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中,閱讀能力一直是弱點,如何提升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師探討的事情,下面文章提出采用圖式理論運用到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實際教學活動論證這種教學方式是否有效,首先介紹圖式及圖式理論的來源,討論圖式的類型及功能,最后通過實際教學驗證圖式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相關應用。從而得知,圖式理論應用可以有效提升英語閱讀效率,完善閱讀記憶,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圖式理論,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一.引言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1]。閱讀教學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而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普遍存在誤區:重視詞匯、語法知識教授,而往往忽視文章篇章結構分析,造成在閱讀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學生習慣逐字閱讀并翻譯,導致閱讀速度慢,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閱讀任務;孤立理解句子,缺少對篇章結構進行分析概括的能力;對文體知識了解過少,導致學生無法識別議論和說明文;無法抓住文章大意,無法透徹地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態度。由此可知,學生的閱讀水平相當有限。而1999年提出的教學大綱要求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閱讀水平。顯然,大綱要求與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有較大差距。
二.圖式理論
1.圖式理論的起源和概念
圖式(schema)這一概念源于哲學家康德的著作《純推理判斷》。他提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們已有的知識建立關系,才會變得有意義”。圖式是儲存于人記憶中的有系統、有組織的知識網絡[2]。簡單說來,圖式是人腦中先存的知識(prior knowledge)或背景知識(background knowledge)[5]。
歷經發展,某些語言學家把圖式理論與閱讀心理學聯系起來,發現讀者的已有知識在閱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讀者擁有的與篇章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越豐富,那么其閱讀能力越強。這種已有知識在閱讀理解中的作用的學說被稱為圖式理論,它對英語閱讀理解教學起到了積極影響。
2.圖式的類型及功能
從閱讀的角度來看,圖式可劃分為三種類型: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
(1)語言圖式主要是指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詞匯、句法、語法等方面的知識。語言圖式是閱讀理解的前提。如果學生缺乏相關知識,即使掌握豐富的背景知識也很難理解閱讀文章。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建立閱讀的語言圖式。
(2)形式圖式是指有關文章體裁的知識。不同體裁的文章如議論文、說明文、廣告等具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特征,會使用不同的詞匯、句法形式及至篇章的組織形式。如果學生熟悉文章的文體特征,大腦中形成相關的形式圖式,就能夠順利完成閱讀;反之,則較難完成任務。有效閱讀要求首先具備篇章結構知識。不具備篇章結構知識的學生很難實現閱讀的效率[3]。形式圖式對閱讀理解有著重要影響。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講授文章風格特征的知識,從而完善學生的形式圖式。
(3)內容圖式是與文章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文章內容可涉及多種主題,例如科技、文化、教育、法律、歷史、地理、醫學等方面,這些都屬于內容圖式。研究表明,廣泛的背景知識有利于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在教學應注意提示學生養成課后泛讀的良好學習習慣,積累相關背景知識,從而整合學生的內容圖式。
三.圖式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自下而上的閱讀模式片面強調語匯教學,要求學生逐詞、逐句、逐行、逐段地進行分解,從而理解整個段落及整篇文章。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閱讀模式容易造成學生邊讀邊翻譯的壞習慣,忽略了對文章主旨大意的掌控,從而降低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Goodman認為這一傳統模式忽略了學生記憶中已有知識所起的作用。根據圖式理論他提出了一個相反的閱讀模式,即自上而下模型(Top—down model)[4]。按照該模式,閱讀者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不再片面理解文字大意,而是在對語言層次的詞語、句子進行理解的同時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整個閱讀過程就是在預測、驗證、修定、繼續推測的循環中進行。由此可知,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型目的在于利用學生記憶中已有圖式,明確其閱讀動機,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提高其閱讀理解的力。教師應重視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使用,要重視構建和豐富學生的圖式,也要注重激活已有圖式,從而達到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其閱讀效率的目的。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首先利用文章的題目、插圖、圖表等線索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激活相關圖式,促使他們積極預測。此時教師要注意有意激活或提供相關的語言知識,這樣可以彌補因學生詞匯、語法方面的不足而造成文章理解困難。例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二》第六單元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教授時,可以配以地震視頻,并提出以下問題:
What does the video show?
