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先分析了領導干部媒體應對能力的基礎構成要素,隨后介紹了提升領導干部媒體應對能力的有效措施,包括端正認識、創建培訓效果評價機制、加強形象管理、提升媒體應對語言能力、加強干部情緒控制培養,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領導干部;應對能力
《新媒體研究》是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主辦,期刊榮譽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新媒體研究》的辦刊宗旨:重點刊載新媒體傳媒技術、傳媒特點、傳播形式、傳播規律、傳播渠道以及新媒體發展趨勢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交流學術經驗,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
一、引言
當下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快速傳播媒介的普及發展速度逐漸提升,對政府處理各項事物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相關領導干部也會被各種新媒體所影響,從而降低事物處理效率,為此需要加強領導干部媒體應對能力培養,習近平同志也提到過需要增強領導干部和媒體打交道能力,能夠有效利用媒體弘揚政策,掌握社情民意,及時發現各種矛盾,促進實際工作有序開展。
二、領導干部媒體應對能力基礎構成要素
領導干部是整個新聞事件的參與者,因此需要立刻針對事件做出政治判斷,準確預測事件發展趨勢和變化過程,從政治高度入手深入挖掘事件本質。同時領導干部還應該和政府保持相同的思想形態和政治立場,因為領導干部在因應對媒體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動作、神情能夠對輿論走向產生直接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相關領導干部在媒體面前始終維持清醒的頭腦,保持冷靜態度,在思想層面打好基礎,因為一個神態、一句話都會影響新聞輿論,為此需要領導干部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清醒的態度,具備明確思想認識才可以更好地應對事件變化。此外,領導干部還需要通過政治思想武裝頭腦,不斷提升自身的辨別能力,全面掌握新媒體當下發展主流趨勢,掌握各種信息的基礎上,準確辨析不良信息和有效信息,在面對該種信息時,需要維持良好辨別能力,挑選出有效信息化為己用。此外,領導干部還需要了解媒體、懂新聞。面對新聞時,領導干部應該具備敏銳觀察力,著重關注各種重要媒體報刊,從而了解輿論走向,通過海量報道信息當中能夠準確快速找出焦點事件,有效應對媒體問題。針對媒體不當報道進行修正,保證信息準確性[1]。
領導干部需要進一步提高面對媒體的自信心,大部分領導都缺少應對媒體的經驗,在遇到洶涌而來的民意訴求以及媒體訪問,容易產生回避或慌張等情緒,這種缺少自信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缺少相關經驗所造成的。為此領導干部也需要認識到回避式的應對方法只會使問題矛盾更加激化,從而使民眾質疑政府能力。為此領導干部需要樹立媒體自信,擁有主動面對、挖掘真相的勇氣,按照新媒體的方式和速度要求解決各項問題,為其提供滿意回答,提升領導干部表達溝通實力,作為信息傳播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媒介素養。
三、提高領導干部媒體應對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端正領導干部認識
如果領導干部對于新媒體的重視程度不足,便會從其行為和語言中體現出來,呈現出一種敵對狀態。針對該種狀況,想要提升領導干部的媒體應對能力,需要從認識層面入手加強領導干部培訓,使其能夠用一種合理的心態去認識媒體,同時還要從政治高度層面入手,積極參與培訓活動,提升自身對于媒體的政治敏感,第一需要幫助領導干部提高重視,從心理層面校正領導干部的錯誤認知,充分了解到政府執政過程中,新媒體的影響作用。對于領導干部而言,需要深入學習媒體運行規律與媒體功能,特別是新媒體,其和傳統媒體相比,傳播速度和功能都得到了進一步放大。此外,領導干部應該給予新媒體以足夠的尊重和重視,合理對待媒體工作者,促進雙方有效合作,給予媒體有限采訪權,維護好媒體尊嚴。只有從心理層面入手認識到新媒體影響力與作用力,才能更加有效學習媒體知識,提高培訓積極性[2]。
著重培訓領導干部政治敏感性。作為一種新時期發展過程中的新興媒體,通過新媒體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能夠突出親民性,領導干部以及社會大眾日常生活離不開媒體。政治理論高低也會對領導干部形象及其社會影響力產生不良影響,優秀的領導干部其自身的媒體影響力也相對較高,面對媒體時才能更有底氣。為此需要提高培訓政治高度,提升領導干部政治敏感性,對其行為與言論進行有效指導,維護政府形象。
(二)建立培訓效果評價機制
第一,可以把日常反思融入培訓體系當中,設置日常反思活動,轉變領導干部對于自身身份的認識。針對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變化,幫助領導干部準確定位自己的身份和責任,能夠有效預防行為錯位和職權越位等問題的發生。全媒體條件下,管本位思想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需要領導干部科學定位,突出責任義務。
第二,可以為領導干部模擬媒體環境,并對領導干部的表現進行科學評價。提升其媒體應對實力,比如可以結合某一事件進行模擬,為領導干部創造良好的思考環境,促進其有效地進行思考、表達和處理,針對大部分領導干部綜合表現實施合理測評,準確判斷其媒體應對能力。在新媒體時代下,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積極掌握利用新媒體,努力克服害怕心理,學習正視和接納新媒體,合理應用新媒體。在測評過程中可以利用量化打分的方法進行評價。如同企業招聘過程中的模擬情境,方便招聘者從各種層面入手,對于應聘者具體表現進行合理打分,比如可以從穩定性、責任感、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媒體認識能力、舉止儀表等形式等方面進行評價,測評領導干部在整個模擬氛圍中的表現,準確評價評估效果[3]。
第三,培養媒體和領導干部的對等交流意識。傳統模式下,領導干部遇到事情后,主要是通過捂蓋子的方法隱瞞觀眾和群體,試圖蒙混過關。但結果通常就是弄巧成拙,如果一旦拆穿某人的謊言,便會導致群眾失去信任感,擴大風險。善用媒體,需要和媒體坦誠相對,除了部分保密事項外,其他的內容都要實話實說,促進信息的透明化和公開化,闡述清楚事實真相,通過真實、合理、坦誠的解釋贏得群眾支持,減少群眾疑惑。
(三)加強領導干部形象管理
領導干部基礎形象是感性形象,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可以有效提升領導的感性形象,進一步放大干部形象,使其更加立體化,但不管是好的形象還是不好的形象都會為大眾所熟知。為此需要相關干部結合自身的身份定位配置服飾。新媒體可以進一步擴大干部形象,不但有好的影響,同時還擁有消極的一面。為此需要相關領導干部形成正確認識,不能因為媒體播放不好形象便出現反感。而是通過媒體反映出來的內容及時改正自身不足,提升媒體形象。其次,領導干部還應該維持公共形象真實性。部分領導干部一味塑造形象,反而會失去真實感,從長遠發展角度而言,偽裝出來的形象是無法經受住群眾和時間的考驗的。最后,領導干部應該配合實際狀況搭配衣著,這也是現實發展的需求,工地需要穿工裝。而部分干部因為對于自身形象過于重視,不管什么情況下都是以一身正裝出現在公眾面前,即便是處于搶險救災一線同樣穿著正裝,但其也和環境狀況相違背,形象過于突兀[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