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意識培養作為學生文化自信形成的關鍵因素,近年來逐漸成為高中英語教學質量評價重要指標。本文首先歸納總結了文化意識基本內涵,然后基于某高中教學實際情況為研究背景,采用問卷調查與實地訪談的研究方法,深入調研該高中英語教學文化意識培養體系存在問題并進行原因分析,并在教學觀念、教學內容、課堂氛圍、評價方法及實踐活動等方面提出了相應對策,期望能夠切實保障高中教學文化意識培養工作有序進行,從而促使文化意識培養真正在實踐教學中發揮作用。
本文源自錢凱, 安徽教育科研 發表時間:2021-05-28
關鍵詞:高中英語 英語教學 核心素養 文化意識
一、文化意識基本內涵
(一)文化意識內涵十分豐富,首先需要掌握歷史發展、地理人文、風俗習慣等文化知識,然后在此基礎上加深文化理解與認知,多方位體會本國文化精髓,不 斷 培 養 文 化 價 值 觀 念,最 終 實 現 跨 文 化交流。
(二)高中英語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等基本學習能力,同時也需強調文化底蘊、思維品質等文化品格培養。事實上文化意識與文化品格相輔相成,文化意識是文化品格形成的基礎,而文化品格則是文化意識的重要體現,文化意識培養目標與學生文化品格塑造存在緊密關聯。
(三)文化意識培養能夠促使學生通過系統學習,進一步夯實文化知識基礎,深入了解不同國家歷史發展進程,品鑒世界文化差異,感受本土文化魅力,進而形成文化自信,從而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念。
二、高中英語文化意識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筆者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的研究方法,針對國內某高中英語教學體系展開調研,旨在梳理高中英語教學文化意識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調研結果顯示,目前該高中英語教學模式未能充分體現文化意識培養教學指標,教學方法偏重理論知識教育,文化意識培養觀念較為薄弱。本文通過系統整理調研結果,將高中英語文化意識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并結合實際教學過程進行原因分析。
(一)過分強調應試教育理念,缺乏文化教學意識。教師到應試教育目標導向影響,容易步入“成績至上”教學誤區,認為文化意識在高考中起不到實際作用,學生只需重點關注高考大綱內容即可。因此,教師往往傾向于研究考試方向而輕視文化教學,未能對文化意識培養給予充分重視。
(二)教師文化知識儲備相對不足,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很多英語教師自身文化知識儲備并不充分,導致文化教學僅僅只是照本宣科,學生理解只能停留在較淺層面。此外很多教師缺乏國外文化接觸機會,中外文化差異體驗并不深刻,授課內容缺乏生動講解,教學效果往往差強人意。
(三)教學內容挖掘不夠深入,教學氛圍不夠濃烈。文化意識教學內容雖然紛繁復雜,包含藝術文學、風土人情、山川美景等多個方面,但是教師授課時通常僅限于文字描述,未能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充分挖掘其中內涵,未能豐富學生學習方法,也沒有營造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導致文化意識教學缺乏系統性與深度。
(四)教學內容不夠全面,文化意識滲透不夠。英語教學不僅需要鍛煉學生書寫、閱讀、理解、交流等方面能力,同時也應成為學生跨文化學習的重要途徑。然而目前受應試教育培養觀念影響,文化教育僅在教學過程中占據極小比例,導致課堂缺乏趣味性,學生參與性較弱,文化意識培養主動性不強。
(五)實踐活動相對較少,學習興趣有待培養。跨文化知識體系學習很難一蹴而就,而實際英語教學時,教師為了確保教學質量,往往會將大量精力投入到知識講解過程中,并未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文化意識體驗機會,導致學生理解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缺乏實際生活內容作為基本支撐。而且由于學生日常學習任務繁重,英語文化活動時間極度匱乏,學生也很難在實踐活動方面投入較多精力。長此以往,學生活動參與積極性大幅降低,文化意識培養效果很難保證。
三、高中英語教學文化意識培養體系建設改進思路
(一)轉變教學觀念,豐富文化知識體系
1.英語教學過程應當始終貫徹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因此,英語教師需要充分理解核心素養教育內涵,并結合實際需要摒棄不合理教學方式。
2.核心素養觀念落實與否與教師知識儲備密切相關。因此,若要真正實現學生文化意識培養,首先應當確保教師知識體系與時俱進。
3.教師可通過閱讀報紙、線上培訓等方式學習國內外文化,充分提升自身文化素養。
(二)梳理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方法
1.教師應當細致梳理教材內容,善于發現詞匯、語法等背后蘊含的文化知識,并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合理制訂文化意識培養教學目標。
2.教學方法不應局限于理論知識講解,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情景式教學方法優勢,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如此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理解深度與廣度,同時也能在實踐鍛煉中,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學習成果。
(三)豐富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氛圍
1.英語課堂教學應將文化背景知識巧妙融入。教師可在講解理論知識之前,適當引入與授課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某一英雄人物事跡時,教師可先展示一些差別較大的生活背景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該英雄人物最可能生活在哪種環境,如此學生便可結合自身生活經驗給出相應結論,同時也可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期待,增強課堂參與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此期間教師也可充分了解學生文化知識學習短板,并據此適當調整教學方案,最大限度地貼合學生實際學習需要。
2.教學內容應與文化知識背景緊密結合,互為促進、相互滲透。教師應避免填鴨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探索并理解教學內容,體驗語言知識魅力,從而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養。
3.學生思維活動應當體現文化知識背景,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提出相應問題,促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鑒賞并比較國內外文化,感受文化差異,領略世界多元化發展魅力,最終形成文化立場。
4.課堂擴展練習應當作為文化品格養成關鍵環節,教師可在文化知識學習結束之后,適當組織一些拓展活動。話題討論、情景表演等活動形式不僅可以成為學生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途徑,同時也可促使學生完成語言學習成果到積極向上文化品格的內在轉變。因此,教師應當充分重視課堂擴展練習所起作用,如此方可實現文化意識培養教學指標。
(四)完善評價方法,強化文化素養考察
1.教學評價能夠促使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但若是評價方法僅僅關注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情況,則會極大束縛文化意識培養體系發展。因此,教學評價方法應與現階段“立德樹人”教學指標緊密聯系,加大文化素養考察力度。
2.鑒于目前文化知識在學生考核體系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因此教師也可在日常測驗中加入文化知識相關試題,促使學生對文化知識學習引起重視。
(五)營造學習環境,擴寬學生文化思維
1.教師可豐富課外活動形式,將理論知識學習與文化意識培養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如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組織主題文化節等,從而培養學生英語表達能力。
2.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環境,營造英語文化學習氛圍,如定期播報國內外英語新聞、創建英語學習社團等,努力為學生提供優質學習資源。
3.學校可以開設英語文化選修課程。學生興趣存在差異在所難免,因而選修課程可以按照報刊閱讀、文學作品賞鑒、影視歌曲欣賞等不同方向進行細分,然后針對學生特點制訂相應教學目標,如此不僅能夠確保英語教學效果,同時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文化意識。
結語
文化意識培養絕非一日之功,學生需要經歷理論知識學習、文化觀念內化等復雜過程,才可實現知識與品格的雙重提升,并最終形成文化自信,走向世界,進行跨文化交流。然而目前高中英語教學文化意識培養效果并不理想,存在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嚴重、教師文化知識儲備不足、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濃厚、課外實踐活動相對匱乏等問題。因此,教育部門及有關學者,應當繼續探索文化意識培養有效方法,從而真正促使文化育人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