515,CN:11-3822/Q,郵發代號:2-499,地址:北京海淀中關村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郵編:100080。
菌物系統雜志社相關期刊- 系統工程雜志菌物系統雜志社投稿信息1.請在投稿前,確保投稿格式與本刊最新的已發表文章格式一致(頁眉格式除外)。本刊只受理嚴格符合本刊已發表文章格式的投稿。您可在本刊網站首頁【下載專區】中獲得投稿模板進行參照。
2.要求來稿英文題目準確無錯,英文摘要、英文圖注和表注應盡量詳細,盡量做到國外同行在看不懂中文內容的情況下,可以從英文摘要和圖注、表注中獲得必要的信息。對中英文寫作距發表水平較遠的稿件,編輯部將直接退稿。
3.參考文獻引列方式:文中參考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論文中標注的格式:例文獻為一位作者:戴芳瀾(1979)或(戴芳瀾1979);兩位作者:莊劍云和魏淑霞(1994)、(Arthur&Cummins1936)、(莊劍云和魏淑霞1994);三位作者(含)以上:戴玉成等(2007)、(戴玉成等2007)、(Smithetal.1981)。文末參考文獻中文按照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西文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文獻作者必須全部列出。
4.圖片和表格隨文排,不要放在文章的最后,也不要單獨以附件的形式上傳。
5.英文投稿注冊時請在中文題目后標注(英),即“題目(英)”。
6.作者在投稿后,文章作者、單位的署名及排序,以及基金項目的名稱不允許再作修改,投稿前請認真核對。
7.本刊綜述文章自2009年2月起,采用編委約稿制,不再接受作者自由來稿。
8.對于新種、種名修訂、以及種名廢棄類的文章本刊將予以優先發表。
菌物系統雜志社編輯部征稿隔擔菌屬三新種和三個中國新記錄種(英文)長江、黃河源頭地區土壤中的齒梗孢屬真菌(英文)雞舍環境中鐮孢菌的種類分布及潛在產單端孢霉烯族毒素菌株的檢測里氏木霉不同糖苷水解酶基因轉錄水平比較分析一株曲霉屬地衣內生真菌中新的二苯醚類成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標本館館藏菌寄生屬Hypomyces標本的分類研究(英文)多年臥孔菌屬三個中國新記錄種(英文)一株毛栓菌靜置液體發酵產纖維素酶條件研究少根根霉原變種發酵生產薯蕷皂苷元六種白腐菌預處理對毛白楊木材酶水解效果的影響黑龍江省長白落葉松八齒小蠹蟲體及坑道的真菌類群三種多菌靈耐藥性鏈格孢屬真菌β-tubulin基因的序列特征福建漳州常見藥用植物根圍的叢枝菌根真菌長期定位施肥對石灰性紫色水稻土AMF多樣性的影響松杉靈芝增強記憶活性成分的研究巴氏蘑菇微衛星序列的分離及其對Co~(60)輻射誘變菌株的鑒別中國田頭菇屬三新記錄種柱狀田頭菇EST-SSR的開發及應用研究木蹄層孔菌子實體化學成分及對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的研究鵝膏毒肽與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rkx_2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