What should we do to survive?
這樣學生可能已猜到本課的主題與earthquakes有關。然后教師接著問以下問題:
What do you know about earthquakes?
Why did it happen?
How often do they happen?
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know how to survive in earthquakes?
對于這些問題的討論和回答,會激活學生記憶中已有的有關圖式,使他們的思維活躍,從而為下一步閱讀文章做好準備。
此外,教師還可以就文章的體裁和題材對學生進行訓練,以使他們了解各種體裁和題材的文章風格特征。新視野大學英語各年級教材基本上都是依據話題而分單元篇寫的,在各個單元里的文章都圍繞著一個主題。教師可利用這一特點,按同一話題對學生進行專門的閱讀訓練例如教師在教學有關人物傳記類文章時,可以利用表格或按時間順序讓學生去完成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例如在學習《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四》的第二單元”Charlie Chaplin”時,教師可讓學生尋讀的方式閱讀課文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Name
Sex
Birth year
Birth Place
Occupation
Mother
Father
His wife
Achievements
教師還可以以時間為主線,設計有關Charlie Chaplin 的重要大事記,讓學生來加以補充。這樣學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而且豐富了大腦中的形式圖式。
四、圖式理論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結合
(一)強化語言基礎知識教學,豐富學生語言圖式
提高閱讀能力需要讀者掌握一定數量的單詞、短語、句型。閱讀理解的基礎,與英語中的大量詞匯、短語與固定搭配相關。教師要使學生能最大程度熟悉使用常用詞匯,須加強常用詞匯的音、形、義在其認知體系完整儲存。在閱讀教學時,對影響閱讀效果的語法點要尤其加以分解剖析,從而幫助學生利用語法知識更好地理解句義。
(二)將背景知識與材料相結合
1.利用學生原有的背景知識
對于英語為非母語的學生來說,學習英語不僅是學習不同語言,更是學習不同文化。學生掌握的語言國背景知識越多,就越容易理解該國文化。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教授新課文之前.應細致妥善安排warm-up環節,做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閱讀興趣。
2.指導學生獲取新的背景知識
(1)比較法獲取新的背景知識
例如,在講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美國的福利制度和中國的福利制度做類比。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但貧富差距依然很大,福利制度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完善;中國雖然人口眾多,但是國家的福利制度體系不斷在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這種類比不僅激活了學生大腦中的已有圖示,更幫助其獲取了新的背景知識。
(2)直接傳授新的背景知識。
英語語篇的重要信息往往存在于文章的開頭、結尾以及每段首句,剩余部分通常為非重要信息或背景信息。如果讀者大腦中存儲英語文章的語篇圖式,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關鍵位置,,從而獲得更多的可參考信息,并忽略次要細節。因此,教師適量適時向學生灌輸形式圖式,使其掌握不同體裁的語篇鋪陳方式,有助于學生掌握圖式的本質特征,準確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四.結束語
語言圖式是閱讀的前提,沒有語言圖式,閱讀無法順利進行;內容圖式是有關文章內容的已有知識,缺乏內容圖式會使閱讀困難;形式圖式與文章體裁特點相關,有利于讀者整體把握文章篇章結構,而對于文章的風格特征不熟悉會影響閱讀效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既要加強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的教學,豐富學生的語言圖式,同時還要注重結合各類體裁文章的篇章結構和不同題材的文化背景知識作為教學的重點,從而建構并完善學生的形式圖式和內容圖式。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形式圖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活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從能達到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和提高閱讀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胡春洞,王才人,《英語閱讀論》[M],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4]Goodman,K.S.(1967).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lialist 4:126-135.
[5]Robert,E.S.(2004).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這篇外語教學論文發表了英語教學如何在課堂上進行語法教學語法教學在基礎英語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于剛剛學習英語的孩子來說,要打好基礎?;A英語教學可以加大背誦力度,在教學過程中應提高孩子的背誦能力,讓英語課真正成為學生十分向往的興趣。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