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式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
一、導入式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在實際應用中,導入式教學的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一)直截了當式導入
直截了當式導入是指教師直接引入本節課需要講授的內容以及教學重點,制定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使得學生可以對所要掌握的知識和內容有一個合理的把握。例如,“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兩位數的四則運算,大家來看這道例題。”之后直接開始講解,并對知識進行歸納,布置習題由學生自主練習。這種方法也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課堂導入方式,其優勢在于開門見山、干脆利落,可以節約課前準備時間,在當前教師工作繁忙、時間緊張的情況下,這種導入方法受到了許多教師的青睞。但是,如果長期只采用這種單一的方法,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心理,缺乏對于學習的興趣,不僅會對教師講解的內容感到難以理解,而且也容易遺忘。
(二)提問式導入
提問式導入是通過設問的形式,提出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逐步導入教學內容。例如,在對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如:“我們每天都在用這個黑板,都知道它很大,但是同學們能具體說出黑板的面積究竟有多大嗎?如何對這個面積進行計算呢?”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尋找問題的答案,使得學生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教學內容,加深對于知識的記憶。
(三)情境式導入
情境式導入,是指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對學生進行引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導入式教學法。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圖畫、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等,進行情境的創設和展示,也可以運用語言、動作、表演等,對情境進行描述,吸引學生的好奇心理,提升其對于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對有余數的除法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繪出生活中常見的購物情境,對教學內容進行導入,如:“小明在周末到文具店去買筆記本,每本筆記本3元,小明買了2本,給售貨員10元錢,那么,應該找給小明多少錢呢?”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已經掌握的減法知識,對題目進行計算,在學生得出“應該找給小明4元”的答案后,教師可以適當引入“余數”的概念,之后開展教學工作,不僅強化了學生的記憶,使得其對舊知識進行鞏固,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故事導入
小學生正處于好動的年齡段,對任何事物都存在好奇心理,注意力容易集中但是集中時間相對較短。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導入,以吸引學生的注意。例如,在對加法和減法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導入:“鴨媽媽一共生下了6個鴨蛋,決定將其都孵化出來。在孵化了28天之后,有五個蛋都已經成功變成了小鴨子,但是還有一個始終沒有動靜,鴨媽媽毫不氣餒,又孵化了12天后,終于從最后一個蛋里鉆出了一只丑小鴨,那么,你們知道丑小鴨一共用了多少天才孵化出來嗎?”這樣,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很自然地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多媒體導入
在科技發展的帶動下,我國的教育設施逐漸完善,多媒體設備也開始走入學校之中,為教師授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對教學內容進行導入。例如,在對梯形的面積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梯形、四邊形、三角形等的相似點和差異性,使得學生可以充分了解梯形的形狀,然后逐步引入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入式教學,是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此,教師應該充分重視起來,對導入式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利用,促進數學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作者:尹淑霞 單位:河北省行唐縣北河中心志和小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rkx_55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