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優化5G異廠家邊界切換,解決異廠家邊界干擾問題,通過研究總結前期試點和現網實際保障經驗,首次針對5G組網異廠家邊界優化,創新性提出帶SN和不帶SN的切換優化,通過配置對齊解決系統內干擾優化的感知提升策略。在現網基礎上大幅提高異廠家邊界5G測試速率,提升用戶感知。這為后續大規模的5G網絡優化,尤其是異廠家邊界優化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切換優化;SSB頻點配置;CSI-RS配置
《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為通信技術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服務,為建設小康社會服務;本刊從行業特色、科學特色、地域特色三方面體現本學報的辦刊特色;本著立足本院、對外開放的辦刊原則,本刊熱情歡迎校內外各方人士惠賜稿件。
0 引言
5G組網涉及到4G錨點站和5G NR站,5G的網絡結構、切換原理、信道時頻域配置等都與傳統網絡不同,現有的優化經驗遠不能滿足5G的組網需求。
邊界區域異廠家之間的5G組網優化,涉及四個網絡(廠家1的LTE和NR,廠家2的LTE和NR)和兩個廠家的協同,場景和切換關系復雜,且由于各廠家在信道時頻域配置方面存在自有設置,這會造成相互干擾,嚴重影響邊界區域的用戶感知。針對切換優化和系統內干擾優化,急需從原理上進行分析,拉通對齊雙方參數算法,才能避免邊界干擾,平滑進行切換過渡,保證邊界用戶感知。
1 項目創新方案
本項目的創新思路是在無5G網絡優化經驗的基礎上,首次針對5G組網異廠家邊界優化,提出帶SN和不帶SN的切換優化策略,并可通過信道時頻域配置對齊解決系統內干擾問題,在現網基礎上大幅提高異廠家邊界5G測試速率,提升用戶感知。本項目的創新遵循“功能驗證”“區域試點”“成效評估”的原則展開。
1.1 異廠家邊界切換優化方案
5G小區間的切換分為同廠家內部小區間切換和異廠家間小區間切換。針對這兩種方式采用不同的優化思路。
(1)邊界區域同廠家內部NSA小區間切換優化方法
邊界區域同廠家內部NSA小區間切換,優化方向為從小區間不帶SN切換優化到帶SN切換。從而避免切換過程中速率掉坑現象,提升用戶感知。
1)帶SN切換信令流程(如圖1)
2)創新策略優勢
采用不帶SN的切換,5G切換會經歷先刪腿、進行錨點切換、錨點切換后再加腿的過程,這將導致切換過程出現掉坑現象,影響網絡連片下的性能提升和速率連續性。同廠家內部的帶SN切換可以有效解決該問題,提升用戶感知。
(2)邊界區域異廠家間NSA小區間切換優化方法
1)原理介紹
異廠家NSA小區間切換采用不帶SN切換(如圖2),切換過程中存在SN釋放和LTE切換到目標小區后SN添加兩個過程。
圖2 異廠家NSA小區間切換采用不帶SN切換
◆UE在錨點LTE1和NR1的覆蓋區內,已接入LTE/NR雙連接。
◆UE向基站錨點LTE2移動時觸發MN切換,從錨點LTE1切換到錨點LTE2。此種場景下源MN在切換命令下發后,先發起SN釋放流程,釋放SN。
◆LTE切換到目標小區后,再觸發SN添加流程,將SN添加到目標側MN。
2)協議信令流程
不帶腿切換的本質是MN切換觸發SN在源小區的釋放和在目標小區的添加。
◆NSA組網SN添加信令的流程如圖3所示。
◆SN刪除信令流程如圖4所示。
3)測試前臺空口信令
◆LTE側接入信令流程:終端發起Attach request Msg。
◆NR側信令:NR側系統消息廣播。
◆SN添加信令流程:NR信號強度達到B1事件門限,UE上報B1測量報告,添加NR輔載波。
◆不帶SN切換信令流程:UE先在源4G小區刪除NR輔載波,完成從源4G小區到目的4G小區的切換,再在目的4G小區添加NR輔載波。
4)優化策略
當采用不帶SN切換,RF優化策略如下:
