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質雜志
上海地質雜志基礎信息:
《上海地質》創刊于1980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主管,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上海市地質學會聯合主辦的地質學術期刊。本刊是一個立足上海,面向全國的集地質論壇、城市建設與發展、水文環境地質、工程地質、地學科普、改革與管理、旅游地質等多個欄目,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刊物。由于它緊緊圍繞繁榮華東地區地質科技,推動地質科技的發展;為上海市的減災;為上海市的城市建設、市政規劃、經濟發展服務并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本刊圍繞國土資源諸領域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及時反映相關的學術研究與實踐工作成果,促進科技交流與成果展示,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歡迎投稿,歡迎引用,歡迎訂閱。歡迎對本刊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上海地質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專家訪談、國土資源論壇、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城市環境地質、地面沉降防治、方法技術、簡訊公告。
上海地質雜志辦刊宗旨:
圍繞國土資源諸領域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及時反映相關的學術研究與實踐工作成果,促進科技交流與成果展示,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
上海地質雜志收錄情況:
Pж(AJ)文摘雜志(俄)(2011)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上海地質雜志訂閱方式:
地址:上海市靈石路930號,郵編:200072。
上海地質雜志社相關期刊- 山東地質雜志青海地質雜志國外前寒武紀地質雜志遼寧地質雜志江蘇地質雜志火山地質與礦產雜志河南地質雜志河北地質礦產信息雜志河北地質雜志海洋地質譯叢雜志上海地質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上海地質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地基土中道路交通振動的衰減特性測試分析基于光纖光柵技術的地鐵隧道沉降監測上海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的構建與運行體系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研究員學術成就概要現代地球科學研究測控技術——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研究員接受本刊專訪大都市特色的農村土地整治——上海模式政府經營土地制度之弊及其改革途徑中國特色的土地制度發展與創新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監管機制研究基于載荷試驗的超長樁應力傳遞機理分析污染土的現場測試方法適用性評價地下障礙物探測井中地震散射波成像數值模擬微動勘探方法在地熱勘查中的應用基于開放標準的地質空間信息集群體系結構研究晉中盆地構造變形與地裂縫活動GPS監測分析基于相位回歸性分析的SAR差分干涉圖大氣延遲改正研究鄂爾多斯盆地晚三疊世延長組長9-長10_1物源分析地質科學的發展方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國地質大學的講話摘要永久散射體雷達干涉技術監測上海地面沉降深基坑減壓降水引發的地面沉降效應分析基于GIS的震后汶川潛在泥石流危險性評價地面沉降監測一孔多用標技術關鍵與應用實效浙東南地區磨石山群祝村組地層及其區域對比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rkx_2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