◆4G/5G盡可能按照1:1建設,測試路線上每個4G小區都有一個同站5G小區,通過RF優化,使得同站4G/5G盡量同覆蓋。
◆4G覆蓋優化良好,無弱覆蓋、越區覆蓋、乒乓切換等問題。
◆4G/5G按照1:1組網,且在4G/5G基本同覆蓋的情況下,鄰區只要做到同覆蓋4G到5G單向鄰區,5G到5G可以不需要鄰區。
◆對于測試路線上個別確實無法做到4G/5G基本同覆蓋的點,譬如存在5G小區沒有同站4G小區的情況,需要現場測試尋找最優切換。
5)鄰區配置原則
◆LTE->LTE,對于站內鄰區,只需要增加同頻鄰區關系;對于站間鄰區,需要增加外部鄰區,并增加同頻鄰區關系。
◆NR->NR,所有NR站內的小區都互配鄰區,并且對路線上所有的NR站點小區都互配了鄰區。對于站內鄰區,需要增加鄰區關系;對于站間鄰區,需要增加外部鄰區。
◆LTE-NR鄰區,將路線上所有的NR站點都配置成了LTE的NR鄰區。LTE-NR鄰區配置都是在LTE上完成。
6)相關切換參數
邊界優化時,需將廠家間切換參數進行拉通對比,從前期試點梳理結果來看,目前廠家間的參數設置都有一定差異,后續將根據規模網絡的優化經驗,統一初始切換參數設置。
1.2 異廠家邊界干擾優化方案
(1)邊界SSB頻點配置對齊原理
NR下行物理信道的時頻域分布如圖5所示。
PDCCH:時域占用時隙前1~3符號,頻域使用資源可配置;支持PDCCH和PDSCH相同符號上FDM資源共享。
DMRS for PDSCH:時域位置可配置;頻域密度和使用資源可配置;支持DMRS和PDSCH相同符號上FDM資源共享。
SSB:時域位置固定,固定4符號;頻域占用20RB,頻域位置可配置;支持SSB和PDSCH相同符號上FDM資源共享。
CSI-RS:時域位置可配置,頻域位置和帶寬可配置;支持CSI-RS和PDSCH相同符號上FDM資源共享。
協議定義SSB的頻點可以靈活選取,和中心頻點的選擇沒有直接關系。根據協議,SSB頻點配置有SSB_DESC_TYPE_NARFCN(絕對頻點)和SSB_DESC_TYPE_GSCN(全局同步信道號)兩種方式。
從上述SSB的信道特征可以看出,要保證鄰區間SSB不干擾PDSCH,要滿足時域、頻域對齊原則:SSB頻點對齊、SSB波束個數對齊。
1)頻點對齊
SSB頻域未對齊干擾PDSCH示意圖如圖6所示。
2)SSB波束個數對齊
NR場景下,若SSB在頻域或時域上對不齊,則可能產生干擾。當頻域對齊后,如果SSB時域上出現對不齊,同樣會產生干擾。與LTE 每個TTI都被鄰區CRS干擾不同,SSB是有一定周期的干擾,因此需要考慮周期干擾對平均MCS的影響。
(2)邊界CSI-RS配置對齊原理
CSI-RS時域位置可配置,頻域位置和帶寬可配置。同SSB頻點配置統一一樣,為避免鄰區CSI RS對本小區PDSCH產生干擾,建議全網配置統一,尤其邊界區域雙方廠家需保證配置一致。
例如可統一配置所有PMI的CSI RS都在slot0, slot10, slot20, slot30, ....,CQI和RSRP的CSI RS都在slot1,周期為40 slot。鄰區和本區的配置完全一致,這樣就不會出現因為鄰區在某個符號發CSI RS,本區在這個符號上發PDSCH,導致鄰區CSI RS對本區PDSCH產生干擾。
2 項目創新方案實施驗證過程
2.1 切換優化方案驗證
(1)優化前問題描述
測試發現在廠家邊界兩個站間路測時有速率掉坑情況(如圖7所示),但兩個站點都屬一個廠家,屬同廠家內部切換問題。
圖7 NSA組網站間切換優化前速率掉坑
(2)路測數據分析
分析測試信令發現,路測過程中LTE錨點小區切換必然觸發NR Cell Release。LTE錨點小區切換完成后則會重新執行NR Cell Add。顯然帶SN切換開關沒有打開。
(3)創新方案實施及效果
1)方案實施
◆廠家1站點在網管側打開SN開關及相關參數進行設置。無線參數->LTE FDD->E-UTRAN FDD->EN-DC策略表,打開“帶SN切換”開關。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